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亚临界机组RB控制逻辑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亚临界机组的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RB)成功率是热工控制中的难点。国华电力公司分布在国内8个区域电网的机组RB功能可靠性均较低,随着参与调峰机组容量的增大,机组非计划停运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影响增大。对此,针对给水泵和一次风机RB控制逻辑中存在的缺陷,对RB目标负荷计算、RB速率计算、RB复位回路、跳闸磨煤机回路以及给水泵的自动联锁等控制逻辑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在某台亚临界600MW机组上的应用表明,控制系统满足一次风机RB和给水泵RB要求,一次风机RB期间一次风母管压力最低降至4.94 kPa,时间3 s,给水泵RB期间汽包水位从-40 mm最低降至-187 mm。  相似文献   

2.
以某300 MW机组为例,在分析机组原辅机故障减负荷(RB)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100%汽动给水泵RB时联锁启动电动给水泵、送/引风机RB等控制逻辑进行了优化,如在RB工况时根据总燃料量设定总风量,在一次风机RB控制逻辑中设计一次风动叶超驰开和炉膛压力优降回路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使机组能够在RB时稳定、快速地减负荷.  相似文献   

3.
火力发电机组RUN BACK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近年来新投产的大机组的DCS控制逻辑中都设计有机组快减负荷(RUN BACK,以下简称RB)功能,但真正做RB试验的机组很少。为此通过对某进口350MW机组在协调控制方式下进行机组快减负荷的成功试验,介绍了有关的逻辑设计、试验应具备的条件和试验的过程,并分析了试验的结果,讨论了机组RB控制逻辑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田集电厂2台超临界机组的RB设计方案。对一起RB异常动作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异常动作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对RB功能逻辑进行了改进。经试验验证,RB控制逻辑改进后动作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电机组RB的传统动作及系统恢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RB控制方案。对RB控制回路进行优化,通过闭锁风机大连锁逻辑,采用超驰方法和连锁功能,维持炉膛风量平衡,确保炉膛负压稳定;依照机组给水泵配置特点设计了给水泵RB逻辑,设计了RB触发时机,确保100%容量汽动给水泵跳闸连启1台50%容量电动给水泵时RB能够正确触发。RB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RB逻辑设计合理,RB动作准确,机组可快速、安全降低负荷至目标位置,减少了系统恢复过程中风机启动数量,降低了机组故障状态下的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6.
通过宝鸡第二发电厂300MW火电机组RB设计功能原理的分析,对其RB功能的设计逻辑进行了完善。并在宝二3号机组成功地进行了RB试验,为本机组RB工况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磊 《华中电力》2011,(5):17-19
通过介绍荆门热电厂600MW超临界直流炉机组RB动作特点以及RB动作的逻辑,分析RB动作对主参数(主汽压力、蒸汽温度、给水流量)的影响,明确在机组RB动作过程中保证机组的主要参数不越限,是设计RB控制策略的首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8.
燃煤机组辅机故障减负荷(RB)过程中重要运行参数的控制品质直接影响机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针对超超临界机组RB过程中给水流量、炉膛负压、一次风压及水煤比存在的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原采用的前馈控制、PI控制、速率控制、跳磨煤机逻辑、变参数控制等控制策略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法。优化后机组RB过程中重要运行参数变化更加平稳,该优化方法对超超临界机组RB过程控制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神华国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二期2×600 MW超临界机组RB逻辑的设计、主要构成,通过引风机、给水泵RB实际试验,详细介绍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措施。经过相关逻辑的优化和完善,有效消除了机组存在的隐患,提高了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水平,对今后同类型机组的RB逻辑设计及试验优化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投晋城热电厂300 MW空冷机组的直接能量平衡(DEB)协调控制系统及RB控制策略,并对RB触发时采用滑压方式运行的优点及机炉控制方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为了防止RB发生后机组负荷反调,设计有调门禁开逻辑。试验结果表明:DEB控制方式达到了协调控制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且在RB过程中能自动、快速、稳定降负荷,提高了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火电机组的RB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600MW超临界机组RB功能控制策略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晓文  张曦 《广东电力》2010,23(11):94-96
以惠来靖海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为例,针对超临界机组故障减负荷(runback,RB)功能的稳定投运对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作用,研究和分析了超临界机组送引风机RB、给水泵RB、一次风机RB和空气预热器RB的控制策略、超临界直流炉RB动态特性、具体优化措施和现场试验情况,对同类机组RB试验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产600 MW机组一次风机RB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绍赓  陈钰 《华东电力》2004,32(7):10-12
介绍了国产600MW机组一次风机RB功能因设备和技术原因长期无法投运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整改、完善和调整试验,可靠地实现了一次风机RB功能的稳定投入,增强600MW机组在辅机跳闸时自动恢复稳定运行的能力,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系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  相似文献   

