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拟研究了不同含水介质的河岸渗滤系统对硝态氮污水的净化作用及净化机制。结果表明:含有黏土的渗滤系统其净化作用为反硝化作用,其净化率达100%;若含水介质为粗粒的渗滤系统,其净化能力很低,到后期净化率基本为零。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土柱试验装置模拟饱水的渭河渗滤系统,研究了苯胺污水在饱水的RBF中的环境行为及净化机制。结果表明:饱水的RBF对苯胺污水有很大的净化作用,净化率达到100%,RBF可以防止污染河流对沿岸地下水的影响。同时RBF中反硝化作用也很强烈,使系统具有很大的脱氮功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模拟渭河渗滤系统,研究了受氨氮污染的河水在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净化机制,其环境行为包括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结果表明:河流渗滤系统对氨氮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其净化程度与该渗滤系统的环境条件有关,如果为氧化环境,则对氨氮污水净化程度较高;若为还原环境,则净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模拟渭河渗滤系统,研究了含有硝态氮污染的河水以及苯胺污染的河水在渭河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净化机制,得出:河流渗滤系统对硝态氮污水有很大的净化作用,其净化机制主要是反硝化作用,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达到100%;河流渗滤系统对硝态氮和苯胺共存的污水也有很大的净化能力,其净化机制主要是反硝化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对硝态氮和苯胺的去除率均达到100%。最后定量研究了二者在河流渗滤系统中净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业、化工业的发展,地表河流不同程度的受到硝态氮和苯胺的污染。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感性认识到河流渗滤系统对入渗的地表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很少从理论上研究河流渗滤系统对污染的河水的净化作用程度如何。为此采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土柱实验装置来模拟渭河渗滤系统,模拟研究了含有硝态氮污染的河水以及苯胺污染的河水在渭河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净化机制。得出河流渗滤系统对硝态氮污水有很大的净化作用,其净化机制主要是反硝化作用,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达到100%;另外河流渗滤系统对硝态氮和苯胺共存的污水也有很大的净化能力,其净化机制主要是反硝化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对硝态氮和苯胺的去除率均达到100%。最后定量研究了两者在河流渗滤系统中净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不同结构生态浅层渗滤系统净化路面径流的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土壤层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结构的生态浅层渗滤中试系统,测定其对路面径流的长期净化效果及净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人工模拟渗滤系统对径流污染物均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并表现出良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COD的去除率大多都在60%~80%;NH3—N出水浓度多数在1.3mg/L以下,去除率基本在50%~70%;NO2-—N去除率大多都在80%~90%,出水浓度基本在0.1mg/L以下;下设有原状土垫层的渗滤系统对NO3-—N去除效果明显好于无原状土垫层的渗滤系统。除部分重金属、COD和NO2-—N外,经渗滤后的径流出水浓度大大低于上海地区浅层地下水的背景值。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系统去除氮的主要途径;土壤的吸附与沉淀作用是渗滤系统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地表微污染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定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净化微污染地表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三家店水库下游的京永引水渠旁建立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开展了不同季节三家店水库微污染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季节,CODM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和65%,去除率随着渗透速率的提高而降低,但是变化不明显;随着水温的降低,CODMn的去除率开始下降。在低温季节,CODMn的去除率明显随着渗透速率的提高而显著降低,而NH+4N受温度和渗透速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其平均去除率仍可达到60%。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微污染地表水中CODMn和NH+4N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且该系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仍可以正常运行,但为保证净化效果,需要适当减小渗透速率。  相似文献   

8.
管道-裂隙岩溶含水介质非均质性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均质性是含水介质的固有特性之一,对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地球浅层地质演变具有积极的贡献,因此是评价复杂地下水系统时所面临困难的最根本原因。通过SWMM模型对水文过程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管道-裂隙岩溶含水介质非均质性对系统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尺寸、含水介质空隙度和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系数对系统出口处的水位和流量过程的影响均较小,但管道尺寸对地下水的最高水位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含水介质空隙度对地下水水位的增长和消落过程有一定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交换系数则是对地下水水位的变化率和其能达到的最大值有着重要的影响。模拟结果证实,利用SWMM模型模拟管道-裂隙含水系统的水文过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含水介质空间变异结构变异结构区域背景条件分析,是地下水空间变异性分析重要环节,本文以北百泉财溶水系统的局部为例,对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特征的地质背景,水文地质背景以及区域岩溶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为定量提取该地下水系统空间变异结构信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微污染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城市饮用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主要以微污染为主。土壤渗滤处理系统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净化效果良好,在处理微污染水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土壤渗滤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根据微污染水的水质特点,将本项技术与其它工艺相结合,以期进一步提高其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