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存在饱和器后煤气带酸和大循环泵电流波动现象,腐蚀煤气阀门、管道,影响硫铵产量,严重威胁安全生产。技术改进后,消除了饱和器后煤气带酸和大循环泵电流波动的问题,延长了设备运转周期,减少了备件消耗,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厂硫铵工段是与2×63孔捣固焦炉配套的煤气净化装置,其特点是采用喷淋式饱和器,集酸洗吸收和结晶于一体。焦炉煤气进入饱和器上部喷淋室后分成两股,沿饱和器内壁与除酸器外壁的环形空间向上流动,和逆向喷洒的循环母液接触,使其中的氨气被母液中的硫酸所吸收。两股煤气合并成一股后,与二次喷洒的母液接触反应,然后煤气以切线方向进入饱和器内的除酸器,分离其中夹带的硫酸雾滴后送往下一工段。煤气与母液接触反应生成硫酸铵,经过结晶、干燥后包装入库。  相似文献   

3.
太钢集团临钢焦化厂二化产车间硫铵工段采用喷淋式饱和器生产工艺:来自脱硫工段的煤气经预热器进入饱和器,在饱和器上段分两股进入环形室,被循环母液喷洒后,煤气合成一股进入后室被母液喷淋,再进入饱和器内除酸器,分离煤气所夹带的酸雾,最后送终冷洗苯工段.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煤气温度、母液酸度及密度等因素对饱和器后煤气含氨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气温度和加酸制度对饱和器后含氨影响较大,应尽可能降低煤气温度,加酸时要尽快稳定母液各参数。  相似文献   

5.
韶钢焦化厂硫铵工序采用喷淋式饱和器,处理能力34000m3/h。2003年投产初期,饱和器阻力增大及硫铵出料时飞料等影响了硫铵的生产和煤气风机的正常运行。饱和器阻力大时被迫打开煤气交通阀,煤气含氨量增加,循环油乳化,导致粗苯回收率下降。通过对硫铵工艺的改进,降低了硫铵系统阻力,解决了硫铵出料时的飞料问题,延长了饱和器的运行周期,提高了硫铵产量及质量。1存在的问题1.1母液满流管易堵塞满流管控制饱和器喷淋室下部的液面,促使煤气在环形室内流动,通过母液喷洒吸收煤气中的氨。母液能否稳定满流直接影响饱和器的正常运行。生产中满流管常…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企业喷淋式饱和器处理效果较差,煤气含氨一直超标,严重影响下游正常生产的实际,在认真分析饱和器的结构配置、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从扩大喷淋面积、增大母液循环量、对系统管道增容、增加捕酸设施以及增设满流槽等方面对饱和器进行了改造。经改造的饱和器投入运行后,达到了煤气含氨基本稳定在30mg/m3左右的工艺指标要求,阻力稳定在1 500Pa~2 000Pa,为后续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及硫铵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段润娥 《燃料与化工》2003,34(3):157-158
1问题提出化产车间1号饱和器自1990年以来运行状态一直不稳定,1999年以后情况更为严重(表1),最长运行周期仅为42天,且饱和器的阻力经常超标,最短时不足一周就被迫停车,致使鼓风机后压力超标、气封憋漏、饱和器加酸制度混乱、水平衡破坏等情况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煤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再加上因饱和器频繁倒换和检修而使硫铵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2原因分析我们于2000年5月成立了攻关小组,对饱和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虽然饱和器是集反应、结晶和分离于一体的设备,根据煤气在母液中的停留时间,硫酸与氨反应生成硫铵是没有问题的,其主要…  相似文献   

8.
焦炉烟气净化采用湿法脱硫脱硝工艺,其副产物硫酸铵母液被送至饱和器工段母液贮槽,经喷淋式饱和器系统消纳与生产平衡最终产出硫酸铵产品。但脱硫脱硝后的硫酸铵母液对饱和器系统的生产有一定影响,故合理处置与稳定饱和器生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温琛 《燃料与化工》2010,41(1):55-55
邯宝焦化厂现有2×2×42孔JNX70—2型复热式焦炉.生产能力220万t/a,配套煤气净化车间处理能力105600m3/h,采用喷淋式饱和器生产硫铵。脱除煤气中氨时,将蒸氨塔分缩器后的氨汽引入饱和器来提高硫铵收率。自2008年4月投产,因杂质影响。母液为深蓝色。导致硫铵产品为浅蓝色或浅绿色.未达GB535--1995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饱和器脱氨后煤气主管的捕雾器阻力升高,影响煤气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增设煤气旁通管,拆除原煤气主管上的捕雾器,分别在2台饱和器出口管道上安装新的捕雾器。改造后如果捕雾器阻力升高时就可以切换饱和器,并进行饱和器离线检修。  相似文献   

