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地表深覆盖、隐伏产出、构造控矿及多干扰环境的复杂环境下开展土壤气体测量找矿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广东“凡口式”MVT铅锌矿区进行土壤氡气气体找矿试验。选取矿区2条剖面已知矿体剖面和已开展过地电化学测量的剖面进行,采用美国RAD7测氡仪器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在已知矿体上方出现不同程度的氡气异常,且具有相同的异常模式,属正顶单峰异常模式。通过矿床资源量、控矿因素、矿物组合、以及伴生放射性元素等特征探讨,凡口矿区地表土壤氡气异常与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矿床盖层岩石孔隙率大、陡倾断裂存以及矿田微构造发育,为氡气运移提供良好的通道,氡气团蔟运移模型能较好解释凡口矿区氡气正顶单峰异常模式的形成机制。与地电化学测量方法对比,氡气测量具有地电化学在矿体部位异常较弱,氡气异常反而很强;断裂位置,氡气很弱,电化学很强的特点。两者的结合确能很好的定位矿体的位置,即取氡气强异常与地电化学中等异常叠合部位则为矿体。结合物探、化探方法综合分析认为,“凡口式”MVT铅锌矿矿区氡气正顶单峰氡气异常模式,对矿体赋存部位具有明显指示作用。在凡口深覆盖区利用土壤氡气找矿是可行的,其具有快速、低廉、实时的特点,符合土壤气体测量的矿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凡口铅锌矿处于南岭锡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核心区南侧,矿区构造发育,岩浆活动不强,是中国最为典型的"一富、二大、三集中、四隐伏"的超大型铅锌矿床。从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矿石矿物成分与矿物组合、赋矿地层、围岩蚀变等方面论述凡口铅锌矿的矿体地质特征及矿体空间产出规律,并分析其控矿因素,研究表明,本矿体形成受断裂构造、地层、沉积相三者控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金岭南凡口铅锌矿地下水害防治帷幕注浆工程实际, 根据矿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数据, 在Visual Modflow中建立了该矿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该矿山地下水流场, 从而揭示了矿区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 模拟预测帷幕建立后的地下水流场, 对比帷幕建立前后矿区地下水位的变化, 分析了帷幕对矿区水文地质的影响, 并评价帷幕注浆工程堵水的效果。这可为有效防治凡口铅锌矿地下水害、保证井下作业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铜山口铜矿深部及露天境界外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情况,根据矿区地质特点、矿床赋存特征、开采技术条件等实际情况,对该矿区地下开拓方案、采矿方法、生产规模、服务年限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为铜山口矿边深部矿体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凡口铅锌矿边缘矿体的发现使得矿山目前的充填系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充填需求。本文根据凡口新探明矿体与充填站的位置关系提出了施工新充填钻孔,利用原充填钻孔两种管路布置方案;计算了地表充填管路输送分级尾砂、细尾砂的最大允许充填倍线为8.56、3.47。根据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认为在充填管道的地表阶段输送分级尾砂和细尾砂时,两种方案都需要采用泵送方式输送;在充填管道地下阶段输送分级尾砂充填料浆时可以自流输送,当充填倍线降至3以下时才能自流输送细尾砂。对泵送压力的计算结果表明:充填系统需要配备最大泵送能力不小于12MPa的充填泵才能满足矿山的充填料浆输送需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虎头涯多金属矿区的详查工作,对虎头涯矿区许多地质现象进行重新认识.主要从地层组合及地表综合地质情况,认为矿区存在一个复式褶皱,矿体主要产在两个向斜的中部,这样现有矿区的南部还存在一个规模与之相当的含矿带;另外从矿体形态、矿物组合及矿体围岩等特征分析,认为矿体成因上应归属于海底喷流沉积为主兼后期热液改造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7.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和钻孔编录,将努日矿区角岩体特征、角岩中裂隙及脉体特征、矿化特征与甲玛、驱龙、邦铺和沙让等斑岩型矿床进行对比,并结合前人关于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的相关成果,认为矿区深部存在隐伏的斑岩型矿体。通过分析矿区角岩体分布特征及其厚度的变化情况以及矿区裂隙和脉体发育程度、产状变化等信息,对该矿区下一部工作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在矿区37~41线布置深钻有望发现深部隐伏斑岩矿体。  相似文献   

8.
赵远由  苏书灿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4):129-131,134
通过对贵州务正道地区工作程度较高的两个矿区共计十多个矿体的品位和厚度变化情况进行总结,对区内一正在开展勘查工作的矿体进行延深规模预测。认为矿体的地表特征与其延深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矿体地表露头厚度变化与矿体延深的对应规律性不很明显,但有一个总体趋势存在。矿体地表品位变化曲线可划为7个类型,各类型的品位变化预示其不同的延深规模。使用矿体的品位和厚度变化情况可预测矿体的延深规模。  相似文献   

