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冷水机组的换热器热平衡,推导了其制冷性能系数极限值的计算方法。在GB/T18430.1—2007及AHRI550/590—2011规定的工况下,分别对水冷冷水机组及风冷冷水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COP的极限值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的极限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水冷冷水机组在GB/T18430.1—2007下的满负荷COP的极限值为10.01,IPLV的极限值为14.51,在AHRI 550/590—2011下的相应值分别为10.07及17.30。风冷冷水机组的相应值分别为7.37/10.25及7.30/16.11。风冷冷水机组盘管换热面积的大小及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升大小,进而决定冷凝温度的高低,如果不能通过改进盘管设计、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盘管换热效率的方法,使满负荷下的盘管空气温升低于10℃,风冷冷水机组满负荷COP的极限值只有7.37,IPLV不可能超过10.25。  相似文献   

2.
IPLV作为综合评价冷水机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根据控制逻辑的不同,介绍风冷式与蒸发式冷水机组IPLV典型测试方法,分析测试要求工况的差异,拟合2种机型测试冷凝侧空气温度对应负荷率的线性方程,并介绍模拟机组水侧污垢系数修正温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低温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的IPLV(H)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简称低温空气源热泵)标准制定中的制热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H)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以IPLV的评价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建筑热负荷特性,从IPLV(H)计算公式权重系数的确定、部分负荷率测试工况点的选取及制热性能系数COP。的测试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适用于寒冷地区计算空气源热泵的IPLV(H)计算公式:IPLV(H)=0.083×A+0.403×B+0.386×C+0.129×D,并给出了机组在100%、75%、50%和25%负荷率下COPh的测试工况和测试方案,为商用和户用低温热泵(冷水)机组的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GB/T 25857—2010《低环境温度空气源多联式热泵(空调)机组》中关于制热综合性能系数(IPLV(H))算法的制定思路,并给出其"部分负荷系数曲线"的构建方法,供GB/T 25857—2010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多联机室内机电子膨胀阀(EEV)内泄漏对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两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组实验时,有一台室内机膨胀阀始终存在内泄漏,最终IPLV为4.53;第二组实验时,关闭的内机膨胀阀没有明显内泄漏,最终IPLV为4.72,比第一组数据提高了4.2%。从实验结果看出,部分负荷下不开机的室内机膨胀阀存在内泄漏,会导致测试的部分负荷制冷量下降,最终导致多联机IPLV降低。因此在进行多联机IPLV测试时需要关注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内泄漏。  相似文献   

6.
目前产品认证通行的第5种认证模式是通过试验的方式判断认证产品是否满足认证要求。模块式多联机是空调中普遍采用的机型,对试验室测试能力要求高并且测试本身非常困难。本文探讨将单机组试验数据与多机组计算结合的方法用于判断模块式多联机组是否能够达到认证要求。针对同种机型室外机组成的模块机和不同种机型室外机组成的模块机,在对单台机组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数据组合、计算,得出模块机的IPLV(C)值,以此证明,组合后模块机组的IPLV(C)值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满足认证需求。  相似文献   

