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超超 《华中建筑》2007,25(12):155-158
新加坡佛教主要是由早期的中国移民传入的,他们的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形成了新加坡早期宗教信仰,他们建造的早期寺庙建筑成为新加坡传统佛教建筑的雏形.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加坡传统佛教寺庙的类型及实例.随着新加坡佛教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现代佛教建筑也大大迥异于传统寺庙,文章探讨了影响新加坡现代佛教发展的因素,及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试图揭示其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2.
冯晋 《中外建筑》1997,(6):19-21
这是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冯晋先生于去年参加长沙“建筑与文化”会议的一篇论文。他在回顾本世纪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研究发展状况之后指出:在中国建筑传统研究中开辟新维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通过中国诗传统来研究中国建筑传统的所谓新维度:意义和体验。为了说明这新方向和新方法,他选自《诗经》中的诗歌做实例。这一实例分析和理论阐述揭示了中国悠久建筑传统底蕴的可能性,同时为当前中国现代化中的文化保护及传承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性的基础。本刊分两次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之后,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建筑也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中吸取养分,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建筑类型。其中山西的佛教建筑众多且历史悠久,从对其研究中不仅能够反映出佛教建筑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而且能反映出我国佛教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金磊 《建筑》2014,(23):38-39
<正>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形象和城市文脉的载体,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充分彰显文化自信,因为只有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才能让中国城乡体现华夏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国建筑文化该如何复兴传统文化、又该怎样在传承中找到自信?如何让建筑文化研究与传播成为国家治理建筑现代化的思想动力?如何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瓶颈中弥补国民建筑文化素养的"空缺"?如何真正以华夏民族文化之力,在坚守中创新探觅中找到中国建筑与中国设计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个产业的创新与升级,在建筑行业中,各种先进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纷纷涌现,被广泛应用到建筑行业当中,促进了现代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发展。现代建筑中充满了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元素,而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则相对较少。传统建筑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人文底蕴,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既推动了现代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又使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本文从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定义入手,分析了传统建筑的元素与现代建筑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将传统建筑元素运用在现代建筑中,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建筑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积累,发展到今天,仍具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吸引力。但在当今日趋全球化的形势下,随着西风东渐,强势文化对我们建筑行业的影响和侵蚀,属于我们的建筑特色却渐渐被黯淡下来了。如何做好对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并实现划时代的创新迫在眉睫。文章从传承和创新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试图找出一条属于我们的、新型的、现代化的传统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解析与诠释新加坡基于地区气候的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的传承与发展,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迪。从新加坡地区特定的气候环境出发,解析了其传统建筑的气候应对策略,重点从平面布局、建筑材料、通风设计、建筑生物气候界面等4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当代绿色建筑营建策略对传统地区建筑原型的转译与实践发展。新加坡绿色建筑实践充分体现了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的传承与延续,并以今天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适应了当代建筑体量、功能需求的改变。"原型-转译"能够传递并继承传统技术经验,有益于创造出适应环境、节约能源、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临夏市作为回汉混居地区,随着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传统建筑也慢慢被现代建筑所代替,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实例阐述了临夏地区的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发展,从各个方面讲述了现代建筑的优势,同时又对传统建筑独特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  相似文献   

9.
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然 《山西建筑》2013,(4):23-24
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文化的内涵展开分析,对如何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探讨,以期引导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充分了解传统建筑符号并灵活运用,从而促使中国建筑文化不断发展及创新。  相似文献   

10.
赵彬  王健  赵海波 《建筑节能》2006,34(2):51-52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传统建筑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支。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成为中国建筑设计师关注的问题。文中评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及民族传统对中国建筑的深远影响,最后讨论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并列举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建筑结合起来产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传统建筑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支。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成为中国建筑设计师关注的问题。文中评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及民族传统对中国建筑的深远影响,最后讨论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并列举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建筑结合起来产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摘要 解析与诠释新加坡基于地区气候的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的传承与发展,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迪。从 新加坡地区特定的气候环境出发,解析了其传统建筑的气候应对策略,重点从平面布局、建筑材料、通风设计、建筑生 物气候界面等 4 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当代绿色建筑营建策略对传统地区建筑原型的转译与实践发展。新加坡绿色建筑实 践充分体现了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的传承与延续,并以今天的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适应了当代建筑体量、功能需求的改 变。“原型 - 转译”能够传递并继承传统技术经验,有益于创造出适应环境、节约能源、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3.
刘家鑫 《砖瓦》2023,(3):88-90+94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越来越趋于现代化方向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忽略了中国独有的建筑文化,传统的空间布局正逐渐消失。为此,通过研究成都西村大院的空间布局形态与功能划分,探究城市化发展背景下院落式空间形态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呼吁设计师重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城市基础建设、现代建筑空间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志刚  陈瑶 《山西建筑》2010,36(1):66-67
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例,初步探讨了我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创新问题,以及对如何继承、建造出有中国特色建筑方法的理解和对将来中国建筑的看法与展望,从而促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建筑在形式与空间上都极具特色,其不仅具有特色鲜明的结构特征、优美典雅的形式语言,还有富有生机的空间组织以及极具内涵的象征意义,因此传统建筑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极具传承价值。所以现代建筑在追求功能丰富性和造型多样化的基础上,还应考虑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这种传承不是形式的模仿而是将传统建筑语言以现代设计手法来表现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此类研究方向在建筑界备受瞩目,而若要真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筑文化的实用性、人文性及哲学性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核心价值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只有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精髓,才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有效融合,从而赋予现代建筑新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佛寺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类型,自西汉末年传入,与中国文化交融,演化成中国式的佛教建筑.文中通过阐述佛教在我国及四川的发展概况,以成都市现存佛教寺院为例,总结了川西清代佛教建筑的总体布局,为今后修复或新建类似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佛教建筑多存在着一味复古、缺少特色与不适应现代佛教功能需求等问题。本文以龙海普照禅寺为例,试图对佛教建筑的现代化发展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当代佛寺建设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佛教现代化的背景下采取坚持现代建筑基本理念与坚持创新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建筑今天出现了"地方化"和"现代化"两种建筑文化倾向,然而由于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很难从中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建筑发展的途径,从"现代建筑"的地方化和地方建筑的"现代化"两个方面加以阐述,辩正地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王传海  王勇 《工业建筑》2012,42(12):156-160
基于建筑形态文化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实体物质因素和非实体物质因素两方面分析苏州现代建筑形态的文化传承及创新。指出在实体物质要素的传递方面主要表现为建筑形式和建筑空间的传承及创新,在非实体物质要素的再现方面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的演绎和表达及"存在空间"的营造和表达。  相似文献   

20.
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其传统的佛教建筑具有以泉州木建筑为代表的闽南建筑特色。本文从佛教教义理论与行为规则、中原官式建筑、本地民居建筑、海外建筑文化四方面入手浅谈其对泉州传统佛教建筑型制特征的影响,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