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根据遥感影像讨论九岭—江南地区的推覆构造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明推覆构造格局对于区域构造演化的研究和揭示新的找矿方向在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根据九岭一江南地区查实有据的飞来峰等推覆构造在TM遥感图像上的影像特征.总结出推覆体的四种影像鉴别标志;而后利用这些标志对该地区的TM数字镶嵌彩色合成图像作了详细的解译、分析,并据以讨论了研究区的推覆构造宏观分布格局及其区域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2.
选取Landsat7ETM+和ASTER为遥感信息提取的数据源,基于ETM+数据进行信息提取,结合ASTER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对非洲某铜矿勘查区进行遥感资源评价.通过遥感影像预处理、地质解译标志建立、影像目视解译获取区内岩性与构造解译图、遥感蚀变信息的提取、圈定找矿靶区等步骤,预测了3个成矿远景区,为后续找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由于遥感数据越来越丰富,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影像数据在几何、光谱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全色波段和多光谱影像融合得到的影像,兼有全色波段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多光谱影像的高光谱分辨率特性,可以满足影像解译的需求,而且融合后更能突出影像的某些特征:如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覆盖的变化等等。本文主要是介绍遥感影像融合的基本原理、融合后影像的评定和分析,并且将以主成份影像融合、IHS变换与直方图匹配法的遥感影像融合,进行以南昌市部分地区Quickbird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西华山地区铜矿调查工作中缩小矿产勘查范围,进一步指明铜矿勘查方向,以调查区构造形态和矿化蚀变带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遥感技术,选取法国Spot5和美国陆地卫星ETM为遥感信息提取数据源。采用面向特征主分量选择法(克罗斯塔技术)进行蚀变信息提取,并利用目视解译法结合光谱特征,对调查区线、环构造和区域地层岩性进行遥感解译.在本次解译结果和蚀变信息提取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区区域构造特征、成矿条件的详细分析表明,遥感影像线环构造明显,可以有效区分岩性、提取地层与隐伏构造信息。区内铜矿化与线性构造关系十分密切,矿化体多受北东一南西向断裂控制,东南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最终利用解译信息编制了线环构造解译图,并成功圈定成矿有利地段,为该调查区铜矿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遥感应用的深入,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说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包括分类、识别和特征提取.文中主要研究利用MATLAB实现影像中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提取和分类,并结合ERDAS软件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和分类后处理以及精度评定,最终从精度评定结果来看,两种特征分类的总体精度较高,另外,图像的结构信息有助于提高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遥感影像的水资源特征识别,需要对遥感影像中的地表水体边缘信息进行有效检测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细化分割的遥感影像水体边缘轮廓提取识别方法。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高分辨率遥感水陆场景图像成像,通过灰度像素增强技术进行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增强处理,在不同场景纹理中进行遥感影像空间像素特征重构,以中心像素的灰度值为阈值建立遥感影像陆地地物的空间结构特征辨识模型,采用细化分割方法进行遥感影像的水体边界点分割处理,采用形态学滤波方法进行遥感影像水体边缘轮廓检测过程中的细化分割和滤波,对水陆粗分离结果进行形态学闭运算处理,根据细化分割结果进行水体边界平滑处理,实现对遥感影像水体边缘轮廓的提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遥感影像水体边缘轮廓提取的精度较高,水体边界平滑性较好,轮廓特征的辨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遥感影像决策树分类方法。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波段代数运算、主成分分析和图像分割等处理,提取出影像上地物的光谱维特征、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试验区主要地物类型提纯后的训练样本集,采用C5.0决策树分类法进行影像分类,实现主要地物的空间分布专题信息提取,并利用该方法对Landsat-5TM影像进行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8.
