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和存储与其勘测探查及开采技术相比,前者仍需进行优化改进。我国在提出加强能源安全管理标准的同时,其更加重视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所以,确保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安全已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首要任务。文章对当前油气管道储运安全保障技术进行解读;分析目前油气储运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及展望,旨在为我国油气安全保障政策和技术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大,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将日益增加,同时国内已经面临的能源供求紧张和环境恶化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缓解天然气供应压力,大力发展页岩气是一种比较理想且十分现实的途径。根据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20年我国将实现页岩气产量300×108m3。加大页岩气高效开采技术研究,对于页岩气快速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一方面,这是一项关系到能源安全的国家战略项目,作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四大战略能源通道之一,能够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消费需求。截至2017年11月29日,管道累计向国内输送天然气超过2000亿立方米,惠及25个省、市、自治区近5亿人口,已经成为国内天然气消费的重要供应来源,被李克强总理称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另一方面,这又是一项关系到多  相似文献   

4.
抑制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过快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是一个国家的净进口气量占该国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的百分数,其高低不仅反映了该国与国际天然气市场之间的融合度,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外天然气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安全供应的保障程度。进入21世纪以来,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战略地位日渐突出,国产天然气供不应求,国内天然气产量与市场需求量的增速差不断扩大,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8年已达到44%。鉴于2018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无疑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系统分析了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可能带来的风险,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天然气消费大国生产消费状况以及天然气进口大国的净进口量与全球天然气贸易总量之比等3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天然气合理的对外依存度,进而提出了抑制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过快增长的对策与建议:①多气并举,提高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夯实国内天然气"压舱石"地位;②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形成有效替代,减轻天然气供应压力;③坚持底线思维,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抑制不合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截至11月29日15时,中亚天然气管道累计向国内输送天然气逾2000亿立方米。中亚天然气管道是联通中亚多国与我国的重要能源战略通道,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国家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我国首条从陆路引进境外天然气的跨国能源通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自2009年12月A线竣工投产以来,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形成A/B/C三线并行输气格局,年输气能力达到550亿立方米。中亚天然气管道途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最  相似文献   

6.
<正>在国家需要油气的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提高国内油气生产能力和产量,降低对外依存度,才能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但是,近一段时期以来,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对国内油气工业都有许多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如果不能澄清或者纠正,对"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不利的。首先是"保障底气足不足"的问题。就如贵刊2018年第23期封面故事《经不起推敲的10亿吨》所说的一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石油、天然气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仅靠常规油气供应将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非常规油气产业成为了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结合国家对非常规油气发展规划、能源供需矛盾、非常规油气发展现状,以及开采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预计2018年我国煤层气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超过130亿立方米,到2020年非常规油气产量将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2019年7月23日15时,中油国际管道公司运营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自投产输气以来累计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达到3 000×10~8m~3。中亚天然气管道三条线年输气能力550×10~8m~3,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年输气能力52×10~8m~3。每年两大管道的进口量占同期我国进口总量的40%以上,约占全国同期年消费总量15%以上,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我国能源结构清洁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以来,油气合作持续走深走实,相继建立欧洲、美洲、亚太三大油气运营中心,建成投产位于中国东北的中俄油气管道、位于西北的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位于西南的中缅油气管道,以及从非洲、中东、澳洲等地通过海运将进口油气送至东部沿海的海上通道这四大能源战略通道,投资建设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取得丰硕成果,奠定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中东北非动乱频发,寻求原油供应多元化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应重点加强与俄罗斯、中亚各国以及南海周边国家的油气合作。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10日,全国年产天然气最大的整装气田——长庆苏里格气田累计产量突破1 000亿立方米。据测算,1 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替代1.33亿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0万吨。1 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不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而且还带来了货真价实的生态福利。长庆气区作为我国"陆上天然气枢纽中心",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苏里格气田是保障京津地区、周边城市天然气需求的主力气源,目前其管网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油气发展经历了4次重大战略转型,极大地推动了油气工业的发展,使我国由贫油贫气国发展成为油气生产大国,并在海外建成五大油气合作区。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在油气,短板也在油气。21世纪以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大幅攀升,油气安全风险大增,亟需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发挥国内油气供应的“压舱石”作用。系统梳理分析了我国油气发展战略演变历程,认为新形势下实施“稳油增气”战略是保障我国油气安全的现实选择,建议“十四五”期间将“稳油增气”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并就推动我国原油产量2×108t长期稳定、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提出未来我国油气发展战略部署;在用海用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及财税政策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25日,从阿克苏地区油区办获悉,塔里木天然气核实累计产量突破1 000×108 m3,达到1 000.3×108 m3。目前,塔里木已建成了我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新型石油化工基地和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不断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竞争性出让已成为获取新探矿权的主要方式。《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自然资规[2019]7号)实施4年以来,国家共挂牌出让14轮66个油气探矿权,面积为4.19×104km2,总成交价达93.16亿元。在系统梳理国家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进程的基础上,对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不同阶段特征、油气企业积极参与改革的创新举措及出让区块勘探实践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可划分为油气改革试点、出让政策落地、竞争性出让全面实施3个阶段,各具特点。(2)为积极应对激烈的竞争形势,中国石油等企业创新管理举措,建立了竞争性出让快速响应机制及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区块价值评估方法和技术流程。(3)出让区块勘探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除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宿区块建产外,总体油气发现较少,大部分区块已退减。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在促进企业勘查投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元化油气市场已具雏形;为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真正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效培植油气矿业权...  相似文献   

15.
对世界最大的管网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发展LNG的出发点进行了研究,对其发展LNG的态势及其战略考量进行了分析,认为LNG管道天然气是保障俄罗斯能源安全和构筑国际能源体系的两种不同方式。在目前经济危机影响及管道天然气产量明显下降的状况下,关注LNG出口及参与世界LNG市场的竞争,成为俄罗斯的战略考量。我国天然气短缺,应从本国国情和资源家底出发,从长计议国家能源安全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8月16日,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近日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中江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340.29×10~8 m~3,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 061×10~8 m~3,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石化洁净能源供应能力、助力川渝地区建设我国首个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生产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我国能源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WTO。此外,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西部能源开发、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等均是保证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9月5日获悉,经过5年攻关,"第三代大输量天然气管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通过中国石油验收。这项关键技术的成功,巩固了我国在天然气管道应用技术方面的国际领跑地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石油2012年7月在大规模管道建设进程方面设立"第三代大输量天然气管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针对X 90/X 100超高强度钢管应用技术、0.8设计系数应用技术和管径1 422 mm X 80管线钢管应用技术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石化》2023,(1):20-21
<正>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是中俄两国能源领域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又一重要成果,对于促进中俄务实合作、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8月29日,第四届成都天然气论坛指出,我国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不到15%,资源潜力很大,是我国油气战略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升其勘探开发的技术研究对于加快我国天然气开发、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赵政璋介绍,我国碳酸盐岩气藏勘探面积达60×10~4 km~2,油气资源量大于25×10~(12) m~3;特别是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三大克拉通盆地内部裂陷和古隆起都非常发育,成藏条件优越且探明率不到15%,资源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