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吴也凡:博士、诗人、陶瓷美术家、景德镇陶瓷学院一级教授;名门艺术世家出身;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日本阿尔法财团为其建立也凡陶瓷美术馆;景德镇政府授予吴也凡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  相似文献   

2.
吴也凡博士、诗人、陶瓷美术家、景德镇陶瓷学院一级教授;出身于名门艺术世家,家学渊源,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日本人阿尔法财团为其建立也凡陶瓷美术馆;景德镇政府授予吴也凡景德镇传统陶瓷技  相似文献   

3.
吴也凡博士、诗人、陶瓷美术家、景德镇陶瓷学院一级教授;出身于名门艺术世家,家学渊源,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日本阿尔法财团为其建立也凡陶瓷美术馆;景德镇政府授予吴也凡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对其谱曲,用小提琴、箫、古琴、吉他等及自制乐器进行演奏;精于太极、气功,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其作品饱含音乐旋律。也凡诗抄:  相似文献   

4.
收藏与鉴赏     
《中国陶瓷》2012,(8):77-83
吴也凡陶瓷艺术作品选登吴也凡博士(一九八八年厦门大学授予)、诗人、陶瓷美术家、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出身于名门艺术世家,家学渊源,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日本阿尔法财团为其建立"也凡陶瓷美术馆";景德镇政府授予吴也凡"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还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对其谱曲,用小提琴、箫、古琴、吉他等及自制乐器进行演奏;精于太极、气功,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其作品饱含音乐旋律。也凡诗抄:石鼓书院夜呤星灿雾起古楼轻秋虫已眠谁挑灯湘水拍岸流不尽窗含云月翻书声  相似文献   

5.
吴也凡博士、诗人、陶瓷美术家、景德镇陶瓷学院一级教授;出身于名门艺术世家,家学渊源,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日本阿尔法财团为其建立也凡陶瓷美术馆;景德镇政府授予吴也凡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对其谱曲,用小提琴、箫、古琴、吉他等及自制乐器进行演奏;精于太极、气功,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其作品饱含音乐旋律。也凡诗抄:有也凡,无也凡不如做个穷光蛋夜宿山头与星语渴饮甘泉饿食鱼翻身一跃九万里广寒宫里找乐去嫦娥独居太寂寞不如与我对对歌嫦娥挥袖欲起舞却向吴刚讨酒喝济公夸我好福气如来招我做徒弟仰天大笑出佛门满口狂言满天星……)  相似文献   

6.
《中国陶瓷》2012,(1):77
《古韵绚彩系列No.8》吴也凡博士、诗人、陶瓷美术家、时任景德镇陶瓷学院一级教授;出身于名门艺术世家,家学渊源,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日本阿尔法财团为其建立"也凡陶瓷美术馆";景德镇政府授予吴也凡为"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还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对其谱曲,用小提琴、箫、古琴、吉他等及自制的乐器进行演奏;精于太极、气功,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其作品饱含音乐旋律。也凡诗抄:夕阳西下弯月凌空浩瀚宇宙星星点点点点星星时而生时而灭弹指一挥数亿年惜地球豪杰同室操戈血流成河还想大气圈下安乐窝笑星外来客独自星际忙穿梭星河气象太极生辉时生时灭小中有大你中有我何不处处求谐和)  相似文献   

7.
吴也凡     
<正>"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协会"艺术总监吴也凡教授(陶院校内一级教授岗)的陶瓷美术作品在法国卢浮宫卡鲁塞尔厅展出,吴博士正在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改变美术圈内很多人的偏见,致力于在人类艺术之林确立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陶瓷美术以主流艺术的地位;北京"中国嘉德2014春拍—雅瓷春华近现代陶瓷专场"拍卖会上,吴也凡首次参拍的"天驹"作品经激烈竞拍,以高于底价3倍的价格成功拍出,成为近来低迷的专场拍卖会上的一个亮点。"也凡陶瓷美术馆"馆长Fujii博士撰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陶瓷》2014,(4):9-11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协会艺术总监吴也凡博士(改革开放后厦门大学最早培养的几批博士之一)系晚清两房进士之后,1953年出身于名门艺术世家,自幼在当地名师指导下勤习书法与绘画,还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摧残了一代人的梦想。1968年吴也凡通过亲友介绍在衡阳界牌的瓷厂学习画瓷,此后就一直与陶瓷美术有了不解之缘。文革动乱结束后,举国上下科技兴国,从1980年开始,吴也凡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当年厦大全校只选拔招录了二名博士生)期间师从美学造诣和国学功底极为高深的世界著名学者蔡启瑞资深院士,受到精心培养。1991年被厦门大学确定为第一批跨世纪学术骨干(全校36人)。他在厦门大学浓厚的人文环境中饱经13年学养,掌握了系统、完整的做学问的方法,他的同期学友很多已成为学术泰斗。早在八十年代初,吴也凡积极参与和组织厦门当地的美术革新和诗社与音乐团体的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并用小提琴等乐器进行即兴演奏。1994年初吴也凡作为客座教授受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举家邀请,到了国外他很快就将全部精力转向陶瓷美术领域。他经常造访国外著名的美术馆、博物馆,研习其技法,探究其美学内涵,广结绘画名流为友,探索光与色的变幻。经高人指点,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对太极、气功的修炼,其直觉和感悟能力极强,对干、湿,对气味,对大地的阴、阳等十分敏感。通过调整阴阳、和畅气血、疏通经络、培益真气,也凡的很多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他曾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他还对陶瓷茶道具中的禅宗境界及茶道的洗心过程,从文化和技术层面做过深入的研发,对其胎质、釉色与质感及  相似文献   