11.
喷淋式饱和器生产自动化程度低,饱和器加酸和补充母液均靠人工完成。介绍了一种基于DCS控制的满流槽自动补母液设计,实现了饱和器自动补充母液,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黄邦贵 《贵州化工》2005,30(5):50-51
介绍无饱和器法生产硫铵过程中结晶槽上部母液酸度对产品游离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在生产运行中控制产品游离酸含量采取的措施和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制备硫酸铵是煤化工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可以回收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饱和器是硫酸铵生产中的关键设备,本文通过对饱和器中硫酸吸收氨过程进行精确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确定吸收过程中所需要的硫酸量、硫酸铵产量以及热平衡状态。同时,通过对水平衡的计算,确定了饱和器中母液浓度的平衡状态和母液温度。饱和器工艺参数的精确计算和控制提高了硫酸吸收效率和硫酸铵产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饱和器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周建新 《燃料与化工》2000,31(3):150-150,120
我公司的JN28-89型焦炉,年产全焦20万t,焦炉煤气供民用。用饱和器法生产硫铵,自1992年投产以来,对设备和操作几经改进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降低饱和器后煤气含氨量1998年5月以前,饱和器后煤气含氨高达500mg/m3,且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除缺乏生产经验和煤气量不稳定等原因外,饱和器设备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液封高度不足和泡沸伞质量差。饱和器停产时的实测结果表明,液封高度仅为300mm,故在生产操作时,饱和器的阻力仅为3~5kPa;原设计的泡沸伞是右旋型,而实际则是左旋型,且…  相似文献   

15.
徐贺明 《燃料与化工》2001,32(4):211-211
1 存在问题我厂硫铵工段采用饱和器法生产硫铵, 由于硫铵母液带焦油, 致使硫铵颜色不好, 颗粒小 , 常因离心机发生震颤、下料不均匀和管道堵塞而被迫停产。另外, 由于蒸氨操作不好, 蒸 氨废水的含氨量高, 严重影响废水的生化处理, 再加上氨汽分缩器腐蚀泄漏严重, 检修频繁 , 难以使硫铵工段长期稳定生产。2 原因分析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表明, 由于从蒸氨塔到饱和器的管道太长和分缩器腐蚀泄漏较为严 重, 致使由蒸氨塔进入饱和器的氨汽中带有大量氨水, 造成硫铵母液呈碱性, 部分焦油溶解 而使母液颜色变黑。另外, 由于氨汽分缩器严重泄漏, …  相似文献   

16.
我厂的焦炉煤气净化装置采用的是饱和器生产硫铵系统,饱和器后50-55℃的煤气在横管式终冷塔中冷却除萘, 管终冷塔分二段冷却,第一段用32℃的循却水冷却,第二段则用18℃的低温水将煤气冷却到23-25℃,同时用轻质焦油喷洒除萘,终冷塔后的煤气再依次进入洗苯塔和脱硫塔,净煤气供焦炉加热和其他用户。  相似文献   

17.
硫铵生产的主要腐蚀介质是硫铵母液,含游离酸一般在4%~6%。生产实践证明,这种介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这是硫铵生产装置防腐蚀主要环节,也是硫铵生产装置设计中的技术课题之一。饱和器材料选择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维修频度、连续运转周期以及因滴漏跑冒而带  相似文献   

18.
贺志国  华祥  冯海军 《广东化工》2010,37(12):140-140,145
文章分绍了安钢焦化厂焦炉煤气脱氨系统处理负荷偏大,生产能力不足导致煤气流速快、杂质夹带多,氨组分损失,焦妒被迫点火放救的生产现状,详细的阐述了采用双饱和器并联运行生产硫酸铵,缓解化产系统煤气阻力、保障煤气器后含氨达标的生产经验,对同行业喷淋式饱和器法生产硫酸铵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硫铵工序为保持饱和器的水平衡,将蒸氨塔来的含水氨汽送入饱和器,另外还需补充软水,补充水由出饱和器的煤气所带走,出硫铵工序的煤气由终冷工序将煤气温度冷却至25℃左右,以满足后续洗苯-脱苯工序的要求,终冷工序分离出的煤气冷凝液送入剩余氨水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焦炉煤气净化工序中设置终冷器的主要作用是对煤气进行最终冷却和洗涤煤气中夹带的萘。煤气在经过饱和器后温度一般为50~65℃,而在洗苯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