高分遥感影像不仅地物比较清晰,而且可分辨能力强,能提供丰富的地物细节信息.为了更好地将各地物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出来,需要一些比较好的特征提取与特征优化方法.以北京市大兴区的WorldView-2高分遥感影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eCognition软件和Matlab的DeepLearn Toolbox,利用自编码网络方法,进行遥感影像的特征提取与特征优化.实验中首先利用eCognition进行多尺度分割并提取42个特征,再利用自编码网络算法进行特征优化得到12个特征,最后将原42个特征影像分类结果与优化后特征子集影像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自编码网络的特征空间优化后,减少了特征冗余,降低了干扰信息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分类精度、分类效果及分类效率都有所提高,优化后的特征空间是适用于高分遥感的地物分类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直方图不变矩的遥感影像目标匹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遥感影像数据库目标查询的现有方法进行了讨论,针对其不足提出一种由“粗”到“精”的目标匹配方法;以基于边缘特征的直接二值相关法实现目标初始定位.以遥感影像直方图的不变矩及统计特征结合相似度度量完成目标的快速查询;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匹配速度快.精度高,能够满足遥感影像数据库目标快速查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图像处理和分析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云团、云影图像模型和区域恢复模型,并采用阈值法对图像分割。 用1988年TM遥感影像对2002年ETM遥感影像中云团及云影进行去除试验,再现云团和云影区地物特征,提 高遥感影像数据的可用性。结果表明,使用阈值法并利用直方图形态分析选取阈值、检测云团和云影的计算方 法简单且效果好;选取合适的两遥感影像灰度平均值之比,可以得到理想的恢复效果,再现云团和云影区地物特 征,达到提高遥感影像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强应变构造带遥感影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遥感影像特征、地质和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的分析,将该区划分为七个强应变构造带,并讨论了每一强应变构造带的遥感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高分辨宽覆盖遥感相机光学系统的可能结构形式及其它可能实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应用遥感技术测绘大比例尺专题图的方法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利用航空遥感资料进行大比例尺成图的新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桂林市西城区岩溶塌陷遥感影像特征、模式识别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桂林市西城区岩溶塌灾害勘查中,根据潜蚀型岩溶塌陷遥感波谱异常模型,以数字图像复合彩色增强处理为手段,通过从已知的未知的图像分析和波谱异常识别,直接从TM影像中提取隐伏岩溶土体洞隙的遥感透视信息;在此基础上,经综合地质解译,共圈定出塌陷易发区15.59km^2,提出重点详查/治理小区8个。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无人机的特点、性能,阐述了无人机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作业步骤.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古城镇为研究区,证明了无人机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介绍无人机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特点、意义和关键技术,展望了无人机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是地质调查工作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基本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我国及周边地区以及全球大气、海洋和陆地的系统观测和动态监测。文章从遥感技术发展现状出发,研究了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说明遥感技术为我国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7.
隐蔽性滑坡隐患是金沙江下游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发育形式,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高位远程运动等特点。近年来,特大山区隐蔽性滑坡灾害案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突破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手段的局限性、滞后性,提前有效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并探索其发育特征,对指导中国西南地区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建设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本文选择金沙江下游永善段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利用升降轨时序InSAR–光学遥感综合识别方法,精细识别区域性时序地表形变、隐蔽性滑坡隐患光学遥感信息,通过野外考察,深入探索隐蔽性滑坡隐患发育特征。研究显示:1)通过升轨时序InSAR技术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26处,降轨时序InSAR技术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28处,光学遥感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48处(与升降轨时序InSAR识别结果有10处重合),合计识别滑坡隐患92处;对识别结果进行100%的野外考察,将升降轨InSAR和光学遥感识别结果划分为完全一致、部分一致、仅有光学遥感识别结果、仅有InSAR识别变形结果4种情况,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2.86%、80.77%、75.00%和63.64%,总体识别准确率达78.26%,略高于目前国内滑坡隐患识别平均水平,验证了滑坡隐患识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通过对比分析综合遥感识别结果可知,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的识别结果与二者的识别方式、影像成像条件、滑坡活动性关系密切,二者不能直接进行互检。3)通过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可知,隐蔽性滑坡隐患发育规律随着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升降轨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识别的隐蔽性滑坡隐患在地貌空间分布、地层岩性均存在一定差别。结果表明,综合遥感识别技术充分利用了升降轨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识别方法的互补性,解决了隐蔽性滑坡隐患看不见、看不清、看不准的难题,提高了滑坡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阿拉善盟地区进行成矿远景预测,利用遥感解译方法,对阿拉善盟地区地层、构造、已发现矿床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区内遥感异常具有沿断裂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在局部地区具有矿藏富集的特点.一级找矿远景区为朱拉扎嘎、巴音诺尔公、哈拉毛滩、乌兰呼都格4个地区;二级找矿远景区为希尔特克、迭布斯格2个地区.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多层无衰减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典型衰减系数,研究了地震波在多层有衰减介质中的传播特性。通过计算地震波在各层有无衰减介质中的幅值和位移以及绘制相应的传播位移图,对比分析了衰减因素对不同地质分布中地震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衰减情况下,地震波从震源经过多个不同地质分布层传播到地表面时,地震波的幅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大;而计入地质层的衰减因素后,地震波经过与上相同的多个不同地质分布层时,地震波幅值的放大程度将明显减小。特别的对于"表层-砾石层-岩石层-黏土层-基岩层"地质分布层,将最大程度地衰减地震波对地表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relates to the semi-empirical model based on fire field energy balance and the physical model based on land temperature, aiming to provide a practical way of describing fire spread. Fire spread is determin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s and the agency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terrains. Combustible materials, such as surface area, have no featured scale, yet the process of forest fire spread contains the self-replicating feature, both of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self-similarity of fire spread. Consequently, fire behavior can be described by fractal geometry. In this research, we select Wuchagou forest in Da Hinggan Mountains as the experimental site where a forest fire took place three years ago. The forest fire was detected on low-resolution NOAA-AVHRR images, and fire spread was simulated on high-resolution TM images as another attempt to merge informatio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we adopted the method of limited spreading lumping (DLA) to describe growing p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