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高灰分天然岩沥青(BRA)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沥青材料,作为添加剂使用时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为了充分发挥BRA的性能特点,拓展其应用范围,通过适当调整材料组成,开展了间断级配BRMA-13混合料的设计与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间断级配岩沥青高强BRMA-13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其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与常规SBS改性SMA-13混合料基本相当,高温性能优于SMA-13混合料。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4)
本文对季冻区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进行设计,对PRLT~@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展开研究,评价不同PRLT~@外加剂用量对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PRLT~@最佳掺量为0.50%。  相似文献   

3.
肖鹏  吕阳  蒋德安 《施工技术》2015,(4):95-97,101
对掺入玄武岩高强纤维的AC-13C级配的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路用性能研究,并将其与未掺入玄武岩高强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采用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以及四点弯曲疲劳等一系列室内试验,分析了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试验数据表明,玄武岩高强纤维能明显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但对水稳定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在AC-13C级配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玄武岩高强纤维能有效改善混合料的路面性能,并且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低温建筑技术》2016,(3):27-28
橡胶沥青的各项性能优越于普通基质沥青,如橡胶沥青的三大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均优越于基质沥青,但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基质沥青路用性能的对比试验比较少,因此文中研究在同等试验条件,级配为AC-16情况下,对橡胶沥青混合料做路用性能试验,同时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做路用性能试验对这两种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出这两种不同材料的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的优劣。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优于基质沥青。  相似文献   

5.
关宁锋 《山西建筑》2009,35(1):192-193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Superpave和SMA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原材料性能,级配分析,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滑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知乐 《工业建筑》2019,(5):121-125
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弗拉斯脆点和沥青旋转薄膜加热(RTFOT)试验对比分析了8%掺量的伊朗岩沥青改性沥青与30号硬质沥青的路用性能;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基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EME)和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级配的伊朗岩沥青改性沥青与硬质沥青高模量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8%掺量的伊朗岩沥青改性沥青与30号硬质沥青的高温、低温性能基本相当,伊朗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耐久性更好;伊朗岩沥青改性沥青和30号硬质沥青分别制备的EME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相差不大,而伊朗岩沥青改性沥青EME的抗水侵害能力和抗疲劳性能更佳;伊朗岩沥青改性沥青和30号硬质沥青分别制备的Superpave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相当,伊朗岩沥青改性沥青Superpave的抗水侵害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7.
选取瑞晟特牌环氧树脂、聚酰胺固化剂、自制的乳化沥青,通过将不同比例的乳化沥青与环氧树脂混合,配制成不同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再将此混合料与设计级配拌和制成沥青混凝土,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试验等路用性能试验,研究不同环氧树脂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由试验结果可知,环氧树脂的加入,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也可以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和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实际情况,从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试件成型方法、设计空隙率、级配范围、沥青用量等关键指标的成套技术体系入手,系统研究了降噪沥青混合料(LNAP13)的设计方法,验证了高温、抗磨耗、低温等路用性能,提出了其设计技术标准,为合理、有效地设计降噪环保沥青路面混合料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级配类型、SBS改性剂掺量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基于沥青路面中常用的连续级配(AC-13、AC-16)和间断级配(SMA-13、SMA-16),采用室内试验与工程应用研究了不同级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掺入SBS改性剂后,4种常用级配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有较好提升,其中高温稳定性能提升最为显著,提升了约4~5倍;4种不同级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SMA-16的高温稳定性能最为优异,SMA-13的低温抗裂性能与水稳定性能最为优异;4种级配中,SBS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均为5%。工程应用表明,采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SMA-13作为沥青路面上面层后,实际应用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10.
《低温建筑技术》2016,(4):26-28
为了研究小粒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对小粒径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性能进行验证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文中确定的三种级配小粒径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分别为6.4%、7.6%和6.8%;三种级配的动稳定度均值均大于规范要求的3000次/mm;SMA-5-1级配的抗弯拉强度、弯拉应变最大,弯曲劲度模量最小,具有较好的低温抗裂性;三种级配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满足规范要求。综合比较三种级配的路用性能指标,推荐SMA-5-1级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密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路用性能,本文检验原材料性能,选取合适的矿料级配,按照马歇尔设计方法确定密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研究此油石比下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密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为3182次/mm,残留稳定度为88.5%,BPN值为53.36,其高温稳定性、水温定性和抗滑性能均满足规范技术指标,可在混合料中添加适当抗车辙剂来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对SMA-13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以不同再生剂掺量、不同RAP掺量进行级配设计,并进行高温、低温、水稳3个方面的路用性能试验,确定再生剂和RAP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6%的再生剂掺量可以使回收后沥青性能恢复接近至原样沥青性能;随着RAP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有提升,但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不断降低,为保证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地路用性能,建议RAP掺量不超过50%为宜。  相似文献   

