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长江流域干旱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长江流域降雨总体偏少,其中长江上游基本正常,时空分布不均匀,中下游降雨明显偏少,流域大部地区干旱严重。梅雨期内,长江中下游集中性强降雨过程少、雨带不稳定,梅雨量偏少,除长江上以汉局部地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外,长江干流和汉江来水均偏少,干流水位异常偏低。在通常出现年最高水位的7、8月份,长江干流却出现了少见的低水水情,寸滩、宜昌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干流汉口以下各站汛期最同水位出现在6月下旬后期,干流监利以上各站汛期最高水位侧出现在9月上旬。汛期长江干流三大控制站宜昌、汉口、大通最高水位分别为50.54m(9月8日)、23.52m(6月26日)、11.86m(6月29日)。从天气气候成因方面对长江流域干旱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了气候背景变化的规律对旱涝趋势预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1999年6月下旬,乌江流域特别是思南以下流域出现的强降雨过程,导致下游干支流江水猛涨,洪水叠加,形成了乌江下游武隆、彭水的特大洪水。乌江控制站武隆水文站洪峰水位达204.63m,超过1955年(204.51m)洪峰水位0.12m,创自1951年武隆水文站建站以来的最高洪水位;彭水水文站也出现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洪水,洪峰水位达238.79m。对乌江下游99*6洪水进行了分析,并对洪水水情预报进行了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3.
冯相明  齐瑛 《人民黄河》1996,18(1):14-16
1995年汛期,黄河流域平均降雨量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多9.2%,但干支流来水来沙量普遍偏枯,属枯水年份。花园口站出现洪峰流量大于3000m^3/s的洪水共5次,均主要由山陕区间局地暴雨所形成,最大流量只有3610m^3/s。渭河华且出现有史料记载以来的最小流量。由于河道萎缩,局部河段洪水演进发生异常现象,夹河滩站出现“82.8”洪水的最高水位。黄河上游主要水库蓄水量偏少,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4.
根据珠江委下达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 ,珠江委水文局承担了《90年代西北东江中下游及三角洲水情特征总结及洪水规律初探》课颗。该课题主要通过调查座谈和分析实测资料 ,对 90年代以来珠江流域范围天气异常及中下游河段下垫面变化进行分析、总结 ,从多方面探讨、分析了水情因素变化的原因及相互间的影响。90年代以来 ,珠江流域西、北江洪水频繁 ,且峰高量大。“94 6”洪水 ,西、北江干流站纷纷出现了 50年一遇的洪水。“98·6”洪水 ,西江干流站出现 1 0 0年一遇的洪水。东江自 1 979年大洪水后 ,出现连续多年水位偏低、枯…  相似文献   

5.
1994年汛期山东黄河水情毕东生,李静(山东黄河河务局)1994年汛期黄河下游水情特点是:水量偏枯,沙量略偏多。花园口站先后出现两次大于4000m3/s的洪峰,最大洪峰流量为6260m3/s,属枯水平沙年份。1雨情汛期黄河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流域降雨异常偏多,汛期面平均降雨达370mm,为常年同期的2—3倍,梅雨期(6月19日~7月26日)淮河流域降雨量达437mm,出现了6次大范围降雨过程。受降雨影响,淮河干流出现四次洪水过程,干流水位全线超警戒水位,王家坝至润河集河段超保证水位,润河集至汪集河段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接纳四水,吞吐长江,汛期洪水来自四面八方,水情十分复杂,用单一站的水位频率、单一河流的洪峰流量频率或组合洪峰频率都难以反映洞庭湖区的洪水特性。本文通过总结洞庭湖区实际出现的多种洪水组合情况,用组合入湖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相结合来分析研究,所得成果能较准确反映洞庭湖区的洪水特性,并基于此,寻求超额洪水增多的根源及减轻灾害的措施。1洞庭湖区洪水特性洞庭湖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北面有长江从松滋、太平、藕地、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人湖,南面和西面有湘、资、沉、道四水注入,东面还有泪罗江、新墙…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长江上游秋季异常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2008年10月底至11月初,长江上游除嘉陵江外,干支流均发生的同期异常洪水,主要从雨情、水情的发展过程和特征等方面对此次秋季异常洪水进行阐述。其雨情呈现出降雨持续,落区集中,降雨强度大,暴雨笼罩面积大的特点;水情呈现出洪水发生时间较晚,洪峰峰值高、量级大的特点。重点对导致本次洪水发生的暴雨成因、气候背景以及洪水组成重现期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脊线偏北是导致此次秋季异常降水的最明显气候因素,造成此次长江上游秋季洪水宜昌相应洪峰约为100 a一遇。  相似文献   

