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经典茶座     
“在哪里”、“这里、那里”和“这个、那个”——G.库赖的“城镇景观简编》”阅读城镇”是这十几年来流行在西方城镇设计业界的一句时髦话,来自德里达(Jacques Deruida)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其实.在德里达之前.早有一位以”阅读”城镇而享誉盛名的英国城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他就是G.库赖先生《Gordon Cullen)。G.库赖生于1914年.卒于1994年。他既是一个从事实践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也是城市设计理论的开创者。在G.库赖看来,城镇景观不是一个场地或某个地方的景观.而是整个城镇的景观。城镇设计就是如何把建筑、街道和空间在视觉上结合到一起.把看似杂乱的建筑环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视觉艺术的设计。那么,究竟什么是城镇景观呢7G.库赖在((城镇景观简编》《The Concise Townscape,Architectural Press,1971)中有一句名言,”一座建筑是建筑.而两座建筑就是城镇景观”。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历史街区的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在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层面,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以传统封闭庭院为基本单元的建筑空间与新的城市功能不匹配;二是原有外部场地景观空间缺少有效连续的协同整合。以建筑学背景深度解读了2015年度英国《建筑评论》举办的"ARMIPIM未来建筑"国际设计竞赛作品"空中庭院——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通过对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的改造和更新重新思考了历史街区的现代表达方式,并从建筑和景观2个层面的空间设计进行尝试和突破。街区的更新改造不再局限于"修旧如旧"的照搬传统街区和建筑格局,而是在新建区域内以现代建筑的抽象设计语言创新性地表达和升级传统建筑空间形制,并通过外部场地的景观空间设计对整个街区进行整合与织补。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4月12~13日,中国建筑媒体联盟发起单位——《建筑评论》《建筑技艺》《城市建筑》《云南建筑》《华建筑》《建筑设计管理》《华中建筑》7家建筑媒体,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的倡导下,再次汇聚石家庄,举行第二届"媒体的力量——让建筑更美好"学术沙龙,本届主题——以建筑设计的名义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本次活动由河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在承办方的悉心安排下,参会嘉宾再次深切感受到"人间四月天"的清新与温暖。  相似文献   

4.
正4月12—13日,中国建筑媒体联盟发起单位:《建筑评论》《城市建筑》《建筑技艺》《云南建筑》《华建筑》《建筑设计管理》《华中建筑》7家建筑媒体,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的倡导下,再次汇聚石家庄,举行第二届《媒体的力量——让建筑更美好》学术沙龙,本届主题——以建筑设计的名义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相似文献   

5.
由深圳市国土规划局规划师张宇星同志撰写的《城镇生态空间理论──城市与城镇群空间发展规律研究》一书,日前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已正式出版。城镇生态空间理论是立足于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及城市规划学等诸学科,其目的是试图探讨建筑群、城镇群体和城镇群系等的不同空间尺度,以及物质空间、人口空间和经济空间中的内在运动和进化规律。它类似于一个有机体的内部生命,机制,可以从空间现象、过程和关系等角度来研究其特性。这些基本特性的揭示有助于从深层把握城市和区域空间进化的本质,从而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一…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9,(19)
河道景观的设计对于一个城镇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发河道可以美化环境、丰富城市景观。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改造运动的以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渴望环境得到更大的改善。拿河道开发来说,城镇河道景观的设计就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如:防洪、发电、航运、城市排水等。因为我国河道景观开发起步较晚,景观设计比较单一,导致效果不好。对此,本文对城镇河道景观的设计规划做出分析,并提出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景观都市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当代景观具有生态性、文化性、美学性、关联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同时建筑、绿地、广场、公园以及道路、河流、湿地等诸要素都有机整合在景观的宏伟框架之下,成为替代建筑技术的城市的整合手段。当代景观语境下的建筑设计顺应景观的统筹协调框架,设计具有以下特征:大尺度城市生态景观建筑群、景观系统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多学科协同参与的设计过程。文章结合实际项目实践对上述特征进行操作层面的梳理与解读,以期指导未来相关设计及其理论的推演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中"价值关联"与"历史层积"的理论视角出发,将历史城镇的景观对象视为承载城镇发展演进过程内在价值信息的"文本"进行解析:提炼出城镇中建构筑物、人群活动、环境绿化、场所空间等景观叙事的要素语汇以及分别作为"叙事文本"篇、段、句、词的城镇格局、簇群、街巷、地标景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上述"景观文本"关联、组织的"语法结构"及其演进各阶段中延续、调适、更替、融承的层积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并提出顺应城镇景观"层积叙事"规律的"有机保护"策略,将对历史城镇的保护内化入其自身发展更新的演进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社会生产方式转型,建筑思潮发生转向。通过《建筑概念:红不只是一种颜色》解读屈米在这一时期的理论思辨与项目实践历程,认为"概念"是屈米理论思辨的核心。"概念"作为一种连接与生成的手段,成为屈米在建筑设计中连接其他学科理论、项目背景、发生在建筑空间中的事件与运动以及建筑设计的程序的桥梁。最终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生成建筑形式,实现了概念的实体化。  相似文献   

