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学设计综述 1.教学概述 本知识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二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由于本节知识的操作性比较强,而且学生对单纯的操作未必有兴趣,所以,我整合了语文学科知识《迷人的张家界》,学生在浏览迷人的张家界奇山异水的同时,保存信息的内驱力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背景 1.内容分析 本课时取材于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二章的第二节。由于教学对象是高三学生,所以依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及山东省高考考试说明中“基本能力”部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了加工。网络信息是信息来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节从网络信息检索与网络信息下载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的获取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地球上的生命史》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单元《生命的演化》第二节《生物的进化》中的内容。本教学课件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地质年代的划分、生命史的时期以及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各个时期生物的种类、特征和生活的环境等知识,通过图片介绍、学生观察,活动和测试.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生本思想主要是指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是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以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作为课程质量的衡量标准,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生本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作为基础进行教学,倡导人性化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走进语文知识世界,充分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本文将以生本思想为指引,对其中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下生本思想的运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探讨通过双语教学增强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掌握平面设计课程的知识和第二外语媒介知识的能力,分析在平面设计课程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与外语能力,围绕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做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本设计使用的教学版本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级中学《美术》第二册。教材《现代商业美术》一章中只介绍了“可口可乐”饮料的商标设计,这不禁会使人联想到“可口可乐”的广告,教材中没有列入广告的教学内容,为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现代商业美术知识,我将教学内容作了调整,由“可口可乐”广告引出本课内容,以此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表现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广告作品的有关知识,理解“现代广告”的设计思想。2.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感受和鉴赏广告,并进行比较深入的艺术分析。二、能力目标1.了解艺术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7.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高中物理》(选修)第二册九、十两章的内容,这部分知识相对其他章节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学这部分知识时感到非常困难。化抽象为形象是本课件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Photoshop教学中“任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浙江省教委直属的两所学校之一。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较早。目前高一学生采用省编高中《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每周2课时。高二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第一学期开展Photoshop教学,第二学期学习Flash,每周1课时。  相似文献   

9.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Excel工作表的基本操作,面向初中学生,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对Excel工作表单元格进行选定、移动、复制和填充的方法,以及在工作表中插入、删除等操作。本节课作为Excel教学的第二课时,根据教材安排,首先要求学生继续熟悉在Excel中输入数据的练习;然后在学生完成输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选定、复制的操作,学生模仿练习;再依次进行插入、移动、删除和自动填充等操作,学生再模仿;最后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讲述的主要内容是深圳市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2设计能巡逻和避障的机器人的第一个课时。在本活动中通过两个课时要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顺序、循环及选择程序的结构特点,而本课时是该单元学习的第一课。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及生理状态,本课时讲授了顺序结构以及循环结构中的多次循环控制模块;而永久循环控制模块会在设计避障机器人中运用到,因此放在第二课时中,与选择结构的程序一并讲解;同时在第二课时中,水到渠成地对三种结构的程序进行总结。对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而建立起较为合理的知识架构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背景透视 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中“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的知识内容包括图像的简单合成、合成图像的修饰,以及一个新的概念——图层,其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根据新课改理念来分析,本节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对图像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工,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对加工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前一节课对“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的学习,学生对Photoshop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导入,引导学生欣赏、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现代顺风耳——电话》一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第二册P160的内容。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教材主要运用挂图和实物介绍了电话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话筒、听筒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从教材知识体系上看,本节课综合了《声现象》和《磁现象》两章的重点知识,应用性较强;从教材编排意图上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目的地锻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生产实际有机联系起来,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探究实践的技能和良好习惯。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话筒、听筒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2.了解新型电话机的原理和发展趋势。二、能力目…  相似文献   

13.
课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泰山出版社,2005版)第二册第二章第五节:在表格中填充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在空白表格中插入文字、图片和字幕;能与已学知识相联系,综合运用,制作网页;进一步熟悉网页的制作流程。能力目标:通过与在Word中插入文字、图片进行类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使用动态字幕提高信息的表现力的设计能力;设计自己的网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在空白的表格中根据需要灵活地插入文字、图片和字幕。难点:字幕的插入及字幕属性的设置。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基本原则: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空间的设计,问题求解过程的引导、控制。基本环节:方案分析、讲解、演示、活动、辅导和练习。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广播、监看和控制等功能,进行网页欣赏,发现并讨论问题,分发资源,过程检测与评价,作品评价。  相似文献   

14.
陈友放 《网友世界》2013,(6):80-80,F0003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线。坚持以学生为本,改革思政课教学,优化教学环境,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知识总量中对学生而言,具有新意的、真正理解的知识为有效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的观点、材料、方法是否接受、接受了多少,被称为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要做到教给学生的知识是具有新意的,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就需要教师充分估计学生,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地把握教材,  相似文献   

16.
探讨通过双语教学增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专业知识和第二外语媒介知识的能力,分析在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与外语能力,并平衡专业知识传授和外语水平提高的关系,围绕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上作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二课《台湾大地震》。本教材积极提倡任务型教学原则,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本单元的话题“NaturalDisasters”(自然灾害),此单元内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情景真实,表达地道规范;词汇再现率高,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其用法,从而对自然灾害有所认识。二、能力目标1.利用所学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2.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概述 设计思路概述 “角的初步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的内容,而角的知识又是几何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其他知识打下基础。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并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的教学知识来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我把这块内容和书本中的实习4“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联系在一起,形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探究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总结各类生态系统所包含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设计制作和观察小生态瓶,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要想更好地把教学信息传达给学生,没有比把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的办法了。也就是说,如果你试图教学生某种知识,那么,你要能把所讲授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并让学生们了解到知识对于他们生活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容易接受且掌握。我不是唯一这样认为的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L.S.Vygotsky也是其中之一,在他关于教学的任何一本著作中都体现了这一点。学生们能真正学到的是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