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为了探究城市化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出促进城市化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以青岛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研究区域2000—2017年城市化综合指数、水环境综合指数、城市化与水环境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及两个系统不同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7年青岛市城市化系统与水环境系统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两个系统在此期间经历了从低水平耦合失调到高水平耦合良好协调发展的阶段,同时两个系统各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系数都大于0.5,关联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吉婷婷  倪立奇 《人民长江》2018,49(21):49-55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苏州市2006~2015年间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苏州市城市化综合指数总体呈现出较明显的增长趋势,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城市化等4项指数为总体升高的趋势,但是空间城市化与社会城市化指数相对而言波动较大;(2)水资源环境综合水平呈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是水资源水平、水资源压力和水资源保护指数的波动较大;(3)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经历了早期低水平耦合后期高水平耦合的变化过程,二者的协调度也经历了初期协调性弱,而后过渡期磨合,并进入到协调发展的过程;(4) 2006~2008年和2009~2015年分别为城市化滞后于水资源环境发展、水资源环境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的两大阶段。目前,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已进入到优质协调发展阶段。明晰苏州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的合关系,对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大连市为例,确定了大连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对大连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依照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等级对其进行分类。结果显示,1999—2006年,大连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数超过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度逐年均匀上升,具体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勉强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初级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和中级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武汉市人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2003—2020年武汉市人水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并识别了人水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武汉市人水系统中人文社会系统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水系统发展指数偏低,呈现波动态势,总体有所上升;人水系统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由低级协调发展至中级协调;2003—2011年人文社会系统的障碍度略高于水系统,主要障碍因素是人口城镇化率、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科学技术支出占GDP比例;2012—2020年人文社会系统障碍度显著下降,而水系统的障碍度显著上升,主要障碍因素是人均节水量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从业人数占比。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高质量建设现代化黄河流域提供数据佐证和学理支撑,设置包括2个子系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7个维度(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黄河流域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反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及各子系统综合指数,采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估2011—2020年黄河流域发展质量,采用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状况,采用障碍度模型识别黄河流域发展质量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黄河流域发展质量整体上稳步上升,但研究时段末仍相对较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从黄河流域发展质量各维度生态位适宜度看,环境治理、资源利用达到中等适宜,协调发展和环境质量为低度适宜,共享发展属于低度不适宜,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属于中等不适宜;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等级已由勉强协调上升到初级协调,二者一直处于生态保护领先的失衡或严重失衡状态;4)在发展质量的7个维度中,共享发展处于核心地位,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短板,资源利用、环境质量是生态保护子系统的弱项。在评价指标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水、能源、粮食是保障人类生存与福祉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吉林省水-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以促进吉林省水、能源、粮食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建立水-能源-粮食(W-E-F)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2003—2020年W-E-F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运用GM(1,1)预测2021—2030年耦合协调度。【结果】结果表明:吉林省W-E-F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由0.29增长至0.67,其中水资源系统发展指数对综合系统发展指数影响大;耦合度在0.88~0.99范围内,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关系由勉强失衡逐步发展到中级协调水平,表现出向好的趋势,预测2030年将达到高级协调,最后为促进吉林省W-E-F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结论】耦合协调度模型能够有效定量评价吉林省水-能源-粮食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为吉林省水-能源-粮食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布局与水资源承载力不相匹配,导致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受到约束等问题,以优化全国社会经济的适水发展布局为目标,剖析31个省级行政区现状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方法】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全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借助障碍度函数进一步分析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结果表明:2010—2020年,全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值由2010年的0.11提高到2020年的0.69;各省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也呈上升趋势,31省耦合协调度的数值范围由2010年的0.10~0.42提高到2020年的0.46~0.69,且变化趋势表现为3种类型:26省为“上升型”,福建、西藏、浙江3省为“平稳型”,青海和海南2省为“波动型”。【结论】2020年,19省达到协调发展水平,12省仍处于过渡阶段且均为社会经济过快发展型地区;主要障碍因子有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综合用水量与人均GDP等,各省之间存在地区差异。以湖北省为例,...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2011年西安市水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综合采用频度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并构建西安市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借助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模型,对西安市12年间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5年间西安市各项环保设施仍处于建设时期,西安市水环境趋势呈现波动上升,其发展水平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06—2011年间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同步增长,缘于西安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环境优市"方略,注重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2006—2011年间水环境综合效益增长幅度大于2000—2005年间。指出2000—2011年西安市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协调上升趋势,但水环境略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随着西安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口数量的增加,西安市水环境质量仍将面临巨大挑战,还应继续注重水环境的保护与防治。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层面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也从单一评价发展到综合评价。