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含沙水汽蚀对离心泵损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含水水汽蚀对水泵损伤方面的报导甚少,本文利用固液两相流试验台,对离心泵闭式叶轮在含沙水汽蚀时(3%场程下降点)的损伤部位和相对程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此结果与清质发生汽蚀的损伤情况以及水无汽蚀情况下的磨损情况相比较,对其差异进行了,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叶轮损伤柚是和叶型改进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苗兴东 《河南化工》2012,(23):51-52
辽河石化公司循环水泵的叶轮是在二元流理论基础上设计制造的,该理论并不完善,导致泵的实际运行工况偏离最优工况,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汽蚀现象,致使水泵运行效率较低。为此,公司应用三元流技术对水泵的叶轮进行改造,通过三元"射流—尾迹"流动定量分析,对叶片的进出安放角、叶片数、扭曲叶片各截面形状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改善叶轮内流体的流动状态,减少进口冲击和出口尾迹脱流程度。通过对比改造前后的实际运行情况,机泵运行平稳,噪音减小,汽蚀现象明显减少,节电率达到15%~20%,提高了水泵效率,实现了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3.
中能化工公司60万t/a合成氨原料路线调整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三期)中,为满足循环水冷却要求新修建了联合循环水,联合循环水有两台循环水泵(一开一备,离心泵)为水循环提供动力,但运行不到2个月,水泵叶轮叶片被汽蚀破坏。正常来说,水泵叶轮的寿命应该在1年以上,联合维修为找出设备不正常损坏的原因,对泵的运行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  相似文献   

4.
离心泵汽蚀现象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胜军 《四川化工》2010,13(6):41-43
利用离心泵叶轮内汽蚀两相流基本理论,分析了离心泵发生汽蚀的原因及其危害。通过汽蚀参数的讨论,得出了汽蚀发生的临界条件,提出了离心泵抗汽蚀能力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冷却水循环泵抗汽蚀性能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  曹林荣 《大氮肥》1995,18(3):161-165,189
针对大流量冷却水循环泵叶累的严重汽蚀问题,利用研究所高性能离心泵设计计算系统重新设计制造叶轮与并投入运行,叶轮的抗汽蚀性能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6.
某化工生产装置中,锅炉排污水泵采用自吸泵,在运行过程中因严重汽蚀发生机械密封损坏、叶轮口环脱落故障。通过对自吸泵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介绍,并对自吸泵运行过程深入调查和泵体解体检查,发现了造成自吸泵汽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故障处理措施,解决了自吸泵汽蚀故障问题。自吸泵的稳定运行也保证了生产的稳定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7.
《化工机械》2017,(5):576-582
为了研究空化对诱导轮离心泵不稳定性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Zwart-Gerber-Belamrim空化模型对某诱导轮离心泵进行了空化两相流数值计算。基于CFD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0.6Q_d、1.0Q_d、1.2Q_d3种工况下流道内的空泡形态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离心泵叶轮叶片附着空泡脱落是引起空化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叶轮断裂空化均发生在诱导轮断裂工况之后,初生空泡位置与工况有关,小流量工况下空化初生在诱导轮叶片吸力面,大流量工况下空化初生在叶轮叶片进口吸力面,额定工况下初生空化产生在诱导轮和叶轮叶片吸力面。空化发生时诱导轮离心泵内空泡呈非对称分布,断裂空化时局部流道堵塞,随着流量的增大,堵塞位置从近后盖板区域向近前盖板区域偏移,随着空化余量的降低,偏离额定工况下,叶轮流道内产生大尺度的漩涡效应,使离心泵的性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8.
一些小高炉的冲渣水在循环运行过程中,由于没有冷却设施,循环水温较高,若水泵安装高度不合适,易使水泵产生汽蚀,造成水泵运行效率降低,需经常便换叶轮,给生产和管理带来不便,本文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和理论计算指出,当水温高于50℃时必须修正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 。  相似文献   

9.
翟玉龙  张礼波 《大氮肥》2009,32(6):396-398
分析脱盐水泵与循环水泵存在问题和经常跳车的原因,通过对实际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进行分析与计算,认为切割水泵叶轮,减小叶轮直径,可以节能降耗,稳定生产,实施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汽轮机的凝结水泵的运行往往会出现诸如凝结水泵出口管线振动频繁且汽蚀等严重现象,给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文章结合某化工厂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的实际运行状况,就汽轮机凝结水泵设备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喘振和汽蚀两种症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具体分析了常见症状的形成原因。同时,还从技术的层面,细致地提出了凝结水泵运行过程中振动和气蚀问题的解决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凝结水出口管线振动、汽蚀以及机组不能满负荷运行的问题,为实现汽轮机安全平稳地运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