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用浸渍法制备了Cu-K-V/Mo/ZrO2-Al2O3催化剂,利用催化剂活性评价考察了其对柴油车尾气中颗粒物的催化活性,研究了Sn-Cu-K-V/Mo/ZrO2-Al2O3催化剂抗硫中毒能力.结果表明,在未加入SO2时,Sn-Cu-K-V/Mo/ZrO2-Al2O3催化剂对颗粒物的燃烧有较好催化活性;加入SO2后,该催化剂不但没有出现硫中毒,其催化活性反而有所提高,表现出较好的抗硫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Ni-B/γ-Al2O3,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中添加Mo改性应用于催化糠醛液相加氢制糠醇反应.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比表面测试(BET)、程序升温还原(TPR)和程序升温脱附(TPD)-系列表征手段,研究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表面性质,探讨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果表明,Ni-B/γ-Al2O3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对糠醇的选择性.当添加的Mo在催化剂中含量为1.25%~2.5%时,糠醛转化率、糠醇选择性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固体超强酸因其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化领域。主要介绍了WO_3/ZrO_2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烷烃异构化、烷基化、酯化、环化、硝化、氢解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提出今后应加强WO_3/ZrO_2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与实际石化领域反应的相容性研究,并根据反应类型,开发不同结构和不同组分的催化剂,提高其转化率和选择性;用廉价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对WO_3/ZrO_2型固体超强酸进行改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褚睿智 《煤炭学报》2012,37(4):711-712
针对合成气一步法制取二甲醚(Syngas to Dimethyl ether,STD)工艺的研究现状,采用微波技术开发了具有较好耐硫效果的Pd系二甲醚合成催化剂,具体从以下3方面进行了研究开发:首先,进行了Pd系STD反应催化剂制备研究。分别以γ-Al2O3、HZSM-5和Al-MCM-41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3个系列负载型Pd金属催化剂,通过调控焙烧条件、Pd负载量、助剂类型和复合方式及助剂添加量等实现了对催化剂表面的物相及吸附特性、还原特性、表面酸性等性能的控制,探讨了催化剂STD反应活性与样品本身所固有特性的关系。其次,进行了Pd系催化剂耐硫机理研究。以H2S和噻吩为探针毒物研究硫中毒实验和再生实验后Pd催化剂用于STD反应性能,考察了催化剂载体和助剂类型对Pd催化剂耐硫性能的影响,运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物性结构和反应物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分别揭示了Pd金属表面和酸中心上的硫化物吸附形态和吸附特点;利用GC-MS分析确定有机硫和无机硫毒物在CeO2-CaO-Pd/HZSM-5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位置,并推测出其表面的硫化物转化机理。最后,对CeO2-CaO-Pd/HZSM-5催化剂的STD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选取STD反应活性和耐硫性能优异的CeO2-CaO-Pd/HZSM-5催化剂进行STD反应工艺条件研究,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CeO2-CaO-Pd/HZSM-5双功能催化剂颗粒的动力学方程,统计检验显示该模型可靠,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铁系催化剂来源广泛,作为廉价可弃型催化剂用于煤直接液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因此铁系催化剂得到了持续的关注和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天然含铁矿物及矿渣、合成超细铁催化剂、水溶性和油溶性铁催化剂、改性复合铁催化剂等铁系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并针对各类铁系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前景,提出了铁系催化剂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6.
选择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作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在试验基础上,筛选试制出最佳组分的催化剂.经汽车台架模拟试验表明,净化效果明显.对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讨论,阐述了钙钛矿型结构及其畸变、晶格缺陷、元素价态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选择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作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在试验基础上,筛选试制出最佳组分的催化剂,经汽车台架模拟试验表明,净化效果明显,对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讨论,阐述了钙钛矿型结构及其畸变、晶格缺陷,元素价态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丙烯氨氧化Mo-Bi-Fe-P/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泡石为载体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丙烯氨氧化催化剂 ,并通过XRD和BET对其进行表征。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对丙烯氨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和空速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海泡石负载的催化剂的活性好 ,在丙烯∶氨∶空气 =1∶1 0 5∶11、空速 3 0 0 0cm3·g- 1 ·h- 1 、5 3 0℃左右、催化剂孔径分布在 40~ 10 0nm时 ,丙烯转化率 98 5 % ,丙烯腈的选择性达 81 7%  相似文献   

