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在 STM32F103RC 处理器组建的系统上移植μC/OS-Ⅲ时需要一定移植条件的问题,介绍一种移植μC/OS-Ⅲ的方法,Cortex-M3内核处理器为μC/OS-Ⅲ移植带来的便利性以及μC/OS-Ⅲ移植工作中涉及到的3方面内容,重点说明μC/CPU移植文件编写与修改的细节,并详述基于STM32F103RC产品平台下的μC/OS-Ⅲ成功移植案例。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实现μC/OS-Ⅲ在STM32F103RC上的移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空空导弹移植为面空导弹的可行性分析,阐述移植过程中需考虑的问题,结合在空空导弹移植为面空导弹的科研过程中的各种试验经验和数据,指出空空导弹移植为面空导弹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MiniGUI2.0.3在嵌入式模块X-Board〈GP8〉上的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兵工自动化》2008,27(3):95-96
以最新的MiniGUI2.0.3版本为例,介绍将MiniGUI2.0.3移植到嵌入式模块X-board〈GP8〉的方法及几种支持库的移植方法。整个系统移植过程最主要的问题包括交叉编译器路径、编译器、安装路径的设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μcos-ii 移植代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 DSP TMS320F28335在进行32位数据存取时,要求偶地址对齐这一特殊情况,通过仔细分析中断过程中堆栈指针的变化,对μcos-ii的任务栈空间结构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基于这种调整给出了移植函数及应用程序编写的指导性说明,同时设计了一个用于测试移植代码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的移植方法是可行的,能够使μcos-ii达到任务调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CAN总线在军用车辆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指出了军用车辆使用网络联接及研究开发具有最佳效费比的军用车辆电子系统的重要性 ,分析了将CAN总线移植到军用车辆上的可行性 .通过CAN与 15 5 3B在可靠性与实时性等方面的比较 ,进一步明确了将CAN总线移植到军用车辆上的重要意义 .还对CAN总线在车辆上的应用作了介绍 .  相似文献   

6.
μC/OS-Ⅱ在51系列单片机上的移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μC/OS-Ⅱ在51系列单片机上的移植的详细步骤.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的生产控制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传统工业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ARM芯片的嵌入式控制平台。该平台以嵌入式ARM为核心,以移植μCLinux实时操作系统的嵌入式ARM平台作为下位机,以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并结合CAN总线技术实现对工业生产的控制。详细介绍了其软、硬件的设计,包括下位机的I/O模块设计、CAN总线设备在μCLinux下的驱动实现和μCLinux实时操作系统的移植等。该方案突破传统控制模式,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更优越的通信方式,适用于工业现场的安装和监控。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的“五合一”雷达以及空中双基雷达的方案设想比较新颖。此技术对未来的空地武器投放,以及机载设备向弹载设备的移植可能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型武器装备系统的设计仿真系统和实际装备在支撑平台与运行应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平台异构的大型武器装备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实际装备软件、由有限仿真节点构建的高可信仿真方法。首先,针对实际装备软件的平台关联性与系统关联性,研制应用移植支撑软件与系统集成支撑软件,构建通用化的系统支撑软件;然后,多项实际装备软件基于应用移植支撑软件实现向单个仿真节点的跨平台移植,多个仿真节点通过系统集成支撑软件实现系统网络集成,通过系统支撑软件实现实际装备软件在单仿真节点的集中式部署以及全仿真系统的分布式管理;最后,系统支撑软件与JOSIM联合仿真平台集成,完成整个混合式仿真系统的构建。通过在某型装备的应用结果表明,仿真方法是可行与有效的,可提高仿真的一致性与可信度,降低系统冗余,可在装备系统仿真与论证、研制与联试、使用培训、训练与维修保障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仿真软件     
现代仿真技术中,仿真软件已成为仿真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开展仿真软件的移植、开发、研制、应用等实际出发,介绍了仿真软件应包含的一些主要内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PXA270板开发Qt/Embedded的触摸屏驱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斌 《兵工自动化》2009,28(9):82-84
详细介绍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添加触摸屏驱动的方法和整个过程。通过说明驱动程序的接口和工作要素,提出了一种设计触摸屏驱动的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图形用户界面的中丈输入环节进行相关的开发,采用Qtopia4.2.3自带的软键盘程序和开源的Murphypinyin软件包,在开发环境及拼音输入等方面经过适当的修改,完成拼音输入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嵌入式B/S模式的远程图像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图像的远程采集和传输,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Video41inux控制USB摄像头得到图像数据,并利用JPEG算法实现图像压缩,采用Boa假设嵌入式服务器,利用CGI技术实现图像的远程动态实时传输。整个系统采用B/S模式实现,已在实验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MSP430的嵌入式Web微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MSP430F149的嵌入式Web微系统,将简化TCP/IP嵌入微控制器,借助CS8900A的I/O SPACE模式实现局域网和因特网的数据传输,并通过IE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CPU仿真调试由JTAG接口实现.其协议子集:链路层含IEEE802.3和ARP应答,网络层含IP和ICMP中的PING应答,传输层为TCP,应用层为HTTP.  相似文献   

15.
于桂君  习重华 《兵工自动化》2004,23(6):84-85,88
采用Atmega128单片机设计的嵌入式控制器,模拟量输入通道用Atmega128片内A/D转换器,输出用AD421 D/A转换器,数字量I/O通道配置高速光耦器件.用Iccavr编译器修改OSTaskStkInit()函数及其相关文件,定义数据类型等以实现MicroC/OS-Ⅱ的移植.  相似文献   

16.
鱼雷在生产验收过程中,需对各项参数反复测定,记录备案.为此,根据鱼雷全雷检测系统的要求,采用嵌入式计算机及虚拟仪器技术设计本全雷主测试系统.该系统由电源层、电源及负载控制层、信号前端处理层、PC工控机层,以及上位机、发射机频率转换和智能测量模块等构成.系统在接收上位机的命令后,进行鱼雷参数的设置和信号的测试,并把测试结果送到主机处理.工控486CPU板选用PCA-6149;数据采集板负责电压/电流信号测量;采用虚拟仪表技术构造数字示波模板,以完成波形等显示,及时间、频率、幅度、相位等信号处理.其软件包括系统应用软件及其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Java的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乔  叶念渝  田俊 《兵工自动化》2006,25(11):47-49
嵌入式网络视频监控设备的开发,采用以S3C2410为核心的开发板,通过扩展其外围接口,结合JavaApplet和Web浏览器实现.系统外接存储设备包括2片32M的SDRAM、64M的NAND Flash和2M的NOR Flash.外围接口包括串行口、JTAG调试接口和USB接口.USB接口连接摄像头,负责视频数据的采集.该服务器通过底层驱动、流媒体服务进程、及Java Applet的应用完成程序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基于PC104模块的嵌入式电缆网测试仪,以PC104模块为核心中央处理器和PCM-5335为主控计算机,用Win 98作为操作系统,VC 6.0作为编程语言.用数据库技术完成电缆网测试流程的控制和测试结果的保存和判断.系统由主控模块、设备驱动、测试控制、数据库管理以及辅助功能模块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