7.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IPLV(C)测试中插值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标准中水冷式空调机的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C)的测试计算方法,对空调机无法准确卸载到75%,50%以及25%负荷能力的情况的插值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提出3种插值方案,并通过试验对比这3种插值方案计算IPLV(C)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重点介绍从2002年起至今我国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综合性能系数IPLV的发展趋势,并以此对我国能效标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供暖问题,本文设计了空气源热泵结合小温差换热风机盘管末端的分布式空调系统。实验研究表明:在冬季典型工况下采用35℃左右的热水供暖,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P)可达3.0;在夏季典型工况下采用10℃左右的冷水制冷,系统制冷COP也在3.0以上。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小温差换热末端降低了机组设定出水温度,改善了机组的运行工况,提升系统的能效比。系统解决了目前空气源热泵在冬季低温工况下供暖能效低、舒适性差等问题,为解决我国南方冬季供暖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介绍了基于稳态导热情况下的设通风阁楼屋顶传热系数三种计算方法,计算值分别为0.1214w/(m^2℃)、0.1210w/(m^2℃)、0.1298w/(m^2℃)。考虑两侧温差修正系数后,计算结果出现了变化,其值分别为0.1396w/(m^2℃)、0.1392w/(m^2℃)、0.1298w/(m^2℃)。计算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得出的屋顶传热系数相差不大,可用来工程上计算通过屋顶的传热量;用传热系数和温差修正系数的乘积大小来考察屋顶传热性能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论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的季节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简称多联机)是多末端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其多末端结构和不同控制方法决定了其特殊的部分负荷特性.以制冷运行为例,阐述影响多联机性能的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给出各种控制方式下多联机在恒定室外温度条件下的部分负荷"性能域"概念图,以及性能域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多联机的部分负荷特性和变工况特性,指出目前的多联机产品性能评价评价方法尚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多联机制冷季节评价指标SEER或IPLV(C)的评价方案;建议今后多联机采用APF评价体系更能体现我国标准体系的延续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美标准中季节性能源效率评价指标季节能效比(SEER/APF)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NPLV)的评价体系建立基础的分析,指出现有标准体系中的SEER/APF和IPLV/NPLV评价指标不具备数值换算的基础,如果试图统一SEER/APF和IPLV/NPLV评价指标,则必须首先统一两者的计算理论依据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版的GB 19577-2015《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标准在2004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冷水机组的能效考核指标由冷水机组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COP,修改为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本文通过对测试标准、工况、污垢系数计算、机组的卸载逻辑等方面的解析,阐述了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测试的环节和方法,以供业内试验室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基于产品名义工况能效比确定的多联机作用域的不足,提出多联机季节经济性作用域的概念和基于空调系统的季节能效比(SEER)和全年性能系数(APF)的多联机季节经济性作用域的确定方法;对此阐述了基于实验数据的多联机和风冷式冷(热)水机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全工况性能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南京地区办公建筑为例,应用GB/T 18837《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报批稿)给定的建筑负荷模型、制冷与制热季节各温度发生时间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名义工况能效比(EER和COP)的多联机以SEER和APF为指标的季节经济性作用域。本文提出的多联机季节经济性作用域确定方法不仅为多联机工程设计规范的完善提供一种思路,而且也可指导具体工程的方案选择和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不同负荷组合对测试多联机IPLV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指出综合性能系数(IPLV)与部分负荷Q2(75%±10%),Q3(50%±10%)和Q4(25%±10%)之间的关系,并用实例说明当采用不同的部分负荷组合进行IPLV测试时,有时会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室外环境条件无法控制,使得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多联机性能评价存在困难。针对该问题,本文参考多联机产品性能评价指标制冷季节能效比/制热季节能效比/全年性能系数,提出6点测试法用于评价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多联机性能。以办公建筑中实际运行的1套多联机为例验证本文提出的多联机性能评价方法。经测试计算,发现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多联机制冷季节能效比测量值与标准计算值之间的偏差小于10%。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多联机设计与实际运行之间的性能差异,也可以用于不同多联机之间的性能对比分析,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依据AHRI 1230—2010标准和GB/T 18837—2015标准对水源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能效比IEER和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C)这两个参数的适用范围、测试要求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正确的理解标准和产品检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系统作为一项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目前尚缺乏有关该系统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作者对黄海北部某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系统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测试,获得了该系统运行方面的大量第一手数据,经计算得到:2013年冬季极端海水温度期间,所测试热泵机组的实际平均制热性能系数为2.43,相应工况下的系统平均制热性能系数为1.86;2011-2012年供暖季机组和系统的平均制热性能系数分别为2.99和2.30;夏季“免费”供冷(热泵机组不开启)测试期间,系统的平均制冷性能系数为3.35。文章进一步对夏季“免费”供冷期间系统制冷性能系数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用户的风机盘管未按实际冷水温度选择,致使实际运行时冷水供、回水温差仅有1 ℃,从而导致水泵运行能耗过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空气分流的盘管加填料的复合型燕发式冷凝器的运行原理进行热力分析,给出以冷凝温度与环境空气湿球温度的对数平均差值和综合换热系数的表达方式,不仅简化热工计算,而且通过综合换热系数的引用将盘管和填料的换热归一.另外还着重分析盘管段换热的影响因素,并指出空气流量的分配决定金属盘管和 PVC 填料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20.
提高中央空调水系统循环水温差,以减少循环水泵输送能耗,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循环水温差的调节对空调末端空气处理设备性能的影响,本文从理论分析展开,然后利用瞬时系统模拟程序TRNSYS建立了实验室空调系统仿真器,在对模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模拟分析变热媒水温差对末端设备换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水温度一定,空气加热器及风机盘管换热性能随热媒水温差增大而下降,但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增大热媒水温差,并且供水温度提到足够大的值时,空气加热器及风机盘管换热性能也会得到提高。最后指出选择合理热媒水温差与供水温度,要综合考虑空调系统水力稳定性、冷热源机组COP的大小、和送风温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