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环保型絮凝剂处理自来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天然高分子多糖(CTS)、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改性物质P)等制备出一种环保型自来水复合絮凝剂,与传统的自来水絮凝剂PAC相比,这种絮凝剂使自来水的出水浊度、铝离子质量浓度和絮凝剂的药剂成本等分别下降了4.14%,40.3%和6.4%,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用壳聚糖、聚铝及助剂A等材料复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环保型自来水处理复合絮凝剂,其最佳使用配比为:V(0.01%壳聚糖):V(0.5%聚铝):V(0.5%助剂A)=1:3:1.该复合絮凝剂与传统的聚铝类自来水絮凝剂相比,其出水浊度和铝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10.2%和61.9%,絮凝剂的药剂成本下降约7.1%,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木质素絮凝剂的制备及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质素、甲醛和双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实验合成了新型絮凝剂LDH,并将该絮凝剂单独和与聚合铝(PAC)复配应用于生化处理后的造纸废水.结果表明:单独使用LDH,在原水pH 5~8,LDH投加质量浓度50~65mg/L时处理效果较好;PAC与LDH复配时,在pH 7.49,PAC和LDH的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400 mg/L和5 ms/L的时候,出水CODCr为84.88 mg/L去除率69.47%),色度为33.3倍(去除率为88.48%),出水水质达到了GB 3544-2001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PAC和PAM絮凝剂对PTA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絮凝剂PAC和絮凝剂PAM投加量对出水浊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C投加浓度为4~6 mg/L,PAM投加浓度为0.6~0.8 mg/L时,对应出水浊度2 NTU,去除率55%。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机-天然有机高分子复合型絮凝剂中比较新颖,研究相对较少的壳聚糖季胺盐与聚合铝的复配工艺和废水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实验法和模拟净水试验探索该复合絮凝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制得的复合絮凝剂进行铝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条件为:HACC/PAC配比为3∶7,加热温度45℃,搅拌时间35~45min之间,溶液p H值为5.5。对不同药剂处理后水中残留铝离子测定发现复合后的絮凝剂中铝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比纯PAC中的Ala,Alb浓度,复合絮凝剂中Ala,Alb浓度明显降低,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絮凝剂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离子含量比单一PAC处理后的要低43.7%。  相似文献   

6.
环保型自来水絮凝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壳聚糖、聚铝及助剂A等材料复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环保型自来水处理复合絮凝剂,其最佳使用配比为:V(0.01%壳聚糖):V(0.5%聚铝):v(0.5%助剂A)=1:3:1.该复合絮凝剂与传统的聚铝类自来水絮凝剂相比,其出水浊度和铝离子含量分别下降了10.2%和61.9%.且絮凝剂的药剂成本约下降7.3%,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CaO/PAC混合絮凝剂的沼液净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特  冉毅  贺清尧  梁飞虹  王明  晏水平 《化工进展》2018,37(6):2392-2398
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需要处理,为降低后期沼液处理工程的操作费用,改善常规絮凝剂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向沼液中添加由氧化钙(CaO)和聚合氯化铝(PAC)组成的混合絮凝剂对沼液进行预处理,降低沼液浊度、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质量浓度,以及强化沼液的氨氮脱除潜力,并研究了混合絮凝剂中CaO和PAC的添加顺序、质量浓度配比和总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aO/PAC混合絮凝剂中CaO和PAC的添加顺序对沼液净化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降低CaO/PAC中CaO与PAC的质量浓度配比(mCaO/mPAC)和增加CaO/PAC总质量浓度均将会降低沼液浊度、COD含量与TP质量浓度,但以沼液pH来表征的沼液氨氮脱除潜能却随着mCaO/mPAC值与CaO/PAC总质量浓度的上升而增加。综合考虑混合絮凝剂对沼液的净化性能,CaO/PAC混合絮凝剂总质量浓度可选择12.5~18.75g/L,mCaO/mPAC值可选择(2~10)∶1。  相似文献   

8.
新型污水处理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PAC-CTS,考察了复合反应条件PAC与CTS的质量比、反应pH和复合反应时间对复合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复合条件。探讨了其投加量、废水pH对城市生活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的复配条件是PAC∶CTS=3∶1,pH=4,反应时间为2 h。其处理废水的最佳投加量为80 mg/L,最佳pH为7。  相似文献   

