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将于11月上旬在杭州举办全国第七期电渗析培训班,主要为电渗析应用单位培训操作和管理人员。培训班将学习电渗析基础理论、电渗析器结构、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操作工艺等一些课程。时间为一个月左右,要求参加的单位和人员请于十月底来函告知中国海水淡  相似文献   

2.
学会通知     
为满足广大电渗析技术应用工作者学习新技术的要求,学会决定于今年秋季举办全国第五期电渗析应用技术学习班,学习时间约一个月,地点在浙江省杭州市,培训对象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技术  相似文献   

3.
由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持的电渗析苦咸水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82年10月26至29日在兰州市召开,来自全国铁路系统内外的院校、科研、工程、设计和工厂等30个单位的66位代表就电渗析苦咸水淡化的技术,特别是电渗析在处理高硬度(60—100德度)苦咸水方面的生产运行经验、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甘肃省非常重视这次会议,两位副省长  相似文献   

4.
后记     
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于1989年3月11—13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电渗析技术三十年成就交流会”。21位代表在会上作了电渗析研制与应用技术专题报告,三十余位代表发了言,并有多份书面材料进行了交流。这既是我国电渗析技术三十周年的纪念会,也是一次成功的技术经验交流会。为了进一步弘扬成就、拓展应用、创新效益,中国海水淡化与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家标准局1985年“国家标准化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计划”的要求,《电渗析技术电渗析术语》、《电渗析技术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技术电渗析器》、《电渗析技术电渗析除盐工艺》、《电渗析技术电渗析用于锅炉给水技术条件》综合性国家标准,于1987年12月2日至12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审查会。  相似文献   

6.
传统电渗析工艺在去除有害离子和脱盐领域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却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限制。近年来,研究者相继开发了可原位产酸碱的双极膜电渗析、利用膜特性进行离子选择性分离的选择性电渗析、具有重组和浓缩离子能力的复分解电渗析、将化学差势能转化为电势差发电的逆电渗析等新型电渗析技术,同时又将光电池引入装置缓解了能耗问题。综述了各种新型电渗析技术的最新研究和应用领域,以期推动电渗析技术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优化淡水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电渗析装置于20世纪50年代实用化,促使电渗析海水淡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主要对电渗析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如电渗析海水淡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电渗析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电渗析海水淡化技术面临的挑战及电渗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等,重点介绍了现阶段电渗析技术与其他膜技术的集成工艺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并简单讨论了电渗析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逐渐加剧的温室效应以及高盐废水的大量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要求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这对实现碳减排具有积极指导作用。而选择对高盐废水进行资源化回收的方式以及开发高效的碳捕捉技术有利于增强碳减排过程。离子膜电渗析因其独特的分离特性可实现对高盐废水的浓缩淡化、分离回用。为了降低温室效应,可采用淡化回收高盐废水和高效捕捉CO2相结合的方式降低CO2浓度,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以及对废水的零排放。本工作综述了以离子膜电渗析为基础的传统电渗析、双极膜电渗析、反向电渗析、置换电渗析、选择性电渗析和冲击电渗析等六种电渗析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他们在碳捕捉转化和废水资源化方面的应用进展。展望了新型离子膜电渗析在处理高盐废水的应用前景,同时指出新型离子膜电渗析技术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限制与挑战,最后为新型电渗析技术实现低碳排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温电渗析     
高温电渗析是将电渗析的进水温度加热到80℃左右,降低电阻、减少液体的粘滞度、提高产水量并减少电耗的一种新方法。七十年代以来,高温电渗析作为一项新技术,已充分显示出它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优越性。近年来,高温电渗析已成为国际上电渗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越来越被重视。有的学者认为,高温电渗析的使用,可能比闪蒸等法进行海水淡化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0.
电渗析法处理含金贵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电渗析技术处理含金贵液的各项影响因素 ,指出在 10V电压、 2 0℃及操作时间 2 0min条件下 ,一段电渗析脱金率可达 70 %以上 ,三段处理达 99% ,淡化液氰根浓度 <0 .5mg/kg ,料液中铜、金具有同向迁移性 ,淡化液氰化物浓度同时降低 ;在实际操作范围内 ,pH及氰根浓度不影响电渗析效果。建立了脱金率与原液金品位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通过闭路模拟实验选定了一种实际生产流程 ,确定了中间液返回原则  相似文献   

