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高分子材料在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高分子复合物,水凝胶,溶胶-凝胶,改性聚合物,电生聚合物,氧化还原聚合物,离子交换聚合物和具有特殊结构的聚合物在酶和电子媒介体固定化方面的应用以及由其制备的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对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和原理及其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指出了目前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对高分子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
分子自组装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分子自组装的特点及其在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当前的研究成果为例,介绍了分子自组装在传感器设计、制备及其在传感器性能中的作用。最后,对分子自组装应用于传感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在直接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着重介绍了纳米生物传感器几种较重要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概述了不同纳米生物传感器在直接电化学中的应用及其特点;并对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权 《中国科技博览》2009,(32):164-164
本文简要概括了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各类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颗粒生物传感器,纳米管生物传感器,纳米线、纳米棒生物传感器、纳米纤维生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5.
基于碳纳米管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纳米材料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传感器可以较大地提高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具有特殊结构的一雏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为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综述了碳纳米管修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对基于碳纳米管的酶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DNA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碳纳米管修饰生物传感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维导电聚合物以它独特的性质,在生物传感器领域有着巨大的替力,它的制备对于实现生物传感器实用化意义重大。介绍了一维导电聚合物的制备并展望了它在生物传感器中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单壁纳米碳管为代表材料,对利用纳米碳管制备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中纳米碳管的作用和纳米碳管修饰电极的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及电极种类等因素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管的加入能有效地改善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利用二茂铁和单壁纳米碳管共同修饰电极所制得的传感器的性能要好于仅用单壁纳米碳管修饰电极制得的传感器.在酶的固定化方法中,戊二醛交联法要略好于明胶包埋法;而利用铂电极制备出的生物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要明显高于利用金电极和玻碳电极制备出的生物传感器.这些结论对于开发纳米碳管在生物传感领域及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应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纳米金由于其独特的光、电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稳定性等特点,可用于分子标记、检测信号放大等方面,从而可以大大改善生物传感器的检测速度、灵敏度、及稳定性。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及发展历程、着重阐述了纳米金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喷墨打印技术在薄膜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感器技术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新型薄膜传感器正向微型化、数字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喷墨打印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数字成型技术,有设备简单、制备成本低、操作灵活等优点。从喷墨打印技术的原理入手,综述了喷墨打印技术近年来在传感器制备中的最新进展,系统介绍了喷墨打印技术在制备湿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光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对喷墨打印技术制备薄膜传感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喷墨印刷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工艺简单、无版数字化的印刷技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该技术应用到制备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以应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向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而对其制备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在对喷墨打印技术制备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原理与优劣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其发展历程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探讨了其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对油墨的要求较高。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喷墨打印金属电极的电导率问题,研究导电聚合物的浓度、层数等对成膜质量和传感器响应程度的影响及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备整个传感器的研究将是今后本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液晶生物传感器是集现代生物技术与先进的传感电子技术于一体,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物理技术、电子技术等交叉结合而形成的新兴高科技产品,是生物材料研究的全新领域。综述了液晶材料用作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工作原理及研究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从仿生角度出发,采用溶致液晶制备壳聚糖高分子液晶薄膜;以期为研究者进一步认识研究液晶生物材料新用途,促进液晶生物传感器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印刷电子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传感技术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等的交叉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生物传感器经过50年的发展,开始在医学、制药、环境监测、国防和安全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印刷电子技术是将现代印刷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来制造电子器件的前沿技术,是实现大批量制备生物传感器的最佳方法之一。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历程、器件的结构、类型及传感机理,重点总结了应用于不同生物传感器的纳米导电材料、介体物质、印刷油墨和作用原理的研究进展,以及丝网印刷、喷墨打印、微接触印刷及卷对卷印刷等技术在制作生物传感器方面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袁金凤  王朝瑾 《功能材料》2007,38(A05):2002-2004
比较了运用溶胶.凝胶技术和戊二醛交联法两种方法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制备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并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不同条件对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4.
纳米管由于具有特殊的管状结构,其制备和应用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金属纳米管是纳米管的重要组成成员,与其它纳米管相比较,由于其特殊的直接电子传递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电化学传感器构建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主要综述了金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化学沉积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制备所需的模板(多孔阳极氧化铝和聚碳酸酯模板)和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重点介绍了金铂、金银等合金纳米粒子在修饰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免疫生物传感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及DNA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金基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生物传感器对降低过电位、促进电子传递、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以及保持生物酶活性具有良好的效果.展望了金基纳米粒子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导电高聚物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在简要介绍生物传感器原理、特点的基础上,概要回顾了生物传感器中运用导电高聚物如聚苯胺(PANI)、聚噻吩(PTH)和聚吡咯(PPy)进行电极化学修饰的基本方法,着重综述了近年来在荧光生物传感器中导电高分子如聚苯撑乙烯(PPV)、聚芴(PF)等水溶性衍生物应用的研究进展,分别对基于水溶性共轭高分子荧光淬灭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生物传感器等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原理、特点和具体实例进行了介绍,并对导电高聚物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扼要综述了聚苯胺在化学传感器 (气敏电极 )及电化学传感器 (离子检测和生物传感器 )领域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壳聚糖接枝聚苯胺,并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壳聚糖接枝聚苯胺/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讨论了温度、pH值、离子强度以及自组装膜层数对传感器电流响应的影响。制备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范围为0.5mmol/L~16mmol/L,电流响应时间仅为5.2s。  相似文献   

19.
纳米颗粒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制备了纳米金颗粒和纳米铜颗粒,分别用以修饰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并选用丝网印刷金电极测试研究了纳米颗粒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铜颗粒不能增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响应电流,并且延长了其响应时间;纳米金颗粒增强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响应电流,缩短了其响应时间,提高了其抗干扰性,但不能拓宽其检测的线性范围,并且响应电流受工作电压的影响较大;随着工作电压的下降,响应电流迅速下降,与未修饰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响应电流下降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0.
陈婷  田亮亮  张进 《材料导报》2014,(3):17-22,41
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生物及化学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介绍了石墨烯和功能化石墨烯的性质,着重介绍了近几年基于石墨烯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如各种离子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石墨烯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