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采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以苜蓿作对照,研究东方山羊豆的抗旱生理特性.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设置15%、30%、45%三种不同的PEG浓度,分别测定东方山羊豆和苜蓿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东方山羊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SOD,POD活性均高于苜蓿。由此可见,东方山羊豆具有抗旱能力强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2.
以旱116为材料,研究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及多胺含量的影响及与后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影响叶绿素含量,株高相对增长速率及分蘖数的相对增长速率,通过回归分析,只有分蘖数的相对增长速率被引入方程;在外源精胺(spm)的处理下,水稻抗旱系数显著增加,叶片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明显上升;在外源鸟嘌呤腙(MGBG)的处理下,水稻抗旱系数明显减小,叶片中Spd及Spin含量明显下降,通过相关分析,叶片中Put、SpdTLSpm含量分别与抗旱系数及分蘖数的相对增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Put、Sod及Stem含量与后期产量密切相美.  相似文献   

3.
航道疏浚土与日俱增,利用疏浚土配制喷播基质用于坡面绿化,可以实现疏浚土的资源化利用。以疏浚土为主要试验材料,采用L25(53)正交试验设计,在疏浚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吸水性树脂(SAP)、稻草秸秆进行改良,并种植高羊茅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各试验组的物理结构特征、水分特征、化学性质、高羊茅出苗率等指标,分析PAM、SAP、稻草秸秆对疏浚土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得到基于疏浚土配制绿化喷播基质的配比。结果表明:在疏浚土中加入SAP能显著改善疏浚土的孔隙特性,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疏浚土的持水能力;适量的PAM可以提高疏浚土中铵态氮的保留量,促进高羊茅种子的发芽,过量的PAM会抑制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秸秆能显著提高疏浚土的养分含量,降低疏浚土的p H值;基质的最佳配比为每kg疏浚土内添加SAP 6 g、PAM 0.5 g、秸秆35 g。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测定了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含量.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草本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净化能力.结果:供试的几种草本植物中,高羊茅与白三叶对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净化效果均较好,而紫花苜蓿净化石油烃的效果最好,各草本植物对石油烃的净化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植物生长方面,石油污染土壤没有抑制植物的生长.结论:几种草本植物对石油烃的净化率依次为:紫花苜蓿高羊茅白三叶.  相似文献   

5.
4种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及其抗性研究是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的关键所在。对人工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生理生化指标与污水停留时间相关性的研究,探讨人工湿地植物耐污水胁迫能力的强弱,可为人工湿地植物材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研究了污水胁迫不同时间(2d、4d、6d)对芦苇、香蒲、芦竹和美人蕉4种山东地区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变化及相关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污水胁迫天数的增加,芦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污水胁迫时间呈正相关、香蒲呈负相关,芦竹和美人蕉的叶绿素含量与污水胁迫时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植物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污水胁迫时间均呈负性相关;MDA的含量与污水胁迫时间均呈正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沙葱种子为研究材料,浸种12 h后经不同质量分数(0%,3%,6%,9%,12%,15%,18%,21%,24%,27%)的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培养15 d后,研究了沙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伤害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活性、过氧化氢酶(CAT,Catalase)活性、丙二醛(MDA,Mail Delivery Agent)含量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沙葱种子中SOD酶活性、CAT酶活性和MDA含量都随着干旱胁迫的程度的增加而上升.POD酶活性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而下降.随着PEG-6000浓度上升,MDA含量显著上升,表明干旱胁迫对沙葱萌芽种子的伤害较为显著.此外,研究还发现沙葱种子萌芽虽然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复水后虽能够重新萌发,但发芽率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苯作为室内"三大隐形杀手"之一,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及健康。植物监测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的方法已成为室内苯化学污染监测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研究采用密闭熏气法对8种室内植物进行不同浓度的苯胁迫试验,测定植物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运用统计分析及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综合评定植物对室内苯污染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在20、40、80 mg/m~3浓度的苯胁迫下,苯浓度与植物种类两因素及其协同作用,对8种实验植物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就两因素相比较而言,苯浓度对实验植物的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综合三种浓度苯胁迫下实验植物三项指标变化,对苯污染监测能力强的室内植物有凤仙花、玻璃海棠,监测能力中等的有吸毒草、薄荷、吊兰、绿萝,监测能力弱的有天竺葵、吊竹梅。  相似文献   

