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研究保证网络安全问题,针对网络入侵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信息冗余十分严重,传统检测方法不能很好消除冗余信息,导致检测时间长和检测正确率低的难题.为了提高检测准确性,将主成分分析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起来,组成一个集成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模型首先通过主成分析分析法对网络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降低特征维数、消除冗余信息,将处理后特征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网络入侵类型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建立RBF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对网络数据进行检测.在Matlab平台上,采用权威网络入侵数据DARPA数据集对集成模型进行预试,仿真结果表明,集成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正确率高于传统入侵检测模型,加快了网络入侵检测速度,为网络入侵提供了一种实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网络入侵数据常常体现为高维、线性不可分性。RBF神经网络没有降维处理的功能,所以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测速度相当慢,影响网络入侵检测的实时性。如果采用传统的选择性删除法进行降维处理,会造成信息的丢失,影响网络入侵的检测精度。为了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率和检测速度,提出一种主成分分析(PCA)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PCA-RBF)。PCA-RBF在通过PCA对网络入侵原始数据进行维数和消除冗余信息处理的基础上,构建RBF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RBF方法,PCA-RBF降低了漏检率、误检率、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正确率,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网络安全问题,针对网络入侵数据是一种小样本、高维和冗余数据,传统检测方法无法进行很好降维且基于大样本数据,因此入侵检测率低.为了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率和网络安全,提出一种主成分分析(PCA)的支持向量机(SVM)网络入侵检测方法(PCA-SVM).PCA-SVM首先通过PCA对网络入侵原始数据进行维数和消除冗余信息处理,减少了支持向量机的输入,采用粒子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优网络入侵支持向量机检测模型,最后最优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网络入侵数据进行测试.采用网络数据集在Madab平台上对PCA-SVM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PCA-SVM加快了网络入侵检测速度,提高了检测率,降低了网络入侵漏报率,为网络入侵检测提供了一种实时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传统入侵检测方法无法很好地对大样本数据降维、检测效率低、时间长、误报漏报率高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网络入侵检测方法(PCA—SVM)。该方法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通过PCA对原始数据集的41个属性进行数据降维并消除冗余数据,找到具有最优分类效果的主成分属性集,然后再以此数据集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得到检测器。实验选择KDD99数据集在Matlab平台上对PCA-SVM算法进行仿真。相比于由传统41个属性训练得到的入侵检测器,文中方法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网络数据特征维度高、现有的入侵检测方法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入侵检测方法PCA-RNN。该方法先对网络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特征降维和降噪,找出含有最大信息的主成分特征子集,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使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训练。实验使用基于Python的TensorFlow平台,并采用NSL-KDD作为实验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的入侵检测技术相比较,该文提出的入侵检测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数据降维是提高入侵检测分类器的学习效率和检测速度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入侵检测数据特征降维力度不够,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分类特征降维方法。该方法把样本集按数据类型分割成多个子集,分别对每个子集进行主成分分析来消除各子集间在降维时的相互影响,使得每个子集的降维达到最佳。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类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数据维数,提高了入侵检测分类器的学习速度和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7.
刘金生 《计算机仿真》2011,28(12):103-106
研究网络安全问题,由于网络攻击有从病毒到传播网络等多种方式,且网络入侵具有高维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检测方法难以正确识别网络入侵各种特性,导致网络入侵检测正确率低,误报率和漏报率高的难题.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改进神经网络网络入侵检测模型.模型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对网络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降低数据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入侵检测算法在处理网络流式数据时,由于网络数据量大,而且具有高维性,冗余性等特点,导致入侵检测计算量大,占用资源较多,训练和预测的时间较长等不足,这就需要在保留网络数据有用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数据的特征提取。采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网络入侵数据进行维数和消除冗余信息处理,减少支持向量机输入的维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SVM进行参数寻优,选取修正核函数代替传统的单一核函数,实验证明,该改进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检测率,同时也提高了预测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李志清  傅秀芬 《计算机工程》2011,37(21):108-110
现有入侵检测系统的效率和准确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对数据源进行特征降维,将获得的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识别。分析原始BP算法存在的问题,研究RPBP、CGBP、LMBP 3种改进BP算法,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BP算法相比,改进算法收敛速度快,漏报率和误报率低,能有效改善入侵检测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网络入侵特征优化检测方法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入侵特征的伪装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入侵特征与正常数据特征在分类效果上的倾斜度越来越接近.传统的采用特征分类的入侵检测方法对训练入侵特征数据集的最佳类分布未知,都是假定误分类代价均等,只注重分类的精度敏感,忽视了类型间的区别,造成入侵检测不准.提出了一种敏感性数据挖掘的网络入侵特征检测算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网络操作数据中的主成分,去除冗余数据,将网络入侵特征的敏感性引入到检测过程中,利用敏感性数据挖掘方法,获取网络操作数据中的恶意入侵操作行为的特征,从而完成网络入侵特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网络入侵特征优化检测,能够准确获取网络操作行为中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