10.
罗小安 《建筑与文化》2009,(11):104-105
城市建筑景观的目的是自然和谐,这是造园的一种审美理想。我们以色彩设计的方式对陶然园建筑外观和园林景观进行设计,要求色彩与自然和谐,与环境相连。通过陶然园项目思考和实践,对建筑景观色彩与空间营造思想进一步探索,归纳出用融入自然环境,形成大气文化氛围,呈现自然野趣的生态,将自然与人文思想在山水之间体现,以水墨如画的空间色彩景观表现出江南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建筑创作设计的繁荣,建筑评论正逐步受到重视。建筑评论是整个建筑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在建筑评论活动中,建筑评论的主体既可以是建筑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建筑的使用者、鉴赏者、社会公众或其它与建筑相关领域的有识之土;评论的对象(客体)包括建筑创作设计作品、建筑学说、建筑文化思潮、建筑师个人的创作思想、方法、技巧、风格等建筑文化实践的各个方面,因此,建筑评论是一种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广泛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的建筑科学文化艺术普及性活动,它将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实践、建筑专业界与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中央明确将城市设计作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手段,并提出全面开展城市设计,要求建立城市设计制度,进行城市规划改革突破。在此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城市设计制度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制定出台《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并编制《城市设计技术管理基本规定》。两个文件作为我国城市设计制度的起步性纲领文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以全面开展城市设计,提高城乡规划水平为主线,从制度层面构建城市设计体系——对接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建立与法定规划相对应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对城镇建设进行多层次控制的管治,构建城市设计管控机制;加强城市设计的专业补位,使城市设计成为融合建筑、景观、规划、市政等多专业的工作平台。《城市设计技术管理基本规定》的制定在《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以城市设计工作的技术规范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城市设计技术工作的针对性、合法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介绍了Alternative Visions of Post-War Reconstruction—Crea-ting the Modern Townscape一书中的"如画式"理念,及其在"英国节"实践中运用的城镇景观的成功策略,提出我国城市复兴应回归人本主义,尊重多样性,向"小规模、渐进式"的反思转变,重塑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14.
悦读     
<正>《城市景观设计概论》作者:姜虹,田大方,张丹,毕迎春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2月1日论述东西方古代及近现代城市景观的主要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相关设计理论和思潮,剖析现代城市景观的主要构成元素及其设计要点。在此基础之上,更全面、系统、形象地解析城市景观的基本内涵及主要内容,为相应的设计打下清晰、准确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少斌 《华中建筑》2020,38(7):22-24
广州口岸绘画是外销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行商包办珠江船运的情况和十三行的建筑、景观和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现存的外销画所描绘的广州南海道沿岸的城市文化景观,是了解当时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象重要的图像资料。其中称为"广州清明上河图"的《广州港和广州府城图》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这幅画表现了250年前的广州贸易口岸的繁荣景象,画面存留的这些历史片段蕴含了丰富的城市文化信息。该文从图像研究、空间信息、虚拟景象和复原探索4个方面对该画的研究过程和主要成果进行综述和总结经验,为参考传统绘画研究城市、建筑历史以及"图像证史"的视觉研究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1月19—20日,以"风景园林视野下的城市设计"为主题的第7届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园林》杂志社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支持,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湖北博克景观艺术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远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新建筑》杂志社等单位协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承办。来自中国内  相似文献   

17.
四年以前,在浙江东阳召开的首届全国建筑评论会吹响了我国建筑评论向广度深度进军的号角。由建筑部建设杂志社、《世界建筑》杂志社、《时代建筑》编辑部、《华中建筑》编辑部、《南方建筑》编辑部、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德阳市建委共同发起并由德阳市建委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建筑评论会,经过几年来的辛勤筹备,终于在新兴工业城市德阳市“月亮女神”伫望着的旌湖之滨胜利召开。川西平原的五月,天净云稀,倾洒在会堂玻璃窗上的晨曦给人们送来了熏人的暑意。来自各地的代  相似文献   

18.
“阅读城镇”是这十几年来流行在西方城镇设计业界的一句时髦话,来自德里达(Jacques Deruida)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其实,在德里达之前,早有一位以“阅读”城镇而享誉盛名的英国城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他就是G.库赖先生(Gordon Cullen)。G.库赖生于1914年,卒于1994年。他既是一个从事实践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也是城市设计理论的开创者。在G.库赖看来,城镇景观不是一个场地或某个地方的景观,而是整个城镇的景观。城镇设计就是如何把建筑、街道和空间在视觉上结合到一起,把看似杂乱的建筑环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视觉艺术…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美国出现的城市美化运动开始,伴随着城市规划领域中田园城市理想、卫星城实践、现代建筑运动、功能主义思想、邻里单位建设、理性主义思潮等一系列探索性的城市建设活动,现代城市设计从兴  相似文献   

20.
由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政府,建设部《建设》杂志社、《世界建筑》、《时代建筑》、《华中建筑》、《南方建筑》杂志编辑部,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及德阳市建设委员会联合发起的“中国第二届建筑评论会”将在四川德阳召开,会议将就建筑评论本体论,方法论、主体论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