8.
当今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峻,现代社会正处在以"室内化学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期。室内植物对室内苯污染具有吸收净化作用,对苯胁迫的抗性能力是决定植物是否能够长期在污染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并持续、有效发挥吸污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指标能够有效反映植物对室内苯污染胁迫抗性能力强弱。文章采用人工熏气实验,研究9种常见室内植物在不同浓度苯胁迫下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评定不同植物在苯胁迫下的抗性能力。综合评定得出:9种常见室内耐阴观叶植物中,金边虎尾兰对苯污染胁迫的抗性能力最强,其次为鸟巢蕨,对苯污染胁迫抗性能力最弱的为皱叶薄荷。  相似文献   

9.
飞灰中所含磷、钾等元素,可促进植物生长。将飞灰加入到护坡基材中,探究飞灰对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选取狗牙根,高羊茅和多花木兰三种代表性护坡植物,建立模型试验,观测分析植物在不同飞灰掺量下的植生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飞灰掺量小于5.0%时,飞灰对狗牙根出芽起到促进作用,但对高羊茅和多花木兰起到抑制作用;当飞灰掺量大于10%时,三种护坡植物的出芽时间和出芽颗数随着飞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少。从出芽颗数分析,狗牙根的最大出芽颗数是高羊茅的2.5倍,具有更好的护坡效果和固土性能。在飞灰掺量小于20%条件下,狗牙根和高羊茅的覆盖度均在50%以上,可起到对土壤的遮阴效果,提高植物的固土性能和抗冲刷能力。而多花木兰在飞灰基材下不适宜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秋水仙素处理青花菜种子对提高青花菜耐盐性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以青花菜种子为材料,使用0.10%、0.20%、0.30%、0.40%秋水仙素处理不同时间(12 h、24 h),以蒸馏水浸泡青花菜种子12 h作为对照,生长7 d后,再以200 mmol/L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测定青花菜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结果】200 mmol/L NaCl胁迫可以降低青花菜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片SPAD值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硫代葡萄糖苷(硫苷)含量。与CK相比,盐胁迫3 h时,0.30%秋水仙素处理12 h的青花菜幼苗叶片SPAD值、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硫苷含量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盐胁迫3 h和6 h均使0.30%秋水仙素处理12 h的青花菜幼苗隶属函数值最高,说明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使青花菜有更好的渗透调节能力、更低的氧化水平和更高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青花菜幼...  相似文献   

11.
根据帕默尔旱度模式和刘巍巍等人修正的帕默尔旱度模式,以长白山地区20个气象站历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建立长白山地区的旱涝指数模式,计算了能够反映长白山地区干湿变化的20个气象站1960-2005年夏季(6—8月)逐月水分距平指数,并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分析了长白山地区夏季旱涝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夏季旱涝存在全区一致型、东北一西南反相型和西南、北、东部与中部反相型3种分布类型,其中全区一致干旱或一致雨涝是长白山地区夏季旱涝的最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山杏是固沙保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研究其耐干旱胁迫能力是提高其造林成活率与生态修复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利用盆栽试验和自然耗水处理方法,研究了土壤干旱逐渐加剧的过程中山杏苗木叶片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RWC)的降低,叶片含水量(LRWC)及叶绿素(Chl)含量逐渐降低,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MDA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两种抗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Ss)含量与脯氨酸(Pro)含量增加。其中,LRWC与其它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系数较高,抗氧化酶SOD活性与POD活性之间、渗透调节物质Ss含量和Pro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地区帕默尔旱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评估长白山地区的旱涝,以吉林省气象局整编的长白山地区20个气象站逐年逐月气温和降水等作为基本资料,建立了1960年—2005年逐月水文帐,通过对帕默尔旱度模式进行进一步修正,给出了长白山地区的旱涝指数的基本模式,并初步验证了该模式的适合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河北省及邻近区域73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年降水资料,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太平洋海温等资料,分析了河北省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应用奇异值分解、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河北省典型旱涝年份与同期太平洋海温场和环流场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旱涝异常的空间型分布主要有2种,这些空间型的时间变化除了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外,还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SVD(奇异值分解)分析揭示的河北省旱涝和海气异常的关系表明,当赤道东太平洋年平均海温异常偏低,北太平洋海盆中部年平均海温异常偏高的年份,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容易偏涝,反之,易干旱.典型干旱年,500hPa平均高度场上贝加尔湖西南部以及极地500 hPa年平均高度场为正异常,阿留申地区南部为负异常;亚洲中高纬地区环流从西到东呈现-+-的环流异常纬向分布.而典型雨涝年500 hPa平均高度场上贝加尔湖西南部以及极地500hPa年平均高度场为负异常,阿留申地区南部为正异常;亚洲中高纬地区环流从西到东呈现-+的环流异常纬向分布.  相似文献   

