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VIVID-500聚羧酸超塑化剂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聚羧酸超塑化剂——VIVID-500,利用各种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VIVID-500聚羧酸超塑化剂减水率高、保塑性好、水泥适应性广,同时达到了符合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的国家标准,被证明是一种多功能减水剂,其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应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聚羧酸系减水剂不仅与水泥之间存在相容性问题,与混凝土的其他原材料之间也存在相容性问题.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水泥之间相容性问题的表现与萘系减水剂有很大区别,既表现出混凝土的流动性随时间损失,有时又会出现过流化现象.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其他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也比较敏感,应用时需要试验确定.不同的聚羧酸系聚合物之间复配性能较好,开发不同性能特点的聚羧酸系列产品是解决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混凝土原材料适应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聚羧酸减水剂厂家在外加剂复配过程中添加不同的缓凝材料、不同的掺量会对水泥净浆、混凝土和易性、保塌、凝结时间、强度等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添加不同缓凝组分材料的聚羧酸外加剂分析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结合黄衢南高速公路工程,通过以一种聚羧酸减水剂母体与多种含有缓凝、引气及黏度调节组分的功能型辅助剂进行系列复配试验,表明该缓凝型复配减水剂对原材料适应性较强,能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坍落度保持性能。经工程实践应用,该缓凝型复配减水剂使混凝土强度稳定增长,保证施工质量,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聚羧酸超塑化剂以其优越的性能而成为目前我国混凝土减水剂发展的主要方向,其研究和应用空前活跃.主要针对我国水泥品种繁多,掺合料复杂的现状,系统分析了单体比例、侧链长度以及主链聚合度等结构特征对聚羧酸超塑化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自制的聚羧酸减水剂进行复配,考察复配后的产品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研究不同的添加剂对复配后的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水泥净浆流动性、初始坍落度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得出缓凝剂明显的缓凝作用和辅助塑化效应,消泡剂可以明显改变混凝土的含气量,强度也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预制构件早强化的迫切需求,文章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制备了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利用FTIR表征了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通过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有机及无机早强剂试验研究,获得用于预制构件的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并通过水泥净浆及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验证了超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工作性能与丙烯酰胺用量成反比,丙烯酰胺的使用能够显著提升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并且不影响混凝土28 d强度的发展.与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相比,复配硫酸钠的产品超早强效果最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复配甲酸钙和三乙醇胺后的聚羧酸减水剂的超早强性能不明显;复配早强剂对产品的分散性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在C30商品混凝土中应用时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结果表明,同一种聚羧酸减水剂与不同水泥的净浆流动度试验结果差异较大;聚羧酸减水剂与不同水泥的净浆流动试验和混凝土性能试验无相关性:应用时,应通过混凝土性能试验来评价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适应性等性能,初始净浆流动度仅可作为衡量聚羧酸减水剂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的缓凝剂与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研究了柠檬酸、葡萄糖酸钠、六偏磷酸钠和蔗糖4种常用的缓凝组分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后对水泥净浆流动度、流动度损失、凝结时间和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各种缓凝剂与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六偏磷酸钠和蔗糖与聚羧酸减水剂复合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复掺葡萄糖酸钠和蔗糖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延长效果较好;复掺PN后水泥胶砂在各龄期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均有提高;复掺ZT后水泥胶砂的早期强度降低,中后期强度提高幅度较小.从提高浆体的工作性能、延缓凝结时间、提高力学性能等3个方面考虑,PN与聚羧酸减水剂的相容性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杨柳  王玲  张萍 《北京建材》2012,(1):60-62
选用目前较有代表性的醚类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和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复配,通过试验,研究复配后产品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以及硬化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可复配出满足GB8076国家标准要求的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复配产品的减水率明显提高,混凝土3d、7d、28d强度均有所提高;通过复配技术可有效降低减水剂的成本。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砂资源匮乏、质量波动以及聚羧酸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广泛应用,研究了河砂细度模数与含泥量的变化对应用聚羧酸的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萘系高效减水剂相比,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对砂的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商品混凝土性能波动较大,对生产质量控制不易。  相似文献   

12.