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由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展开的9个二级评价指标22个三级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贵州省思南县2014—2018年数据,使用变差系数法、熵权法等方法计算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各指标综合权重,再进行耦合协调度计算,为该县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14—2018年:(1)环境改善的效果相对落后另2个系统,整体可归属于环境相对滞后型;(2)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先下降后升高再降到初始水平,而经济和环境子系统呈稳定升高趋势;(3)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处于高水平耦合及濒临失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南昌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和水资源环境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流域代表性城市南昌市2000~2010年间的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城市化综合指数呈线性增长趋势,水资源环境综合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呈波动增长趋势;城市化发展滞后于水资源环境时,水资源环境对城市化发展主要是保障作用;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相互交替滞后时,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的胁迫与优化作用共存;水资源环境滞后于城市化发展时,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的作用以优化为主,使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环境间矛盾逐渐缓和,向协调共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与水资源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2005—2014年南京市城市化与水资源之间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化综合指数呈线性增长趋势,水资源综合指数总体上也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期内,南京市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度值由0.373 2上升到0.911 9,从失调衰退高速发展到良好协调状态(2009、2013年两个驻点除外);南京市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明显,主城区(0.713 9)属于中度协调型,江宁区(0.602 4)属于初级协调型,浦口区(0.547 5)、溧水区(0.589 0)和高淳区(0.569 8)属于勉强协调型,六合区(0.453 2)属于失调衰退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未来可能面临的失衡失稳问题,构建水-经济-生态系统 动力学模拟模型,设置开源节流、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等 5 种情景方案,预测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 环境系统指标发展趋势,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模拟京津冀地区 2020—2035 年不同情景下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 果表明:2020—2035 年 5 种情景下北京、天津和河北水-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延续现状 型耦合协调度均最低,开源节流型、发展经济型和保护环境型次之,综合协调型均最高。说明在维持现状发展条 件下,京津冀水-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略有增加但变化较小,只有在节约用水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 考虑环境保护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35 年延续现状情景下北京、天津和河北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均属于中级 耦合协调型,综合协调情景下北京和天津耦合协调发展属于良好耦合协调型,河北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耦合 协调发展缓慢,仍属于中级耦合协调型,未来应注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研究可为京津冀地区协调可持续发展提 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新疆水贫困和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新疆2000—2014年水贫困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新疆的水贫困指数逐渐增大,水资源条件在不断改善;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数也在逐渐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水贫困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逐渐发展为中级协调。  相似文献   

14.
探讨滇中地区社会、生态与水资源三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滇中地区及云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能值分析与二元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区域社会-生态-水资源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2006—2020年滇中地区系统发展指数及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近15 a来,滇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发展相对较慢,复合系统耦合度高于协调度,且耦合协调度呈整体正向发展态势,多数地区为IV级以上。2006年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趋势,北边六州市、南边红河分别处于初级、勉强耦合协调发展阶段;2015年呈西高东低走势,均达到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及以上,丽江变化较大,为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2020年呈四周高中间低分布,丽江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领先位置,其余州市均处于初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研究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西安市2005-2017年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间的耦合模型,对二者间的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2005-2017年西安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 3299~0. 9675之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70%的年份属于高协调度耦合; 2005-2012年为城市化发展滞后于水资源环境阶段,2013-2017年为城市化发展超前于水资源环境阶段,得益于西安市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使水资源环境状况不断改善,但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相比还是显得不够,水资源环境指数将长期低于城市化综合指数; 2020年水资源环境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未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将是西安市城市发展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提升市政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及增强市民节水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协调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彤  任丽军 《人民黄河》2013,35(6):75-79
通过建立城市化与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定量揭示1995—2010年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城市化与水环境子系统演变趋势对比表明,山东省城市化对水环境的胁迫性在城市化发展初期较为显著,后期相对较弱,而水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始终较小。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表明:1995—2010年,山东省城市化与水环境分别经历了严重失调的低度耦合期(1995—1996年)、失调的拮抗期(1997—2000年)、基本协调的磨合期(2001—2005年)和良好协调的高度耦合期(2006—2010年)。2006年之后,山东省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作用明显,维持了良好的水环境质量,但水环境质量也有较大波动,因此还需要提高水环境安全预警能力,预防水危机产生。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均方差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1995—2012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水环境系统指标权重,得出系统内主要影响因子。城市化与水环境系统演变趋势对比分析表明,城市化初期对水环境状态影响较大,后期则相对较弱,反之,水环境对城市化的胁迫作用始终较小。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水环境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表明:1995—2012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水环境分别经历了中度失调的低度耦合期(1995—1998年)、失调的拮抗期(1998—2002年)、基本协调的磨合期(2002—2007年)和良好协调的高度耦合期(2007—2012年)。2007年之后,黄河三角洲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发挥作用明显,使水环境维持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8.
对营口市水资源环境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索,通过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并量化评估了2005-2018年营口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水平。研究表明:2005-2018年营口市城市化与水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处于0.705776-0.950015范围,综合水平呈增长趋势并达到优势协调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9.
以皖江城市带各城市2005—2014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构建了两者的协调度模型,并从时空两个方面对其作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1)时间上,皖江城市带2005—2014年以基本调和及基本协调发展模式为主,大致经历了水资源滞后弱势协调发展模式,到水资源超前基本调和和基本协调发展模式,再到水资源超前强势协调发展模式的演化过程;(2)空间上,9个地级市协调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合肥、芜湖、滁州、六安、安庆5个城市属于水资源滞后基本调和发展模式,铜陵和马鞍山归于水资源超前基本调和发展模式,宣城和池州为水资源滞后基本协调发展模式。由计算结果可知,皖江城市带水资源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还较低,因此在产业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对于水资源超前的发展模式要更加注意生态环境优化,对于生态环境超前的模式应侧重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区域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北地区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指数整体低于水环境系统综合指数;西北地区水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除宁夏处于初级耦合状态外,其余4省(自治区)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失调状态;西北地区水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处于中低度耦合状态,其系统发展经历了极度失调衰退、严重失调衰退和中度失调衰退3种状态。结果表明: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水环境空间分布特征,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水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的耦合水平,推动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