9.
Ti-Zr-V-O/ATS复合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抗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Zr-V-O复合脱硝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分别对钛锆钒复合催化剂晶型、结晶形貌、组成及官能团结构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H2O对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Zr-V-O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硝催化活性和抗水性能。在空速为5 000 h-1时,反应温度240℃时,NO转化率达到96%;在10%的H2O作用下,Ti-Zr-V-O催化剂出现可逆水中毒现象,水蒸汽对低温脱硝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对中高温催化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活性炭(AC)为载体,铁、钴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Fe_2O_3/AC催化剂和Co-Fe_2O_3/AC催化剂。探讨了铁含量和钴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铁负载量为10%时能够取得比其它负载量较佳的NO转化效率;由于铁的存在,钴添加后能够均匀分散在催化剂表面,提供了更多的催化活性位,从而改善了Fe_2O_3/AC催化剂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活性。当Co/Fe质量比为0.7时,催化剂表现出较佳的脱硝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碱金属沉淀剂(NaOH,KOH,Na2CO3和K2CO3)相比,氨基沉淀剂(NH4OH和(NH4)2CO3)制备的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SCR脱硝性能;氨基沉淀剂促使铁铈催化剂中形成铁铈固溶体,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表面积和孔容,细化其孔径,使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SCR脱硝性能;FeCe-NH4OH和FeCe-(NH4)2CO3的比表面积依次为107.05,108.80 m 2/g,分别为FeCe-NaOH和FeCe-Na2CO3比表面积的1.36和1.83倍。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0%、0.41%、0.93%)含量的V-Mo/Ti脱硝催化剂,考察了NiO含量对催化剂的影响。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O2-程序升温脱附(O2-TPD)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对比了不同催化剂脱硝性能和抗SO2、H2O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V-Mo/Ti催化剂负载Ni后,还原性能和酸性性能都有所提升。同时,NiO的负载还导致了催化剂上化学吸附氧含量的增加,促进NO氧化为NO2。脱硝催化剂负载NiO后,能够有效增强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和抗SO2、H2O性能。  相似文献   

13.
煤层CH4—CO2重整制合成气抗积炭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生玉  丁一慧 《煤炭学报》1999,24(2):194-197
考察了不同活性组分、不同载体及添加碱土金属氧化物与稀土氧化物的催化剂结果表明,Ni是CH4-CO2重整制合成催化剂较好地性级分,γ-Al2O3是理想载体,碱土金属氧化物MgO能明显提高催化剂活性,用TG-DTA了催化剂积炭物各睡积炭率,发现稀土土氧化物La2O3能有效提高催化剂抗积炭性能,同时添加MgO和La2O3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及高稳定性,连续反应50h不失活。  相似文献   

14.
梁丽彤  上官炬  樊惠玲  沈芳  黄伟 《煤炭学报》2012,37(12):2102-2106
通过添加聚合物类、纤维素类及无机盐类的一种或多种造孔剂制备一系列COS水解催化剂。采用压汞法对催化剂的孔隙特征及孔道结构进行表征,并将孔隙特性与催化剂的COS水解转化率及硫沉积率进行关联。结果表明,聚合物类、纤维素类及无机盐类3类造孔剂联合作用的催化剂既有最大的孔容及比表面积,也有最适宜的通道,最利于产物H2S的扩散,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硫中毒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还原及晶种媒介生长法制备不同尺寸的金纳米粒子,将其负载在活性炭上获得Au/C催化剂,应用于液相催化氧化乙二醛制备乙醛酸的反应。用TEM表征金粒子的尺寸,研究金纳米粒子尺寸因素对反应速率、产率及选择性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纳米催化剂存在着明显的尺寸效应,其中金纳米粒子尺寸在3.5 nm负载形成的1%Au/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A series of CoxMn0.06/SiO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n impregnation method for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CO to Light Hydrocarbons(LHCs).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SEM,N2 adsorption and NH3-TPD techniques.Catalyst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in a high-pressure micro reacto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amount of Co loaded onto the substrate.The activity of the Co0.10Mn0.06/SiO2 catalyst was stable with time-on-stream.The CO conversion ...  相似文献   

17.
钨镍负载型纳米加氢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不饱和浸渍、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与纳米担载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成功地制备了不同氟含量的钨镍型纳米催化剂样品。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纳米催化剂是一种比表面积大(190 m2/g), 具有纳米尺度, 均匀分散, 质量活性提高的石油化工加氢催化剂, 低氟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好于高氟纳米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压脱油工艺先将含油废催化剂中夹带的油质脱除,再采用湿法浸出、分离工艺将脱油残渣中的钼和钒分离、回收.废催化剂中的硫大部分被固定在渣中,以气体排放的硫采用两级石灰水中和+水洗的方法进行脱硫处理,实现了清洁生产.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废催化剂的脱油率为109%,钒的回收率为94.06%,钼的回收率为80.05%,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氮化铁催化剂,并用于邻氯硝基苯加氢合成氯代苯胺反应,考察了合成温度、原料配比以及合成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TG-DTG、BET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合成温度400℃、m(NaN_3)∶m(FeCl_2)=4∶1以及反应时间为30h的条件下制备的氮化铁催化剂,在邻氯硝基苯加氢反应中,邻氯代硝基苯转化率为58.41%,邻氯苯胺选择性为100%.所制备的氮化铁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除了有介孔结构外,还有大孔结构的颗粒.提高合成温度,有利于提高所制备的氮化铁催化剂的结晶度和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