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提到有关路基沉降变形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沉降与稳定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的要求和精度指标以及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沉降预测,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魏军 《中国科技博览》2012,(24):473-473
高速铁路的路基沉降量控制,是在高速铁路设计与施工中必须要考虑的主控因素。因此在对路基进行大规模施工前,都要进行路基的沉降量观测,再结合沉降量的观测数据来进行路基沉降量的预测。路基沉降量的预测常用方式涉及到很多领域与学科综合运用,工作难度较大,长期以来,这也是高铁路基施工人员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本文对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几个典型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灰色系统法、遗传算法、曲线法和BP神经网络法。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路基由土、级配碎石等散粒填料填筑,更易发生沉降,是高速铁路沉降控制与观测的重点。因此,本文选择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与预测评估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铁路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后,利用堆载作用预先将路基填筑土石方充分压缩固结,达到基本上消除设计永久荷载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沉降,使铁路路基在运营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大的沉降变形。同时,采用曲线回归法进行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当推算出的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予以卸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相似文献   

5.
影响道路路基稳定性的因素较多,但路基稳定的主要问题是路基的总沉降变形。本文分析造成路基沉降的部分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或减小路基沉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路基沉降的原因,介绍了防治沉降的方法并重点阐述了沉降观测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与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提出了沉降测量的重要性,详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与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可为今后路基沉降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据合武(合肥-武汉)I标段设置路基沉降观测的数据,提出了对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进行动态控制方程的公式形式和工后路基沉降预测的依据与具体实现,并结合典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路基施工控制,确保路基质量、沉降、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技术,阐述探讨了沉降变形观测工作在高速铁路施工时的一些技术要求、观测方法及措施,文章系统剖析了高速铁路施工时沉降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图解双曲线法推算沉降原理,根据实例介绍了软土路基加固的沉降观测方法及沉降一荷载一时间曲线绘制,对路基移C降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恒载预压期对沉降预测准确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论述了路基土体的变形特性、路基土体压缩特性和压实特性;随后从地形与地质条件、水文气候条件、路基填料种类及质量、路基设计、施工因素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路基差异沉降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各个因素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EMD降噪在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路基实测沉降曲线通常含有噪声,不宜直接进行曲线拟合。将EMD降噪法引入到沉降预测中,首先对路基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滤波降噪,然后将降噪后的沉降曲线作为原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结合数学模拟实验和京沪高速铁路典型路基沉降板观测数据,分析了EMD降噪效果和降噪后的沉降预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EMD降噪很好地消除了混杂在实测沉降曲线中的随机误差和异常的波动成分;降噪后的沉降速率曲线更为平缓,能直观地反映出沉降趋于稳定的时间和过程;降噪后的曲线拟合相关系数高,误差平方和小,沉降预测精确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且能够满足评估指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福建省宁德市宁武高速公路宁德段建设工程项目中监理单位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要点进行阐述,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进行分析和评价;宁武高速公路宁德段软土路基处理中,对软土路基进行沉降稳定观测,观测统计表明,通过对软基进行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其工程质量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各地兴建高速铁路的同时,我国也进入了一个高速铁路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京沪高速、武广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的开建,越来越多的高速铁路路基将出现在软弱土的地区。由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高、天然含水量大、渗透性差、固结变形持续时间长,软土地基沉降计算就成了工程设计中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黄土路基工程的沉降观测方法及工作原理的介绍,并通过现场试验和观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一套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线下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实测沉降资料的分析,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在路基拼接期间,对新、旧路堤的沉降进行监测中做的详细的说明,分析地基的沉降规律,有效的减小新旧路堤的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通过在路基、路面设观测点并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验证,可为预测路堤的工后沉降、进一步优化设计和验证实施的地基处理对策合理性做了详实的阐述,并对石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路基填筑及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践,分析建筑物的沉降原因和现行变形监测规范后,给出确定沉降观测等级以及沉降观测基准网点及沉降观测点布设、观测方法、周期和频率等方案进行探讨,总结沉降观测资料处理、安全性分析、变形预报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对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有着极高的要求,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高速铁路的稳定,本文根据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实际经验,阐述了在戈壁滩地区路基填筑的主要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临钢中板生产线原厂房沉降量进行了实施观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沉降观测的结果,指导相关部门调整了施工方案,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蔡小培  刘薇  王璞  宁星 《工程力学》2014,31(9):160-165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对于基础沉降变形特别敏感,地面沉降会显著影响路基上无砟轨道的受力变形及使用寿命,影响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该文针对路基上双块式无砟轨道,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梁-板-实体空间耦合模型,对地面不均匀沉降的幅值、范围及型式与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平顺性的关系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砟轨道及路基各层沉降量随着地面沉降量增加基本成线性增加,支承层和路基表层间沉降差较大易出现离缝问题;地面沉降量20mm、沉降范围小于15m时,路基及轨道结构离缝现象明显,沉降范围大于15m时结构变形趋于平缓、轨面曲率半径增大;地面错台和折角型不均匀沉降均易导致无砟轨道及路基在折角点出现沉降差、结构离缝甚至开裂,折角值大小直接影响轨面平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