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松辽盆地泉头组四段沉积充填与成藏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辽大型陆相坳陷盆地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为沉积基准面上升过程中形成的河流及浅水三角洲沉积,储层物性较差,以低孔、低渗为主,点砂坝、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及小型河口坝砂体物性较好,成藏率较高.青山口组一段的湖相泥岩既是烃源岩又是良好的盖层,使扶余油层形成了上生下储式成藏组合.不同的砂地比使扶余油层油藏具有分带性,由盆地边缘向内部分成构造、复合及岩性3个油藏类型带.成熟烃源岩控制着油藏主要分布在中央坳陷区,区内以小型河流、浅水三角洲及浅水湖泊沉积为主,形成了大面积岩性油藏及复合油藏发育带.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松辽盆地中浅层大型坳陷湖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地质背景决定了其具有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纵向上,由于各时期基准面升降造成可容空间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因此发育的砂体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别;同时由于储层埋藏深度以及与烃源岩的相对位置不同,各含油组合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平面上,岩性油藏的类型受构造部位和砂岩的发育程度控制。凹陷中三角洲外前缘相带主要形成岩性油藏,凹陷周边是各种隐蔽油气藏发育的主要地区。针对三角洲前缘相带砂泥岩薄互层岩性油藏的实际情况,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对松辽盆地北部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展开了精细地质研究,认识到油气藏具有成带分布的特点,并划分出构造油气藏分布带、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带和岩性油气藏分布带,为隐蔽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松辽盆地中浅层大型坳陷湖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形成的砂泥岩薄互层决定了其具有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纵向上,由于各时期基准面升降造成可容空间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因此发育的砂体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别。由于储层埋藏深度以及与烃源岩的相对位置不同,各含油组合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断层在岩性油藏成藏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是形成断层-岩性复合圈闭的主要要素,同时又是油气进入岩性圈闭成藏的主要运移通道。平面上,岩性油藏的类型受构造部位和砂岩的发育程度控制。凹陷中三角洲外前缘相带主要形成岩性油藏,凹陷周边是各种隐蔽油气藏发育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4.
潮汕坳陷是南海北部迄今钻遇中生界为数不多的区域,对其开展中生界烃源岩特征及分布预测,有助于南海北部中生代油气资源评价。本文通过分析潮汕坳陷及其围区华南陆缘、台西南盆地的中生界烃源岩特征,结合弧前盆地的热流分布,对潮汕坳陷中生界烃源岩及其分布特征作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中生界烃源岩TOC含量可达1%以上,坳陷围区烃源岩TOC含量可达2%以上,且随着时代变老,烃源岩TOC含量有增大的趋势。坳陷内中生界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Ⅲ型,有机母质主要来自陆生高等植物的输入,水生低等生物贡献少。坳陷围区烃源岩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基于弧前盆地的热流分布特征推测坳陷内部热流值低,坳陷内中生界具备发育有利烃源岩的成熟演化条件。整体上,潮汕坳陷中生界具备发育有利烃源岩的地质条件,主要发育于海陆过渡相、与三角洲前缘相关的浅海陆棚相以及半深海—深海相,相对优质的烃源岩发育于地层时代偏老的中生界地层,该区可作为南海北部油气资源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沉积地层与成藏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辽盆地发育断陷、坳陷及反转-萎缩3个一级构造层序,10个二级层序.断陷构造层序以火山岩、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为主,坳陷构造层序以河流、大型三角洲和半深湖-深湖相沉积为主,反转-萎缩构造层序以河流、小型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为主.断陷构造层序煤系源岩与砂砾岩及火山岩构成深部含气组合,坳陷构造层序深湖相泥岩与大型三角洲及河流相砂岩构成下部油气共存、中部及上部含油组合,反转-萎缩构造层序滨浅湖泥岩与河流砂岩构成以次生气藏及生物气藏为主的浅层含气组合.深部断陷控制了深部组合气藏分布,坳陷构造层深湖相成熟烃源岩控制了下部、中部及上部组合油藏分布.  相似文献   

6.
塔南断陷陡坡带南屯组岩性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震、钻井、录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陡坡带南屯组岩性油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表明,塔南凹陷主裂陷幕发育的南屯组湖进体系域优质烃源岩控制了岩性油气藏的发育层段,烃源岩之下发育的低位体系域砂岩及与烃源岩同期发育的湖进体系域砂体最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塔南凹陷陡坡带表现出了明显的“沟谷控源、断坡控砂”的成盆特点,即同沉积断裂体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多方向沟谷控制了沉积物源和扇体走向,而不同类型同沉积断裂组合形成的断裂坡折系统控制了扇体的展布和砂体的分布;陡坡带发育的近岸水下扇扇中亚相为最利于油气储集的亚相相带,最有利于油气储集的微相类型是辫状沟道;储层中含有的凝灰质成分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砂岩的储集能力。  相似文献   

7.