9.
采用絮凝法对橡胶促进剂CBS废水进行絮凝实验,考察了絮凝剂的选择、PAC质量浓度、pH、沉降时间以及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利用PAC处理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结果表明,PAC质量浓度为1. 2 g/L、pH为4、温度为40℃时,COD去除率可达70%。在最佳条件下,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处理橡胶促进剂CBS废水是可行的,COD去除率明显优于使用单一絮凝剂。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PAC絮凝形成的絮体与复合絮凝剂形成的絮体形态不同,因此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优于单一絮凝剂。当PAM质量浓度为6 mg/L时,沉降时间缩短为15 min,静沉比降至4∶92,COD去除率可高达82%以上,有效地解决了CBS废水难以生物降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辽河油田稀油二元复合驱采出污水絮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辽河油田稀油二元复合驱采出污水进行絮凝处理。优选了无机、有机絮凝剂,考察了复配絮凝剂效果及其加药方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絮凝剂产生的絮体形态。结果表明,优选的无机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有机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其絮凝效果随阳离子度的提高而提高。有机絮凝剂投加量对复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适宜的复配药剂投加量为PAC 300 mg/L、CPAM-1 4 mg/L,处理后污水SS的质量浓度为10.65 mg/L、油的质量浓度为2.43 mg/L、透光率为84.0%,絮体较致密。最好的加药方式为投加完无机絮凝剂后,立即加入有机絮凝剂。不同的絮凝剂形成的絮体形态不同,复配时CPAM-1的投加量越大,絮体越致密。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聚丙烯酰胺(PAM)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CTS)进行复配对景观水体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铝、聚丙烯酰胺和壳聚糖投加量分别为99.5 mg/L、2.0 mg/L和2.0 mg/L时,絮凝效果最佳,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67.4%与91.0%,与传统的Al2(SO4)3-PAM絮凝剂相比,CODCr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3.8%和4.7%,而且大大减轻了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采用壳聚糖、聚合氯化铝与铝交联蒙脱石相互复合制备新型自来水絮凝剂。最佳配方确定为V(0.1%CF-PAC)∶V(0.01%CTS)∶V(0.3%铝交联蒙脱石)=25∶6∶4,其产生的合成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大大提高了絮凝效果,使出水浊度降低8.3%,铝离子含量降低44.9%。  相似文献   

13.
采用iPDA在线检测技术和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对海水洗浴废水的混凝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宜的混凝反应条件,并考察了混凝对海水洗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铝对海水洗浴废水的混凝效果较好,絮凝剂投加量影响絮体形成尺寸及其沉降性能。硫酸铝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海水洗浴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适宜的混凝条件为:AS和PAM投加量分别为50.0和0.5 mg/L,250 r/min快速搅拌2.5 min,60 r/min慢速搅拌20 min,静沉25 min。在较适宜的混凝反应条件下,其对浊度、LAS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3.13%、74.64%和42.92%。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复合絮凝剂对石化厂剩余污泥脱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污泥含水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超声波-复合絮凝剂对石化厂剩余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的脱水效果优于单一絮凝剂;污泥采用复合絮凝剂PAM-PAFC进行絮凝脱水,在投加质量浓度190 mg/L、m(PAM)∶m(PAFC)=1∶1条件下,再经20 kHz、400 W/m2超声处理2.5 min后,污泥含水率从97%降至79%,污泥体积缩小86%左右,比仅投加PAM处理时污泥含水率降低5%左右.可见,超声波-复合絮凝剂可以强化污泥脱水,在提高污泥脱水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有机絮凝剂PAM的用量,降低了污泥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5.
董岁明  李春晓  毛磊 《应用化工》2012,41(6):947-948,951
以天然植物木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天然改性植物阳离子絮凝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粉/NaOH质量比为2∶1,木粉/醚化剂质量比为1.5∶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为3.5 h;该阳离子絮凝剂与PAC复配后处理洗煤废水,在常温下,当pH=6~8,絮凝剂和PAC的投入量分别为10 mg/L和5 mg/L时,洗煤废水的浊度、CODCr、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6.8%,69.3%,97.9%。  相似文献   

16.
以钛白粉厂的副产物FeSO4.7H2O为原料,通过用氯酸钾氧化、水解、聚合制得聚合硫酸铁(PFS),利用有机物羧甲基纤维素(CMC)作改性剂对PFS进行改性,即得有机改性聚合硫酸铁净水剂(PFCM)。利用该净水剂处理模拟污水,脱色率达到95.5%;处理制衣厂水洗废水脱色率达到91.8%,COD去除率达到80.6%,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还比较了CMC、PFS、PAC、PFAM、PFCM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PFCM的混凝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的几种絮凝剂。  相似文献   

17.
三元复合驱污水的无机絮凝剂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选用硫酸铝、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4种无机絮凝剂,研究其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的处理效果。经4种絮凝剂处理后,污水的透光率均随加剂量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硫酸铝处理效果较聚合无机盐差,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效果最好,在温度为50℃时,最佳投加量为2750mg/L,最高透光率为84.1%。聚合氯化铝对聚合物驱污水、三元复合驱污水及仅含表面活性剂的污水处理试验表明,3种模拟污水处理难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三元复合驱污水、表面活性剂污水、聚合物驱污水。  相似文献   

18.
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的特性及絮凝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青  邵俊  余薇 《化学工程师》2011,25(6):68-71
制备了无机和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PAC-PAM),在不调节pH值、投加量为8mg.L-1(以Al3+计)的条件下,絮凝剂净化长江水的效果最佳,余浊达到4.0NTU以下。通过测定絮凝剂的Zeta电位、观察絮凝剂形貌和处理长江水所形成絮体的形貌、分析絮体的粒度分布,对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结果发现: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复合后,水解产物带有更多正电荷并具分枝状长链结构,增强了电中和及吸附架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原料制备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将其用于海水的净化处理。考察了PDMDAAC与Al的不同质量比对絮凝指数FI、形成絮体厚度及体系稳定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确定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的PDMDAAC/Al最适宜配比。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了絮凝剂投加量、反应pH值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浊度和CODMn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聚合氯化铝(PAC)相比,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净化海水过程中形成絮体更大,沉降性能更好;随着PDMDAAC与Al质量比的增大,絮凝指数FI曲线上升越快速,絮体分层厚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快,稳定动力学参数越大。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的最适宜混凝条件为:反应体系pH值为7.5,絮凝剂投加量为15.3 mg/L,在该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海水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均值分别为65.2%和87.4%,实验结果与响应曲面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