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水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更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我国围绕农村水污染防治问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现阶段我国针对农村水污染的立法仍有不足之处,文章根据我国立法现状,提出了农村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分析我国水环境现状,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由粗放型经济模式的影响、城市人口爆炸的影响和人民节水意识薄弱等综合因素造成,提出防治水污染的重点,主要是从工业、城市和流域三方面污染源进行治理。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水环境的状况分析,确定水污染防治的工作重点,将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深入探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刘启风  周颖 《中国水利》2005,(13):47-49
目前我国面临着水资源总量不足和水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势在必行,健全、完善水污染防治机制是实现节水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水污染防治起步阶段的防污机制开始分析,明确了我国要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治污机制,并提出了在建设节水型社会过程中,当前水污染防治机制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河长制出台的现实和法制基础关于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水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和规划性文件设立了很多制度,譬如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取水许可证、排污交易试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水集中处理制度等;不仅规定了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的环境质量负责,还规定了水利、环保、住建等部门的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职责。  相似文献   

5.
关于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湖流域是我国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地区。有效开展水污染防治、保障流域的水安全,是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在总结主要水环境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对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并从资金投入、管理机制、政策导向、防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周涛  王勇 《治淮》2008,(8):6-6
淮河是我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江大河,被列入“九五”、“十五”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996年和2003年国务院又批复实施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提出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国内河流湖泊水污染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电力科技》2005,31(1):1-13
我国对主要河流湖泊(特别是重点流域)的水污染进行了长期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就我国主要流域的水污染治理进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以及治理新思路等进行了探讨,最后还对我国有关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荷兰水污染防治的发展历程,主要对相关的法律体系、管理体制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水污染防治、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外典型河流湖泊水污染治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电力科技》2005,31(1):14-23
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世界上不少国家就对大江大湖进行了综合治理和开发,其中、一些著名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泰晤士河、莱茵河、琵琶湖和伊利湖的水污染治理进行比较系统的介绍,为加强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立法协调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资源和水污染防治各自的概念出发,在理论上阐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水污染防治是水保护的手段之一,是水资源保护的一个环节,而决然不能代替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除包括水污染防治之外,还包括水土保持,节约用水等方面,是水量、水质的全面保护,同时分析了我国立法工作中两者关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外立法经验总结,提出了协调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立法工作的建议。“水法”承担起水量、水质和水体的全面管理职能,而“水污染防治法”则应在前者的基础上,将水的质量控制在恰当的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11.
赵武京 《治淮》1996,(10):3-4
1995年8月8日,李鹏总理以国务院第183号令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规《国务院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以国务院令发布流域性规章,从法制化治理的高度,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要使淮河水体变清的总体目标。这不仅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陈勇 《水利发展研究》2006,6(10):7-10,20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摆脱这一困境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对推进水污染防治的意义,探讨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于术桐 《治淮》2010,(4):22-24
<正>一、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相关特征(一)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自1995年8月8日国务院颁布我国第一部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以来,各级政府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措施,淮河流域的水污  相似文献   

14.
《治淮》1996,(8)
1995年8月8日,我国第一部流域性行政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了,无论是从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还是从全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来说,它都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一个科学规划,依法办事,统一协调,综合防治,全面务实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现状,评价了干、支流12500km河长的水污染状况,分析了水污染原因和危害,指出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的严重性。为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本文提出了采取健全法规和机构、综合防治等措施以改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建立多元化的水污染防治机制,是推动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多元化防治机制包括: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流域管理,利用经济刺激手段,推动公众参与,完善法制。  相似文献   

17.
对水污染防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水环境质量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始于70年代末期,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就。尤其是近几年,党和国家对水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在逐步增加,全社会环境保护的意识普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鉴美国在利用法律手段防治水污染问题上的成功经验,从中美两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管理体制、机制、防治措施和实施保障等方面对两国的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初步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完善中国的水污染防治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治淮》1995,(10)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性的污染防治法规,也是第一部比较完整、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流域法规,它的出台,有着其不可估量的意义。 首先,在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管理在国家级是以环保部门为主,水利、农业等专业部门参与的一种条条管理的关系。在地区或流域一级,由  相似文献   

20.
《治淮》2018,(12)
正我国跨界水污染事件多发,水污染防治困境难解,传统单一的地区分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跨界水污染防治要求。以整体性治理为框架,以协调、整合、责任为治理机制,统一监测标准,互通监测数据,建立完善跨行政区域水污染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强化流域管理,加强区域合作,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