简要地综述了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制备方法、作用机理、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一些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聚羧酸系超塑化剂与水泥相容性以及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含气量和耐久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赞比亚下凯富峡项目所用水泥、粉煤灰区别于国内,尤其是水泥的性能与国内差别较大,熟料比例高,混合材少,需要更高的减水率和更好的坍落度。通过对聚羧酸分子结构设计,调整聚羧酸母液的分子链长度和官能团种类,改变聚羧酸母液性能,同时增加聚羧酸减水剂缓凝保坍组分和抗泥组分,提高其与项目所用水泥、粉煤灰的适应性,以达到聚羧酸减水剂与项目所用原材料相适应的目的。实施效果表明,调整后减水剂的减水率高,强度提升大,保坍性能好,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满足项目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杜保立 《广东建材》2022,38(1):18-20
探究了葡萄糖酸钠PN、某多羟基醛A、某有机酸B及三者的混合物D分别与聚羧酸减水剂进行复配使用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三种缓凝组份分别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使用时,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这三者的混合物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时,有利于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同时凝结时间进一步延长.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讨论淀粉基减水剂(ST)的应用性能,研究了ST与市售聚羧酸系减水剂(PCA)、萘系高效减水剂(FDN)、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ASF)和脂肪族高效减水剂(SAF)的复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T能很好地与不同类型减水剂复配使用,有效降低其它减水剂的掺量,同时可解决ST缓凝时间过长问题;与PCA和ASF复配能有效改善混凝土泌水问题;与SAF复配,能解决SAF在混凝土应用过程中有锈色以及外观颜色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缓凝剂可以调整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减少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本文主要主要研究了3种减水剂与5种缓凝剂复合作用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氨基磺酸盐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较好的保塑效果。葡萄糖酸钠与氨基磺酸盐减水剂、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复合作用下,水泥净浆具有较高的初始流动度和流动性保持性能,说明葡萄糖酸钠的缓凝效果较好,且与减水剂适应性较好。试验结果还表明,本身无减水或减水作用很微弱的低分子缓凝剂,在高分子高效减水剂的激发作用下,会表现出明显的辅助塑化效应。  相似文献   

17.
将同一品牌的萘系、脂肪族系、聚羧酸系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掺入混凝土中,研究它们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系列的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早中期收缩变形不利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聚羧酸系、萘系、脂肪族系;对混凝土后期收缩变形不利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脂肪族系、聚羧酸系、萘系。从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的角度出发,在混凝土生产中应该慎用萘系高效减水剂,而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应用前景较好的高效减水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种类聚羧酸减水剂和萘系减水剂对中低强度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低强度混凝土,掺萘系减水剂混凝土表现出较好的抗碳化性能,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受聚羧酸减水剂引气性影响较大,总体上酯类聚羧酸减水剂比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具有更好的抗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聚羧酸系超靼化剂,并将其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中以及水泥-偏高岭土-粉煤灰-磨细矿渣体系中进行了应用,认为:采用该超塑化剂可以配制出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随强度等级的增加.超塑化剂掺量略有增加,但C30~C50的掺量基本相当,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分子结构较大以及缓凝官能团延缓了吸收的进程所致;可采用偏高岭土代替硅灰配制C60~C70混凝土;偏高岭土掺量较低时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用量基本与掺硅灰时相同.但掺量增加后,超塑化剂的掺量需增加,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在水化初期偏高岭土易形成钙矾石所致.采用该剂在北京动车段走行线工程以及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聚羧酸系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以其高效的减水率在混凝土外加剂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其成本高,对引气剂、消泡剂选择性强,容易产生泌水和离析等缺点也限制了其应用的推广;而改性木质素减水剂具有成本低廉,适应性强等特点,二者复配后功能互补,可以提升减水性能,并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本文通过采用不同的聚羧酸减水剂与改性木质素进行复配,并对掺复配物的砂浆及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行测试,从而得出聚羧酸与改性木质素复配的合适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