15.
黑暗条件下干露对孔石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暗条件下干露胁迫处理孔石莼的叶状体,测定其叶绿素a、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随不同处理时间段(0、0.5、1、2、4、6h)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孔石莼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组(未经干露处理)相比,除叶绿素a的含量逐渐下降外,其余各项生理指标均出现上升的趋势,其中脯氨酸的含量和POD活性均在4h后急剧升高;经6h胁迫后复水,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这说明孔石莼对黑暗条件下的干露有一定的适应性,该结果可为孔石莼干露适应的生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郑州市1951-2010年的月降水资料,根据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郑州市不同时间尺度的旱涝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的旱涝变化剧烈,旱灾较为频繁出现,近5年来,处于降水相对较多时期,近年内有较大旱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南方季节性干旱频发,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以南昌市为例,构建了基于城市供水水源管理与行政分区的二层大系统分解协调应急调配模型.分别以2010年、2020年、2030年为水平年,在不同干旱条件下(枯水频率分别为75%,95%,99%)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市南昌县与进贤县7—9月最易发生干旱缺水;不同干旱条件下,全市缺水率将达23.70%~45.85%;如采用水资源统一调配和协调供水方案,则可使全市缺水率下降到0.00%~41.63%.基于水资源统一管理理念及实际情况,限制性协调供水方案可用来降低缺水率,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论证了所提模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用牺牲金属阳极的电化学方法合成了3种新的一价铜配合物Cu(Ⅰ)(dppe)(CH(CN)2),Cu(Ⅰ)(dppe)(CH3COCHCOOEt)及Cu(Ⅰ)(CH(CN)2).(CH3CN)。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测试及表征,分析了配合物的结构对配体的红外光谱及氢谱的影响,并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L-组氨酸(His)、氟硼酸、对甲苯磺酸、硝酸、盐酸和硫酸为原料,通过混合适当物质的量的比的组氨酸和相应的强酸于水中,采用一步法在微波反应器中合成组氨酸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得到了组氨酸氟硼酸盐His(BF4)2、组氨酸盐酸盐HisCl2、组氨酸硝酸盐His(NO3)2、组氨酸对甲苯磺酸盐His(TsO)2、组氨酸硫酸盐HisSO4共5种组氨酸强酸盐,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其中His(BF4)2、His(TsO)2和His(NO3)2具有较低的熔点(低于100℃),其热稳定性较传统的离子液体差。此外研究了组氨酸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在汽油脱硫中的应用,以正庚烷作溶剂,噻吩作含硫杂质组成模拟汽油体系,将组氨酸硝酸盐作为脱硫剂加入模拟油中,在进行机械搅拌之后利用色谱仪检测不同搅拌时间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紫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紫茄地上部分的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二十四烷酸(2)、十六烷酸单甘油酯(3)、十八烷酸单甘油酯(4)、亚油酸单甘油酯(5)、二十二烷酸单甘油酯(6)、胡萝卜苷(7)、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8)、反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9)、东莨菪素(io)、N-p-coumaroyl octopamine(11)、N-trans-sinapoyhyramine(12)、N-trans-feruloyl-3-methoxytyramine(13)、(+)-丁香脂素(14)、滨蒿内酯(15)、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16)。化合物扣6,15,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