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蓝染作为一门古老的天然染色技艺能够流传至今,得益于其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及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能更好地传承和创新蓝染文化,蓝染应当在工艺、美学和环保等方面发挥优势,从而扩大其在时尚领域的发展及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2.
蓝染工艺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分析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的蓝染工艺特点,阐述日式蓝染的完善化发展和中式蓝染的综合化发展。详述传统蓝染工艺与现代产品设计的创新过程,即活化传统,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传统文化是现代社会的时尚源头。  相似文献   

3.
《毛纺科技》2021,49(2)
为了传扬我国重要的传统民间纺织印染工艺——客家蓝染,通过对客家蓝染的历史起源、客家蓝染衣饰文化、传统蓝染技艺、典型传统蓝染面料与服饰特征进行了阐述与归纳,进而探索出客家蓝染通过染材的拓展应用、色彩的多样化、套染工艺的应用、纹样的现代审美设计以及在现代服装、饰品、抗菌功能性纺织品的应用等途径实现现代活化,使传统客家蓝染文化与技艺得以传承与创新,最后展望了客家蓝染在现代生态纺织品以及文创产品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蓝染作为中国民间染织工艺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纺织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冲击,但随着当下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重视,费者对服装的消费诉求发生转变,蓝染工艺在历史新时期又再次以无污染、生态环保和色彩纹样丰富变化的独特魅力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但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应用中仍面对传承传统与商业生产的矛盾,本文从蓝染技艺在现代服设设计中的意义结合目前市场上的蓝染品牌和蓝染工艺应用产品,探讨蓝染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天然蓝染工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匠人们的劳动与智慧。由于合成染料的引进和使用,传统蓝染技术逐渐被人们淡忘,但是不断地使用化学染料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本文基于在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南通的学习和考察,具体研究了蓝染工艺流程,对其中的原理进行分析,并从生态环保理念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其工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潜力,这对天然蓝染的传承以及生态染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红梅 《纺织导报》2017,(12):91-93
蓝染艺术以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形式语言传达着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向往,具有深刻的审美文化内涵。现代生活中重新注入蓝染艺术的设计元素,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现代时尚设计语言的丰富和拓展。文章分析了传统蓝染的审美特征,包括色彩属性、图形纹样、寓意表现、工艺特征等,介绍蓝染艺术的时尚设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然印染蓝染工艺的认知和实践,了解蓝染工艺的发展、类别、制作方法等.分析其图案造型特点,在符合现代流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传统图案再创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留提供新创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通城市文化资源的探析和挖掘,提炼典型设计元素,将其运用在工业建筑遗存改造实践中,构建以蓝印花布为主题的蓝染工艺坊,不仅可以赋予旧建筑新的意义,也有助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的传承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金薇薇  张丁伟 《印染》2023,(9):97-98
扎染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从扎染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古代时期扎染工艺是将多种植物进行染色,使其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扎染工艺所展现出的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后,开始重视扎染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以此来促进扎染工艺的长远发展。扎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要结合现代的设计思维与方式,挖掘扎染产品的文化内涵、色彩属性和使用功能,将扎染工艺通过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得以传承,同时以产品设计为切入点,通过设计实践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式将传统工艺中的精髓元素进行继承与发扬,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生活需求。传统扎染工艺在产品设计中进行创新发展,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还能提高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非遗传承视角下,针对其特定的设计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从非遗传承视角来分析扎染工艺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便是一个典型代表。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茶文化也融入现代服饰设计中。当今互联网+的背景下,茶文化与服饰设计的相互融合也能更加满足大众的需求,从而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本文首先阐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其次指出茶文化在服饰设计中传承与创新的重大意义,并且列出当今服饰设计中融入茶文化时的艺术体现,最后分析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与服饰设计的创新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蓝染工艺的发展历史进行概述,然后举例说明并分析了蓝染在国内外服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出国内蓝染服饰存在认知程度低、质量检测缺少规范和缺乏高端品牌等问题。需要加大蓝染的宣传力度、积极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将中国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进行结合,提升产品的设计水平,促进蓝染服饰向专业化、个性化、时尚化和精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阐述蓝染技艺的特征及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发掘蓝染在现代时尚设计中的可能性。分析蓝染的天然优势和技艺特征,调研国内外蓝染设计品牌和工作室,概括蓝染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福建乌龙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加工工艺、独特的品质风格,以及当前茶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内外销量大幅增长,都表明了福建乌龙茶在中国茶叶中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近代福建漆器纹饰为研究对象,在物质文化视角下剖析近代福州漆器纹饰,并用类型学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一定数量的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双重考证,分析其大致经历五次纹饰流变的主要视觉特征并与社会文化进行叙事互证.较为系统的总结近代福建漆艺纹饰设计的时代性与在地性,为进一步研究福建漆器及工艺传承与创新提供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漆艺源于中国,在中国古代非常发达。在现代艺术的大环境下,不单要强调漆艺的技艺精湛,更应该强调与审美功能即艺术性的融合。对照越南、日本等国家高度发达的漆器工艺,中国传统的漆艺工艺也可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漆艺要注重传承与创新,尤其是要与现代艺术、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漆器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历史性文化元素图案与现代服装结合,其中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传承的意义,同时探究服装作为文化载体是否具有强大传承的功能。以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为主要基础,结合现代服装穿着需求和价值文化体现,探究历史性文化元素图案——茶文化元素图案在服装方面的影响及其艺术表现。得出茶文化元素图案是展现古代茶文化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其图案风格的不同,也将影响茶文化元素服装的风格,而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为茶文化元素服装不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通过对茶文化及其图案发展历史的分析,与未来可发展方向的研究,结合大众对传统文化元素服装的可接受度,可以得出茶文化元素图案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有着不朽艺术价值和极佳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7.
由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边地文化浸润的普洱饮食文化,在意识、物质、技艺层面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但是,普洱饮食文化多样性面临着消融同化,以及缺乏明确的传承载体、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和创新交流环境等问题。应基于文化多样性传承与创新的视角,从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共享性等方面,实现普洱饮食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8.
闽南功夫茶     
张培 《中国食品》2011,(14):64-65
中国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早在唐朝茶便已成为宫廷饮品,后随着茶叶种植和贸易的发展,茶文化孕育而生且发展壮大,神州大地出现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饮茶文化,福建闽南功夫茶便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福建,地处丘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仙作"古典家具的考察和研究,阐述现代"仙作"古典家具在造型装饰、工艺技术、材料运用等方面对中国古典家具的传承与创新,以期对当代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承带来新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羊毛毡工艺已流传数千年,是蒙古族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手账文化的兴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手账本购买热潮,手账本市场前景广阔.将蒙古族羊毛毡工艺与手账本产品进行结合创新,不仅能够使文化得到传承也可以为手账本产品带来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产品价值.本文通过对蒙古族羊毛毡工艺的创新探索,并将其应用在手账本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