哈密坳陷三叠系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层,综合地震、测井、沉积和古生物等资料对其进行层序地层综合划分,将其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分别由3个体系域组成,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哈密坳陷三叠系主要发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5种沉积相,其中曲流河三角洲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是主要的储集体发育相带,湖泊相是有利的烃源岩和盖层发育相带。早、中三叠世哈密坳陷中南部缓坡带广泛发育辫状河相,北部、西北部主要发育曲流河相;晚三叠世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克拉玛依组沉积晚期哈密坳陷北部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相,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坳陷已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中侏罗统,上侏罗统、白垩系及第三系也有分布,为了查明该坳陷油气藏的分布与超压泥岩地层的关系,对泥岩地层超压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坳陷存在多套超压泥岩盖层,其中最稳定与最有利的区域封盖层是中侏罗统七克台组超压泥岩段.吐鲁番坳陷侏罗系及其以上的油气藏分布主要受超压泥岩盖层的控制,在没有超压泥岩段发育的地区,油气藏由于多期断裂的活动而遭受破坏.此外,油藏与气藏对超压泥岩盖层的依存度存在差别,超压泥岩段对油藏的封盖作用多表现为间接封堵,而对气藏与气顶油藏的封盖作用多表现为直接封堵.分析认为,在中国西部多旋回叠合盆地中,如果没有盐岩、膏岩存在,超压泥岩在油气成藏及油气藏的后期保存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图5参13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东部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发育潮坪相、局限碳酸盐台地、开阔碳酸盐台地、浅海陆棚、鲕粒滩和风暴沉积等沉积相类型;同时发育下寒武统的泥质烃源岩及中、下奥陶统的碳酸盐岩类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在纵向演化上受沉积相带变迁的控制,即在不同的沉积相带中烃源岩的发育不同,泥质烃源岩主要形成于浅海陆棚相;碳酸盐岩类烃源岩中的自云岩类烃源岩形成于云坪环境,灰岩类烃源岩形成于局限碳酸盐台地环境。研究区烃源岩分布特征分析表明,泥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合肥盆地,白云岩类烃源岩的分布则以东濮坳陷和临清坳陷为最好,灰岩类烃源岩的分布以黄骅坳陷和冀中坳陷为最好。  相似文献   

10.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发现的油气主要集中在中浅层,油藏类型主要为背斜、断鼻等构造类油藏.该类油藏多分布在继承性的正向构造上,也称之为"隆控类"油藏,即在浮力作用下油气向隆起部位运移,成藏与否主要与盖(C)、相(D)、古隆起(M)及源(S)四大功能要素有关.本次通过对已发现油气藏解剖分析及统计,建立各单要素定量控藏数学模型,同时采用功能要素组合控藏模式(T-CDMS)对珠一坳陷隆控类油藏有利发育区带进行定量预测和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油气藏主要分布在距烃源灶3.5倍排烃半径范围内,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体储集油气能力最强,古隆起坡顶及坡上位置较为发育,同时泥/地比大于30 % 时封盖才有效.在此基础上,定量预测了韩江组上段、韩江组下段、珠江组上段、珠江组下段、珠海组5套目的层位的有利勘探区带为XJ24潜山断裂构造带、HZ10潜山披覆构造带、HZ26潜山披覆构造带,是下一步滚动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1.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沉积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测井、录井、钻井和岩心资料,对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进行了高精度的沉积相研究,探讨了储集砂体的展布规律。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产油气层主要分布于浅湖砂坝、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水下分支河道,部分席状砂、水上分支河道以及心滩微相也是良好的储层。建议今后勘探应注重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的分支河道砂、河口砂坝中的块状粗一中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层段沉积相研究是勘探目标优选的基础。以岩心分析和大量的钻井、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微相构成及主要含油储层的沉积微相特征,认为三工河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储层主要为各类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坝。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内的试油资料,分析了主要目的层沉积微相的演化和平面分布,指出三工河组沉积中、晚期形成的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和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是最重要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3.