9.
南京九华山铜矿区仙人桥矿段经部分开采后发现,矿体形态、矿床储量等方面与矿区原详查报告存在较大差异。结合矿区开采及勘探资料,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特征,并进行了探采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矿区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控制着仙人桥矿段的矿体形态;(2)矿区围岩类型与岩浆岩的接触带影响着矿体的规模;(3)仙人桥矿段2#矿体成因主要受矿区F2压扭性断层控制,在与F2断层交叉的张性断裂部位往往富集规模较大的囊状矿体。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区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矿区除沿F2断层带进行找矿外,与F2断层相交的张性断裂也为较有利的找矿区段。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铜矿床找矿勘探及开采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凡口铅锌矿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北东48公里。矿区开发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就有采矿、炼银活动。1955~1963年间先后用露天相地下方式开采少量硫和铅锌矿石。 1956~1965年间由706地质队进行矿区勘探。1958年正式成立“凡口铅锌矿”。1965年国家储委批准储量报告,同年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提出扩大初步设计,设计规模为3000吨/日,随后正式开始全面施工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云南会泽大黑山玄武岩铜矿床地气微粒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会泽大黑山玄武岩铜矿床地气微粒采样,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地气微粒主要有铁、铜、钙等氧化物微粒以及氯化钠、高岭石、方解石微粒等,这些微粒特征可用来作为该类矿床隐伏矿体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花垣矿田长登坡铅锌矿床位于湘西—鄂西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代表性铅锌矿床之一。本次研究对长登坡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进行了高精度的LA-ICP-MS测定,结果表明闪锌矿具有低Fe、Mn,高Cd、Ge、Ga和低In的特征;闪锌矿Fe、Mn含量和In/Ga、In/Ge、Zn/Cd比值均指示矿床成矿温度不高,通过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估算成矿温度为80~200℃,均值为136℃,指示该矿床成矿可能与中低温盆地流体有关;闪锌矿在(Ga+Ge)-(In+Se+Te)-Ag三角图解中的投点范围明显不同于SEDEX型矿床、VMS型矿床与矽卡岩型矿床,而与MVT型矿床有很大范围的重叠。综合分析认为,长登坡铅锌矿床属于MVT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属于自然界中的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非常有限。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开采矿物资源,避免矿产资源不必要的浪费,矿柱的回采势在必行。然而,随着地下矿床的开采,地应力对采矿工作的影响不可避免,矿柱的回采更是如此,回采的同时必须要做好地应力的处理。因此,基于某铅锌矿上部中段现行的顶底柱回采技术,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顶底柱、边角残矿回采技术方案。解决了之前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采切效率、安全性、贫化率和损失率方面的问题,提高了矿区的经济效益,也为同类型矿山的矿柱回采方案设计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4.
凡口矿高碱介质中闪锌矿浮选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伦  张笃  刘运财 《矿冶工程》2005,25(3):37-40
高碱介质是凡口铅锌矿铅锌分离的主要特征, 闪锌矿的浮选速率受到介质温度、矿浆浓度、活化剂用量、捕收剂种类和用量的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上述参数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找出了活化时间、矿浆温度等合理值。依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锌粗精矿分别处理的技术路线。为凡口矿的浮选作业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齐波夫定律在可可塔勒铅锌矿床资源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可塔勒铅锌矿是阿勒泰南缘有色、贵重金属成矿带中具典型特征的重大矿床,目前勘探储量大约为500万t,为进一步扩大该矿床的远景储量,应用齐波夫定律,利用可可塔勒铅锌矿床已探明的铅锌矿资源量,对其远景资源量进行预测,为进一步在该地区铅锌矿找矿勘探提供理论依据。预测结果说明可可塔勒铅锌矿床还有很大的探矿空间,尚有1 578.6万t左右的铅锌资源需查明。  相似文献   

16.
光面爆破控制采场顶板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口铅锌矿将光面爆破技术运用于井下采场回采,以减小爆破对采场预控顶板的破坏,从而控制采场顶板,达到安全回采的目的。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在采场控顶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有限单元法在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会泽铅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采用等效裂隙介质模型概化矿床充水含水层,并利用矿坑涌水资料及矿区地下水水位观测资料,应用里兹(Ritz)有限单元法计算和预测了麒麟厂矿坑深部1511、1451m两个中段的涌水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高水速凝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在凡口铅锌矿的试验研究及应用,并分析了该充填工艺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充填质量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该充填工艺与传统的尾砂胶结充填相比,克服了采场充填脱水、漏浆、充填接顶差等方面的问题,而且降低了充填成本,提高尾砂利用率,缩短了作业循环时间,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温都尔各脱铅锌矿地处沙麦钨成矿带西南端,奥由特铜成矿带北东部,为近几年新发现的矿床,前人研究较少涉及。为深入研究矿区成矿规律,根据区内最新找矿成果,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①铅锌矿体在空间上主要受NE向和NW向断裂构造控制,断裂构造为矿液运移、存储提供了必要的通道及场所;②矿体赋存于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中,二长花岗岩为矿体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热源及物源;③矿石主要呈鳞片状、粒状变晶结构,细脉状-星散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闪锌矿呈不均匀星散浸染状分布;④矿体多呈带状、少数呈透镜状产出,有分支复合及膨大收缩现象出现;⑤区内铅锌矿是由地下热水经溶解、置换、萃取形成含矿热液,随后期岩浆活动进一步活化、迁移、富集,在合适的位置沉淀成矿,该区铅锌矿属于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异常、极化率异常为区内有利的找矿标志,构建了综合找矿模型,并圈定了5处找矿靶区。其中,B1、B2、B4、B5靶区均分布于F1构造带上,首尾相连,成矿地质背景基本一致,实际上属于一个较大规模的靶区,靶区内构造蚀变带全长约6.2 km,已圈出的4条矿体平均真厚度为3.16 m,向下延伸200 m以上,Zn平均品位为1.03%,反映出靶区成矿潜力均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