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秦岭海盆于印支期关闭、褶皱推覆隆起后的燕山期陆内俯冲、地壳急剧缩短过程中,在先期近东西向大型断裂参与下,由于秦岭、华北陆壳上地壳的强烈挤压,南秦岭各断块以中地壳低速层为主滑脱推覆面向扬子陆壳逆冲、仰冲,北秦岭各断块则沿低速层向秦岭陆壳大规模滑脱推覆,从而在东秦岭地区构成了两个向南逆冲的巨型逆冲推覆构造体系。二者均属前展式推覆类型。文章对其构造特点、形成条件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秦岭-大别山是分隔中国南北大陆的重要造山带,对于中国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但由于南襄盆地的阻隔,人们对分处盆地东西两侧的东秦岭与桐柏-大别山是何关系?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利用南襄盆地石油勘探开发进程中的钻井、物探资料,结合盆地周缘地层的岩性、岩相、构造相、古生物、同位素年龄测定、构造关系等资料,分析了前中生界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认为桐柏-大别山实即东秦岭的自然延伸部份。  相似文献   

3.
秦岭-大别山是分隔中国南北大陆的重要造山带,对于中国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但由于南襄盆地的阻隔,人们对分处盆地东西两侧的东秦岭与桐柏-大别山是何关系?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利用南襄盆地石油勘探开发进程中的钻井、物探资料,结合盆地周缘地层的岩性、岩相、构造相、古生物、同位素年龄测定、构造关系等资料,分析了前中生界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认为桐柏-大别山实即东秦岭的自然延伸部份。  相似文献   

4.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着向西南逆冲推覆的前锋构造,平面上表现为一系列向西南凸出的弧形构造.横向上前锋构造具有递推性和分带性的特点。由根带向前锋带.纵向上具有5个滑脱层.发育台阶式、双重逆冲、叠瓦扇、对冲构造和反冲构造等不同的构造型式。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前锋构造对江汉盆地形成和展布具明显的控制作用.隐伏前锋带是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隐伏前锋构造的反转控制了晚白垩世一始新世初期盆地特征.隐伏前锋带的构造以及所造成的边界条件对中一晚始新世走滑拉分盆地形成及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南秦岭泥盆纪:周缘前陆盆地和新生海洋盆地并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秦岭泥盆系形成的构造环境是研究秦岭造山带的学者们长期争议的一个焦点.通过形成大地构造环境、沉积特征的综合对比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南秦岭地区泥盆纪的盆地原型,大致以佛坪隆起为界,其东的东秦岭发育周缘前陆盆地,其西的西秦岭发育周缘前陆盆地(北带)和新生海洋盆地(南带),东秦岭与扬子连接部位(高川)发育一个新生的坳拉槽,这些盆地在空间上并列.   相似文献   

6.
秦岭—大别造山带位于中国大陆中部,北纬30°与34.5°之间,其南北分别为扬子与华北地块。通常以青海共和盆地以东至河南南阳盆地以西区间统称秦岭,并往往又以甘肃微成盆地为界,东西分别称东秦岭和西秦岭,又以南阳盆地以东到郯庐断裂以西称为大别造山带。近年来工作表明,东秦岭/  相似文献   

7.
2008年7月22日至7月25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油气地质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会议由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事业部主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承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黄泽光博士、高长林教授等科研人员编著的《东秦岭及邻区显生宙古海洋与盆地原型序列》一书,已于2010年11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它为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油气勘探选区评价提供了可利用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在秦岭海盆于印支期关闭,褶皱推覆隆起后的燕山期陆内俯冲、地壳急剧缩短过程中,在先期近东西向大型断裂参与下,由于秦岭,华北陆壳上地壳的强烈挤压,南秦岭各断块以中地壳低速层为主滑脱推覆面向扬子陆壳逆冲、仰冲,北秦岭各断块则沿低速层向秦岭陆壳大规模滑脱推覆,从而在东秦岭地区构成了两个向南逆冲的巨型逆冲推覆构造体系。二者均属前展式推覆类型,文章对其构造特点、形成条件及相关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以来陆相盆地演化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书兵  何鲤 《天然气工业》1999,19(B11):18-23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以来的盆地演化与龙门山和秦岭造山带的活动密切相关:当龙门山强烈活动时,四川盆地表现为龙门山推覆带的(类)前陆盆地;当秦岭及其南缘的大巴山强烈活动时,四川盆地又表现为大巴山逆冲推覆带的类前陆盆地。受这两大边界交替活动的影响,四川盆地的演化具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1.
据日本化纤协会(JCFA)日前表示,2008年全球原纤维产量估计达到65.10Mt,比2007年减少5%,这是自2005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其中人造纤维产量同比减少3.3%,降至39.60Mt,占原纤维总产量的59.7%。  相似文献   