13.
《市政技术》2015,(6):154-156
采用自主研发的环保橡胶沥青为沥青原材料,并对ARHM-13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将相同的集料调配成3种不同的级配,通过试验得到最优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同时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谢伦堡析漏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和渗水试验等路用性能检验。结果表明,ARHM-13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推广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4.
粗集料密度变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思标  咸红伟  葛折圣 《市政技术》2010,28(1):155-156,166
通过室内试验,着重研究了在相同级配和油石比的条件下,粗集料密度变化对混合料体积指标及其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矿料级配、油石比、粗集料吸水率不变时,粗集料密度增加,混合料空隙率随之减小;密度值增加0.2g/cm3,混合料空隙率值减小1%;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变化较小;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随之减弱;粗集料密度变异对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较小。考虑到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允许范围,建议在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同一批次的粗集料密度允许波动范围为±0.1g/cm3。  相似文献   

15.
郭健彬 《门窗》2013,(8):187+189
为研究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路用性能,基于实体工程,对橡胶粉的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间断级配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在此基础上,对间断级配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废旧橡胶粉对沥青进行改性,能够有效提升沥青的粘结性能与温度敏感性能,其成型的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对AC-13型钢渣沥青混合料在钢渣掺量分别为0%,30%,50%,70%和90%时进行级配设计。研究了不同钢渣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表明: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加,钢渣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以及水稳定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低温抗裂性能以及体积稳定性逐渐降低。钢渣掺量为50%左右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7.
注浆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是一种以开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为母体结构,注入一定的注浆材料而形成的半柔性新型路面结构。通过室内试验,分别对排水式改性沥青混合料、注浆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通过钻芯取样法对试验路段的铺筑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粘弹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的排水式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良;采用高模量纳米注浆材料注浆后形成的注浆式高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可进一步提升路用性能,尤其是其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现场试验性应用表明,注浆技术现场施工铺筑效果良好。研究成果为注浆式高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杨军  王彬  黄冰释  跃辉 《国外建材科技》2012,33(1):39-41,45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工程师关注的焦点。该文引用灰色关联法,通过分析不同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的技术指标,计算其离散度,从而得到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对路用性能主要的影响。结果表明,SMA-13级配高温性能最优;AK-13级配低温性能最优;Sup-12.5级配水稳定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1)
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研究了AC-20型改性泡沫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通过测定沥青发泡的物理指标确定沥青最佳发泡条件。采用逐级填充法进行矿料级配设计,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在相同体积参数下进行温拌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将设计的配合比应用在对比试验路段的中面层,研究了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压实性能,并进行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C-20型改性泡沫沥青混合料能够在较低的生产温度下成型,具有更强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其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渗水性能、施工压实度与常规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普通和改性两种沥青并分别掺入一定剂量抗车辙剂对中粒式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研究。首先检验试验原材料的技术指标,接着对AC-20沥青混合料进行矿料级配设计,最后采用高温抗车辙试验、低温抗裂性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对上述4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抗车辙剂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