13.
马睿  杨雪松  周稀源 《中国电力》2015,48(12):91-95
分析了白马电厂世界首台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的RB控制策略:在RB发生后进行控制方式转换、超驰联锁、偏差闭锁、限值闭锁、参数切换等。实现机组在高度自动化状态下完成RB动作过程,以最优减负荷速率使机组重新稳定在负荷目标附近并将各主要参数控制在正常运行范围内。在风机RB时进行联锁和超驰控制可以提高炉膛压力调节品质,给水泵RB时选择更低的目标负荷有利于整个过程的汽、水平衡,采用物理机理模型的减温调节方案可抑制蒸汽温度上升过快,分两级控制的一次风调节方案能保证锅炉正常流化和床压平衡。试验证明,控制策略品质良好,可推广应用于同类型机组。  相似文献   

14.
200MW机组RUNBACK功能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鹤 《黑龙江电力》2005,27(1):17-18,20
对牡丹江第二发电厂DCS改造的200MW机组MFT设计,以及送风机、引风机RUNBACK功能的逻辑回路与试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RUNBACK功能的动态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0MW机组RUNBACK功能设计能够满足机组运行要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华能海门电厂1 036 MW超超临界机组对全厂功率最大设备引风机进行技术创新,在国内首次将引风机由常规的电机驱动改为汽轮机驱动,并将引风机和增压风机合并设置,不再单独设置增压风机,采用此方案后明显降低了厂用电率,减少了6 kV大电机启动对厂用电系统的冲击,引风机可实现变速调节,减少节流损失,节能效果显著。汽轮机驱动引风机运行稳定,调节炉膛负压功能良好,能满足满负荷运行时对引风机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次风机变频调速时实现RB功能的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电机组一次风机节能损耗,变频调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一次风机变频调速RB功能实现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和必要的完善。指出改造和整治一次风机及其系统设备和完善自动控制逻辑是实现RB功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某电厂2号机组在启机过程中,A引风机发生异响并失去调节作用,机组被迫停机.通过运行和维护等方面进行排查分析,发现由动叶卡涩引起的漂移是导致引风机失速、出现异响的主要原因.就该故障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预防性措施,为同类型风机的运行及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某电厂1号600 MW超临界机组在商业运行中,由于1B引风机轴承故障紧急停运,致使1号机降出力至350 MW运行。其主要原因是1B引风机运行中中间推力轴承承受较大的摩擦推力,润滑脂过热变质致使润滑效果下降,造成轴承(隔离架)长期磨损损坏。详细介绍了引风机运行中出现机械故障的状态诊断、原因分析,并全部更换了质量更为可靠耐用的新轴承,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以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330MW机组引风机变频节能改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电厂330Mw机组的引风机变频节能改造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可靠的DCS系统模拟量控制策略,分析改造后引风机变频运行的节能效果,为其他电厂引风机变频改造和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鉴于RUNKACK试验具有提高机组整体自动化水平,实现机组自动、快速、稳定降负荷功能.笔者以某320 MW机组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机组的一次风机RUNBACK试验条件、步骤、过程及结果分析,并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和改进建议.通过一次风机RB试验,运行人员积累了主要辅机故障时妥善处理的经验,以及确认是否投入一次风机R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