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综掘工作面大功率综掘机掘进速度快、作业地点粉尘浓度大,现有的防尘设施、除尘技术不能满足职业健康要求的情况,创新性地提出涡流综合除尘技术解决综掘工作面的粉尘问题。文章介绍了涡流综合除尘技术的高除尘、强控尘机理,并在济阳矿井三采一层集中运输巷综掘工作面应用,使用涡流控尘技术后,粉尘被封闭在掘进工作面30米范围内,极大地改善了作业环境,并降低了综掘机司机工作地点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综掘工作面大功率综掘机掘进速度快、作业地点粉尘浓度大,现有的防尘设施、除尘技术不能满足职业安全健康要求的情况,创新性地提出短距离综合除尘技术解决综掘工作面的粉尘问题。文章介绍了短距离综合除尘技术的高除尘、强控尘机理,并在济阳矿井三采一层集中运输巷综掘工作面应用,使用短距离综合除尘技术后,粉尘被封闭在掘进工作面30m范围内,极大地改善了作业环境,并降低了综掘机司机处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3.
赵强 《矿业装备》2022,(1):99-101
针对煤矿综掘工作面除尘系统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沉降效率低的问题,文章基于单片机、传感器技术设计高效控除尘系统.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根据检测到的粉尘浓度传感器值,控制电磁阀动作,完成喷雾降尘.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高效控除尘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保证综掘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针对山西潞安集团蒲县新良友煤业有限公司北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粉尘严重超标的问题,对掘进工作面产尘地点和粉尘浓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粉尘主要聚集在综掘机司机处。为此运用压抽混合式除尘技术,在工作面布置一台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一台抽出式局部通风机并结合湿式除尘装置进行综合粉尘治理。现场粉尘浓度检测结果显示,工作面司机处的全尘除尘率达到了92.6%,呼吸性粉尘除尘率达到了93.8%。  相似文献   

5.
综掘机使用中,通过安设附壁风筒等有效防尘及隔离措施,建立了岩巷综掘工作面除尘系统,确保了综掘工作面的除尘效果,施工人员始终处于新鲜风流中,改善了工作面作业环境,提高了综掘机司机前方的能见度,满足了《煤矿安全规程》对粉尘允许浓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压抽混合式局部通风系统气载粉尘分布规律的模拟分析以及空气幕隔尘的原理,提出了基于高压气幕技术的综掘面封闭式除尘系统。该系统可将综掘机截割产尘有效地控制在综掘机司机前方,并配合高效除尘风机及合理设置吸尘口的位置,将工作面产尘抽出净化,从而可有效降低综掘面司机等有人作业区域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传统掘进工作面除尘系统安装维护量大、能耗高、环节多、噪音大、笨重的缺点,基于粉尘分布规律的模拟分析以及风力扩展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风力扩展器的综掘面封闭式除尘系统。通过工业实验得到该除尘系统的最佳供水压力为3MPa,最佳供气压力为0.7MPa,并在鲍店煤矿综掘工作面进行了应用。该系统可将综掘机截割产尘有效地控制在综掘机司机前方,将工作面产生的粉尘抽出并净化,使工作面工作区域内粉尘浓度降低到国家标准10mg/m3以下。该除尘系统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综掘面新式机械综合除尘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较大,提出了新式机械综合除尘系统,采用附壁风筒产生螺旋线状气流,在掘进机司机的前方形成阻挡粉尘向外扩散的空气屏幕,封锁住掘进机工作时产生的粉尘,使之经过吸尘罩吸入除尘器进行净化而不外流,从而提高了机掘工作面的收尘效率。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22,(2):87-89
为了解决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严重超标,严重威胁着井下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问题。以玉华煤矿2410综掘面为研究背景,在压抽混合式通风的基础上,运用风幕控尘技术,构建了风幕控尘除尘系统。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工作面风幕控尘除尘系统的粉尘场进行分析,应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压风口位置及风幕射流角度对该系统除尘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综掘面实际情况,确定该系统在压风口距迎头面15 m、风幕射流角为5°时,风幕后方工作区呼吸带粉尘平均浓度为23.84 mg/m~3,系统除尘效果最佳,除尘效率提高了91%,作业人员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李孚 《煤》1994,(5)
除尘技术在综掘工作面的应用通风处高级工程师李孚0引言通过正确地选用除尘风机运行参数,配合喷雾洒水等综合防尘措施,将工作面的粉尘吸入除尘风机中进行净化处理,是目前治理综掘工作面的主要除尘措施。1选择合理的通风除尘系统合理的通风除尘系统,应能保证有效地控...  相似文献   

11.
杨伟光 《建井技术》2009,30(5):3-6,42
阐述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结合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情况,介绍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谋划与部署的具体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SMA超弹性及减隔震器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岳云 《同煤科技》2012,(4):48-49
从投稿方式、审稿方式、作者群3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移动变形等值线图是描述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的主要途径,但其绘制方法比较烦琐。为了克服该方法的不足,开发了VB和Surfer接口程序,将其绘图功能集成到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应用程序中,实现了等值线的自动绘制,为预测结果的正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图件。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编程量,而且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锚索规格普遍采用φ15.24mm和φ17.8mm,在地质条件复杂和地压大的条件下,锚索常出现拉断现象。为保证巷道支护稳定和安全,研制出φ18.9mm和φ21.6mm大直径锚索,使锚索最大承载力分别比φ15.24mm和φ17.8mm锚索提高12%和38%。对大直径锚索的研制以及对配套锚具和施工机具的研制进行了表述,同时对煤矿井下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工程投标报价方法的分析 ,对工程投标报价改革的方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周义礼 《煤炭技术》2002,21(2):23-26
通过对选煤厂生产性质及工艺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深刻地阐述了大中型选煤厂集散式监控系统的设计内容与构成 ,系统配置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地应力、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发展的动力,而煤体(或岩体)的坚固性则是起阻碍突出发生的力。总结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丁海强 《煤炭技术》2006,25(11):87-88
风水沟煤矿通过科技创新,对煤炭运输及选煤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了煤仓旋流输送器、博后筛,对矿井和选煤厂主要运输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改造使煤炭选运能力、块煤产率及煤炭分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内涵增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