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无验潮模式下的GPS RTK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的水下地形测量模式是利用GPS测定海底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仪测定水底点的深度,附以瞬时潮位资料,获得点位的高程.但当验潮条件不具备时,该模式将很难获得测点的高程.基于这一缺陷,提出一种水下地形测量的无验潮模式.该模式不须专门测定潮位,而直接利用GPS的RTK测量技术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  相似文献   

2.
对钱塘江河口地区不同时期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进行了分类回顾,总结了钱塘江河口水下地形测量的新技术主要体现在平面定位方式、垂直基准面定位方式以及水深测量方式3方面,并对今后该区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地形测量时经常会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了提高成果的处理质量和速度,处理好测量中存在的误差问题,就要进行测量数据平差。借助于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平差较手算方便快捷,且可靠度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重庆江口水电站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布设及交测成果,重点阐述了坝址区地面地形测量,水下地形测量,坝基,洞室开挖放样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Visua Basic编制的“工程计算”应用程序进行大坝混凝土浇筑放样,并对各种内业数据进行处理,使测量过程初步实现自动化作业。  相似文献   

5.
GPS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现代定位测量技术。飞来峡水利枢纽技施阶段大比例尺测图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采用这一新技术。本文通过GPS在飞来峡中的应用及对平差成果作多方面的分析比较,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GPS在水道地形测量中,由于平面控制及水下地形数据采集的原理,方法,应用中注意项及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水下地形测量有利于港口建设、航运安全、水资源开发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测量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基于GPS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尤为普及。本文介绍了平面定位和水下测深的多种方式,阐述了基于GPS-RTK的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组成,通过工程实践分析传统的全站仪平面定位、单波束测深的方式与基于GPS-RTK的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实际测量差距,确认了该系统的高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测深设备在接收计算机指令时有一定的滞后,在动船测量过程中,会产生平面定位误差。通过分析计算和实际应用,验证了平面点位与水深数据采集保持同步的解决方法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保证隧洞的贯通精度而进行的洞内、外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包括GPS平面测量定位及闭合导线、双支导线、单支导线的布设、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思路、技术措施等,同时介绍了在复杂环境下洞内施工测量放线的新方法。实践证明以上方法精度可靠、使用方便、速度较快,对于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 GPS?的快速发展,RTK?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并逐步在测绘中得到应用.分析? GPS? RTK?技术在第一次水利普查青海湖容积测量中的应用,就? GPS? RTK?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数据处理方法和野外测量优势进行探讨.在青海湖容积测量中的应用说明,RTK?技术改变了水下地形测量的作业模式,真正实现高精度、高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RTK?技术将改变测绘领域其他如控制测量、纵横断面测量、施工放样等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控制测量中平面测量已广泛地采用了GPS定位技术、GPS与全站仪相结合的技术,高程测量中电子测距三角高程能代替三、四等几何水准测量;地形图测绘中,实现了全站仪从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到绘图过程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摄影测量和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中的应用等.为了推进工程测量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介绍工程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中,GPS定位质量直接影响着水下地形测量最终成果的精度,尤其是高程方向,为此,详细地研究了GPS RTK平面和高程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RTK测量中异常数据在时间序列上,按照出现的频次可分为个别点异常、短时异常及较长时间的异常.针对3种异常情况,分别提出了修正模型,并应用于精密水下地形测量中,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河工模型试验测量断面垂线流速还需要通过人工定位测量的问题,开发研制出具有全自动功能特征的断面垂线流速自动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结合二维平面自动定位测桥,自动三维地形仪等先进技术,在将断面地形的测量数据用于垂线流速测点定位的基础上,增加了断面水面边界的测量,既为流速传感器定位范围提供依据,也为后续计算提供依据,同时采用多流速传感器快速定位同步测量的方法,在实现大面积流速同步测量技术上有所突破,解决了人工测量定点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适应了模型试验发展需求,提升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吴昊  张晓萌 《人民长江》2022,53(9):109-114
传统河道地形测量效率低、部分区域施测难度较大,采用航测手段面临高程精度低、植被覆盖地面信息无法获取等问题,而机载激光扫描测量(LiDAR)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因此,根据长江中游流域河道地形特点开展了机载三维激光扫描地形测绘,并对地形点及部分断面开展传统RTK测量,定性定量分析地形点和断面点的平面及高程精度、断面面积差。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河道地形及断面测量中,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均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应用于长江中游河道地形和断面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15.
文中资详细探讨了GPS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一般技术要求,从测量精度、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选择最优设计方案来进行控制测量的布设。并结合辽宁省汤河水库控制网测量工程,确定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分析了其控制测量的平面控制网布置型式和高程控制网布置型式,为同类测量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测深设备在接收计算机指令时有一定的滞后 ,在动船测量过程中 ,会产生平面定位误差。通过分析计算和实际应用 ,验证了平面点位与水深数据采集保持同步的解决方法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成功地运用GPS技术实施围堰控制测量及水下地形测量的情况,特别是在平抛垫底及围堰进口施工过程中运用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较好地解决了水下地形测量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的问题,为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顺利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8.
吴恒友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11):1025-1027
探讨GPS-RTK与数字测深仪集成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原理和方法,仪器设备的选配、平面定位和水深测绘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处理、成图等方面的内容。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提高了成图精度。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多波束测深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小龙 《人民长江》2007,38(9):136-137
多波束测深技术已经成为水下地形测量工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水深测量方法.由于多波束测深系统是一套多传感器的综合性测量系统,与传统的测深设备相比,其测深误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在测量过程中,仪器设备因素、海况因素、人为因素等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多波束系统的正常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与影响.为了获取高质量、高精度的水下河床扫测成果,必须对多波束系统的整个测量过程进行检查监测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形图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地形测量的细化,以及地形管理要求的提高,计算机与软件的迅猛发展,地形测量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着重阐述不同比例尺的地形测量技术及相关问题.并以工程测量和房地产测量为例对多种比例尺综合地形测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