9.
冯相明  马骏 《人民黄河》1999,21(1):15-16
1998年汛期7、8月份黄河流域降水量明显偏多,9、10月份降水量明显偏少,整个汛期降水量接近常年,受上半年黄河流域降水量偏少的影响,汛期各区来水来沙量偏少较多,属枯水枯沙年份。花园口水文站整个汛期只有一次洪峰流量超过4000m^3/s的洪水过程,洪峰流量为4700m^3/s,该次洪水花园口站水位表现偏高,高水位持续时间长,上半年黄河上游来水偏少,各河段引汨大,黄河下游断流情况较为严重,汛期河口地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荆江河段多次出现特殊水情,改变了测站水流特性,加大了水文测验工作量。重点分析了2015年"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抢险中三峡水库应急调度对监利站水位流量变化、2017年"长江1号洪水"对荆江河段的影响及测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分析表明,特殊水情影响了测站的水流特性和区间的水量交换规律,导致水位流量关系线型异常。由于气候变化、三峡水库应急调度、生态调度及洞庭湖洪水顶托等影响,荆江河段特殊水情还有可能发生,甚至成为一种常态,因此提前做好应急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1998年三峡坝址汛期来水特征,重点介绍国内水文气象专家,三峡水情中心对长江上游,三峡坝址,1999年汛期来水的分析,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12.
金新 《水力发电》2021,(4):97-101
为增加两河口水库的发电量,通过对两河口水电站水情水调系统、工程概况、历年洪水资料、下游防洪现状和库区回水与移民情况综合分析拟定了根据水情水调系统预报的洪水流量确定汛期水库控制水位的分级预降回蓄水库汛期发电调度方案。采用优化调度方案后两河口水库多年平均发电量由110亿kW·h增加为114.2亿kW·h,兴利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大朝山水库上游梯级为具有年调节能力的小湾水库,本次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仅针对小湾水库蓄水运行前。为了在小湾水电站投产前,合理利用大朝山水库调节库容,科学利用洪水资源,以不影响水库自身及上下游防洪安全、不增加水库淹没为前提,结合完善、可靠的水情测报系统,进行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从水库泥沙淤积、水库淹没、能量指标、上下游防洪安全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拟定大朝山水电站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方案,通过抬高水库汛期运行水位,以减少电站受阻容量,增加电站汛期出力,缓解云南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三峡工程度汛方案,5~9月汛期坝前水位应控制在145.0m。针对长江上游水情水位变化,结合长江护岸工程坡面修筑与护砌,本文提出了分层铺筑、反铲削坡的施工方法,从而迎合长江库岸工程时间紧、水位陡涨缓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龙河汛期洪水频繁,枯期来水少,中游的石板水电厂以发电为主、防洪为辅,为了协调石板水电厂水库防洪与发电用水矛盾,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洪水预报系统。文中介绍了石板水电厂水情预报模型,根据模型原理开发了洪水预报软件。实践证明,开发出的洪水预报软件实用性强。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修改后,可用于不同河流的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16.
旱和洪涝都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如何划分旱、涝等级标准,目前尚无统一方法,有的以总降水量(汛期、年、季、月等),有的用年最大流量或汛期最大流量,有的也用年或汛期的平均流量,还有的用年最高水位,汛期最高水位等等。单用一种方法来划分,往往不能反映旱、涝实际情况。如用总降水量,但若分配不均匀,总量若大,河流的最大流量可能很大,如分配均匀,总量大,河流出现的流量也可能不会很大;反之,若总量较小,降雨集中,也会出现最高水位或最大流量,发生严重洪涝。为此,本文考虑到江西的气候特点,将  相似文献   

17.
陈枝霖 《人民黄河》2000,22(5):15-17
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不同于一般水库的特点在于它的减淤2调节,它吸取了三门峡水库的经验教训,采用逐步抬高汛期运用水位,以有利于山东河道减淤为目标,汛期调节出库流量集中于600m^2/s、2500~4000m^3/s两级流量。洪水是黄河来沙与下游河道淤积的主体,为使水库多拦对下游有害的粗泥沙、多排对下游无害的细泥沙,可采取拦粗排细的运用方式,即根据水情预报,当出现流量大于2500m^2/s的洪水时,提前  相似文献   

18.
宜昌站水文资料的推算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宜昌站水文资料是三峡和葛洲坝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宜昌水文资料系列长,经多年的调查研究,修正了历史水位,研究推算了解放前历年流量。本文分析了宜昌水位、流量受下游河槽壅水的特性对宜昌水位的影响,论述了汛期平均水位参数推流方案的合理性,验证了推算历年流量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并结合历史洪水水情和和测站特性,阐明了历史洪水流量推算的可靠性,估计其精度约为士8%。总之,比照水文规范要求,宜昌历年推算流量为精度较好的资料,可以作为工程设计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94年6月,西、北江发生了特大洪水,北江芦苞站洪峰水位12.44m,超历史最高水位0.73m;三水水文站洪峰水位10.39m,超历史最高水位0.48m;西江马口水文站洪峰水位10.06m,超历史最高水位0.43m;西、北江三角洲潮洪混合段的洪峰水位普遍达50年一遇,个别站接近或略超200年一遇。由于洪水预报准确及时,佛山市的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指挥有力,措施得当,全市党政军警民团结奋战,保住堤围,取得了抗击特大洪水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王渺林 《四川水利》2006,27(1):25-26,24
长江上游洪水预报精度和水情信息收集和传递的时效性,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的防洪调度。本文对长江上游水情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情况作了介绍,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软件设计以及特点等。系统于1999年开始在长江上游防汛部门正式使用。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提高了信息收集和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效,大大减轻防汛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但受现有条件如水文测报条件的限制,系统发挥功能有限。为满足未来洪水预报的精度和央时性要求,提出在长江上游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支持下的流域洪水监测与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