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昌盆地是我国油气勘探的潜力区,但目前对于该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沉积的认识程度低,油气勘探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为了加快对该盆地白果湾组油气勘探的进程,基于该盆地和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的露头、钻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系统研究了该盆地白果湾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沉积体系与砂体展布,探讨了其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关系,并评价了油气勘探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西昌盆地白果湾组以砂岩和泥岩沉积为主,可划分为4个岩性段,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三段—六段相对应,白果湾组二段砂岩发育;(2)白果湾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和湖泊等3类沉积体系,在西昌盆地内以湖泊和河流三角洲为主,发育三角洲前缘砂体和砂坝砂体;(3)白果湾组沉积期,西昌盆地与四川盆地是一个整体,沉积体系相同,构造演化基本一致,水体主要从四川盆地流向西昌盆地;(4)白果湾组泥质烃源岩厚度大、生烃潜力较好,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湖泊中的砂坝砂体具有一定的油气储集能力。结论认为,西昌盆地白果湾组源储一体、大面积叠置,源储配置良好,具备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搞清松辽盆地嫩江组二三段发育的大型三角洲前积体成因,进行了地震、构造演化和地质综合解释研究,认为大型三角洲前积体是盆地不同构造部位的差异翘倾背景下的产物,在嫩江组二三段沉积时断裂活动趋于静止,由于松辽盆地发生了整体上的翘倾(东部的翘起和西部的沉降),导致盆地古地理格局发生了改变,沉积范围自东向西逐渐减小,沉降中心逐渐向西迁移并收缩,使地层分布和湖区呈现南北延伸的狭长状;物源方向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南北向改为东西向,在盆地东部快速抬升的背景下沉积物快速向湖区推进,形成高角度大型进积型三角洲,前积结构明显,前积结构规模大,底超现象明显,但顶超不发育。搞清嫩江组二三段发育的大型前积体的形成机制,对解决嫩江组沉积时期物源方向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滨北地区可识别出的3个超层序,研究层段属于热沉降坳陷期一级超层序的上部.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大量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沉积学分析结果表明,中浅层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及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详细分析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根据生储组合关系,指出滨北地区碎屑岩储集体成因类型包括曲流河河道、泛滥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浅湖滩坝等.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其次为三角洲平原、滨浅湖滩坝砂体及河流相带.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黑鱼泡-乌裕尔凹陷、明水阶地西部及安达地区,这些储集体毗邻生油凹陷,具有优先捕集油气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流沙港组三段扇三角洲储层砂体厚度大、岩性复杂、物性变化快、优质储层展布不清,制约了下一步的开发部署。利用分析化验、钻测井和测试资料,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三方面来探讨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沉积环境中的泥质杂基含量和分选磨圆对物性影响较大;成岩作用中的压实作用和溶解作用决定了孔隙的后期演化;古构造和断裂系统控制了酸性流体运移方向和路径。靠近大断裂的扇三角洲外前缘近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由于杂基含量低,分选磨圆较好,溶解作用强,物性较好,产能较高,是研究区的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山2段储层精细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山西组可划分为3个沉积层序,其中SQ8(山2段)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及高位体系域,主要砂体发育于低位体系域。SQ8—LST可细分为3个进积型准层序组,其砂体呈进积式向湖盆推进,自下而上分为L1,L2和L3准层序组,砂体厚度由薄变厚,分布面积由小变大。L1准层序组仅在研究区西北部发育一支近南北向展布的主砂带,砂岩厚2~10m,砂带宽10~15km,延伸约100km;L2,L3准层序组的砂体分布格局相似,砂岩厚度为4~20m,发育5~6支近南北向、北东向展布的砂带,砂带宽10~25km,延伸200~230km。L1准层序组为大规模海退之后的初始充填沉积,其砂岩成分复杂、分选差,储层物性相对较差,而向上至L2,L3准层序组,储层物性明显变好。有利的储集砂体为发育于低位体系域中上部准层序组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物性略优于三角洲平原砂体,边滩砂体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在明确致密油气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简称“柴西”)地区致密油气形成的地质条件:首先发育多套大面积的烃源岩,具有多个生烃凹陷;其次广泛发育致密储层,主要包括致密砂岩储层和裂缝型(泥质岩和碳酸盐岩)致密储层。致密砂岩储层以南翼山和红柳泉E13砂岩、乌南N12砂岩为代表;裂缝型致密储层以南翼山E23、狮子沟E13、开特米里克和油泉子N1的储层为代表;且源储交互叠置分布。致密油气在柴西地区广泛分布,古构造斜坡区和生油凹陷中心是致密油气分布集中区。致密油气可能的成藏组合包括源内包裹组合、源上广覆组合、源下依伏组合和源侧披覆组合等4种。按照储层成因类型,柴西地区致密油气勘探领域主要有:三角洲前缘砂体致密油气、滩坝和浊积扇砂体致密油气以及碳酸盐岩致密油气3个领域。针对每个领域,通过致密油气形成条件分析,按照区域和层位,共优选出8个有利勘探区带。    相似文献   

19.
大路沟二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相与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岩石类型、砂岩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及测井相进行了详细研究.具体分析了其沉积相类型与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沉积时期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亚相类型为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河口砂坝、席状砂、分流河道间、分流间湾6种微相。根据研究区沉积体系和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长6段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分别为枝状砂体沉积模式和朵状砂体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