11.
电渗析在发酵法制有机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渗析的基本原理及电渗析器的结构类型,综述了电渗析在有机酸提取中的应用以及有机酸发酵与电渗析分离耦合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填充床电渗析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树脂填充床电渗析器与纤维填充床电渗析器的研究结果,纤维填充床电渗析器与其它电渗析器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者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高盐废水“零排放”是当今很多企业需要面临的非常严峻的环保问题,而离子膜电渗析由于其独特的分离机制能够实现高盐废水中无机盐的分离、浓缩和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水和盐的回收利用。本文综述了离子膜电渗析目前在高盐废水“零排放”盐浓缩工艺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电渗析在高盐高COD废水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新型的电渗析技术如选择性电渗析和双极膜电渗析在混盐分离和盐的资源化利用中的机遇;同时指出离子膜电渗析在大规模应用中仍存在很多挑战,如离子膜性能的提高、电渗析工艺的优化和电渗析设备的投资成本和能耗如何降低。本文将为高盐废水“零排放”提供新思路,同时为离子膜电渗析在高盐废水“零排放”中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渗析技术作为一种膜分离技术,随着对传统电渗析过程的改进,使电渗析技术成为新的热门研究领域。而研究离子交换膜的污染规律,建立起有效的缓解和清除膜污染措施,是解决电渗析技术更广泛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电渗析膜污染的成因和污染的防治,并对电渗析膜的清洗方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水处理技术》2006,32(5):4-4
由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和浙江省膜学会联合举办的2006年全国水处理技术培训班于2006年4月13日至4月2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来自辽宁、甘肃、广东、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上海、安徽、广东和浙江等省市的4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按照学会制定的教学大纲,聘请有扎实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四位教授级高工系统讲解了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组器和工艺设计,反渗透、超滤、电渗析应用技术和EDI装置;  相似文献   

16.
电渗析技术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及应用,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电渗析器产量和应用领域名列世界前茅,然而因电渗析运行中排掉近50%的浓水,造成的浪费十分可惜。特别是在我国面临严重缺水的今天,设法提高电渗析的回收率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研制了大流量、高利用率的电渗析装置。  相似文献   

17.
一、电渗析淡水的 pH电渗析的淡水常常稍微显一点酸性,当淡水的电阻较高时尤共明显。电渗析的淡水为什么会显酸性,一般认为是极化引起的。当电渗析在极限电流以上运行时,使国产离子交换膜(如上海化工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电渗析技术的特点、设备,对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几种电渗析方法进行对比。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硝酸磷肥厂的电渗析设备已投入运行,且实现了工艺水的全部循环利用,结合实际操作简述其工艺参数选择、运行与维护,并辅以理论分析说明,为今后电渗析设备的使用及改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78年郑州铁路分局初次采用电渗析技术,于商邱给水站建成一座中型电渗析水处理设备,日产淡水1500吨,供给铁路蒸汽机车用水。电渗析单台流量20~30吨/时,把这样大容量的电渗析装置安装在铁路上还是第一次。在安装与使用过程中,又经过不断改进,电渗析设备已稳定运行近三年。电渗析设备每系列串联两台,总脱盐率60%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一、绪言在电渗析器的运行中,既要充分发挥电渗析设备的利用率,又要避免超极限运行后浓差极化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保证电渗析器能够稳定而高效地运行,这就要求电渗析器的操作电流控制在极限电流以下,因此极限电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