12.
泌阳凹陷位于豫西南的唐河县与泌阳县之间,属南襄盆地的一个次级凹陷,面积约1000km^2,是一个奠基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缝合带之上的中新生代断陷湖盆。其基底为下元古界秦岭群和二郎坪群变质岩系,沉积盖层主要为新生界地层,局部可见中生界上白垩统。全国第三轮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评价凹陷资源量为3.38亿吨。石油勘探工作始于1975年,迄今为止,已发现双河、赵凹、下二门、王集、新庄等10多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亿吨。近二十年的勘探实践证明,在断陷盆地的地质条件下,构造对油气的生、运、浆、散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作者从构造控制生储盖层的发育和油气藏的形成分布作用出发,阐述了泌阳凹陷油气富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王建强 《岩性油气藏》2018,30(2):161-162
“盆山关系”是地质学研究中的重大科学命题。近年来,随着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和秦岭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彰显了这一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石油学会盆地分析学组和构造学组以学术研讨会为平台,召集“产、学、研”各路专家,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构造特征及演化积极开展学术研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构造特征及演化是打开秦岭造山带和鄂尔多斯盆地之间关系的一把钥匙,这次研讨会集中展示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长6油层组为例,通过露头剖面观测、岩心观察及锆石U-Pb测年数据,分析秦岭造山带的隆升特征及对物源的影响、长7—长6油层组内发育的凝灰岩夹层、重力流及震积岩等事件沉积体的时空分布,揭示造山带隆升与事件沉积体之间的响应关系。秦岭造山带自东向西“剪刀式”的俯冲闭合是导致盆地沉积中心不断迁移的动力,长7期在湖盆西南部形成最大深坳区。西秦岭隆升伴生的侵入型“S型花岗岩”为西南部深坳区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深坳区内部广泛分布着事件沉积体,其中凝灰岩夹层与西秦岭的侵入型岩浆岩具有同源性,自南向北厚度逐渐减薄;深坳区西南部坡折带发育浊流及部分砂质碎屑流沉积体,东北部发育砂质碎屑流及部分浊流、泥质碎屑流沉积体;由盆地西南—东北方向,震积岩岩心变形频率、幅度、规模逐渐降低,表明震源来自于西秦岭附近。因此,秦岭造山带隆升与鄂尔多斯盆地的非均衡沉降及事件沉积响应特征具有很好的时空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陕南东秦岭泥盆纪前陆盆地的地球化学鉴定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和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东秦岭地区泥盆纪沉积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初次提出它产于东秦岭古缝合带前缘的边缘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16.
对贺兰拗拉槽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世纪7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引入中国后,一些学者把拗拉槽(Aulacogen)一词赋予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贺兰山地区,并认为贺兰山、秦岭、北祁连中新元古代至早中寒武世为裂谷发育阶段,秦岭、北祁连、贺兰山构成了三叉裂谷系。该论点很快被国内众多学者认同并引用。在一些文献和论著中,一些学者将拗拉槽的概念进一步引伸、发挥。由此,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关注。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关于拗拉槽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对秦祁贺地区的构造形迹、地层及沉积特征的研究观察,以及对盆地中几条横穿所谓中、下元古界拗拉槽的地震和重、磁、电剖面的仔细核实,深感其证据不足,在沉积、构造上都与国内外定义的拗拉槽存在较大的差别。对此,就关系到大陆动力学、盆地动力学以及鄂尔多斯盆地发展、演化的这一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7.
美国能源信息署《短期能源展望》预测,2006年美国天然气需求与2005年基本持平,2007年增加2.3%。美国天然气需求量预计将从2000年的22.8万亿立方英尺增加到2020年的33.8万亿立方英尺。而美国的天然气产量预计从2000年的19.1万亿立方英尺增加到2020年的28.5万亿立方英尺。这意味着到2020年美国将出现至少5.0万亿立方英尺的供应缺口。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地震、薄片、重矿物组合、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东部(简称川东地区)中侏罗统凉高山组沉积特征、湖平面升降变化、物源性质,进而探讨周围造山带的构造作用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凉高山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进一步可划分为4次湖平面的升降旋回(四级层序),其中旋回Ⅰ和旋回Ⅱ湖盆主要分布在川东地区,旋回Ⅲ和Ⅳ湖盆迁移至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使得川东地区南北沉积特征差异性明显。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川东地区凉高山组存在3种类型物源,其中Ⅰ类物源母岩主要以酸性火成岩为主,主要来自近源的扬子板块北缘;Ⅱ类物源母岩主要为中酸性火成岩和变质岩,物源区主要在南、北秦岭中部;Ⅲ类物源母岩以变质岩为主,中—酸性火成岩次之,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综合研究沉积体系和物源性质的变化,认为川东地区凉高山组沉积演化受秦岭造山带构造活动的控制,沉积早期湖盆局限在研究区东侧,该时期以Ⅰ类物源为主;随着秦岭造山带南北向挤压作用的增强,湖盆快速扩张并向北迁移,Ⅱ类物源供给增强;沉积中后期北大巴山地区的隆升使得湖盆迁移的同时Ⅲ类物源的供给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通讯员孙跃华)近日,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化验室、采收率实验室接到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有效期为5年.据专家介绍,这两个室是我国中部油田第一家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单位.这标志着两室在通过认证的范围内,已具备依法向  相似文献   

20.
东亚油气能源供应需求现状 东亚指东北亚(包括中、日、韩、朝和俄国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和东南亚。这一地区是未来20~30年世界经济发展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能源增长最快的地区.同时更加受关注的是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东南亚目前剩余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17亿t.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6.4万亿m^3,2003年石油产量约1.4亿t,天然气产:量约1580亿m^3。这一地区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