9.
<正>吴也凡博士原创陶瓷艺术作品选登----佛像系列No.18、No.19(55×112cm)1.画面的笔触和色块是画家生命的表白,是灵魂的呐喊。也凡象深山幽谷的鸟儿在叫,清泉在流。他说:"不是我在作画,是画在我心中激荡,在我心中歌唱。"2.在色调和笔触的节律里,画家也凡激情地歌唱,唱出他内心冲突的情调和心灵的沉痛,仿佛有无数温馨纤细的小手从他的画面伸出,去抚摸人们受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陶瓷》2013,(5):I0008-I0010
跨界诗人艺术家吴也凡博士(2005年景德镇陶瓷学院海外引进.校内一级教授岗)数十年精研绘画、国学及乐器即兴演奏等,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作品。1994年初时任厦门大学教授时受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举家邀请,此后作为职业艺术家,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在日本建有“也凡陶瓷美术馆”,在海内外艺术圈内有“中华天人”之美誉。  相似文献   

11.
《景德镇陶瓷》2013,(4):16-18
跨界诗人艺术家吴也凡教授(改革开放后厦门大学最早培养的博士之一,硕、博师从国学功底精深、学贯中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奠基人和开拓者蔡启瑞教授)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精研国学、作曲及乐器即兴演奏等,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圈内有"中华天人"之美誉。新加坡著名美学家Chan Siewhwa教授撰文说:"吴也凡出身于名门艺术世家,系两房进士  相似文献   

12.
收藏与鉴赏     
《中国陶瓷》2013,(3):77-79
诗人陶瓷美术家吴也凡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内一级教授岗、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培养的博士之一)系两房进士之后,曾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在日本建有"也凡陶瓷美术馆";精于太极、气功及乐器即兴演奏,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圈内有"中华天人"之美誉。天驹是吴也凡创作的2012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参展系列作品之一。为了创作天驹系列,除了对古今中外与马有关的艺术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借鉴,他还深入草原去观察马及习性。他创作的马多姿多彩,色彩纯净,出神入化,无一雷同,是优美的乐曲,更是意境悠远的诗篇。从不同的角度看其作品就  相似文献   

13.
《景德镇陶瓷》2015,(1):26-27
<正>吴慧光1976年出生于陶瓷世家,首届江西省陶瓷技能大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陶瓷装饰工)高级考评员,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国家级李贵镇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成员,江西省高技能陶瓷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市技工学校陶瓷美术专业客座教授。祖父(艺术瓷厂墨里老人吴原清)、父亲(墨彩图案装饰设计专家吴炳树)均曾在景德镇艺术瓷厂美术研究室从事陶瓷艺术设计工作。1993年随父学习陶瓷图案装饰艺术设计。1994年考入景德镇市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在校期间得到了程曲  相似文献   

14.
<正>涂志浩,1969出生于景德镇。1985年进入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随父涂金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学艺。后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院学习期间,得到杨永善、胡美生等教授指导,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分配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室,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先生,现为中国轻工业陶瓷研所艺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陶瓷》2015,(1):20-21
<正>方曙字云白,1972年出生于景德镇。1995年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陶瓷美术专业毕业。首届江西省陶瓷技能大师,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古彩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江西省高技能陶瓷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古彩研究所理事。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陶瓷艺术,随父方复教授学艺,主攻古彩。从事古彩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活动二十余年。在传统古彩传承的基础上,汲取姊妹艺术养分,结合新时代艺术风貌,求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几千年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在今天人们的审美也多元化,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陶瓷艺术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宁钢 《中国陶瓷》1993,(2):37-38
陶瓷在工艺美术范畴里,她是最早以美的姿态丰富了人类生活。随着历史的发展,陶瓷美术与姊妹艺术相互影响下,因此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劳动人民创造出不同的陶瓷装饰技法,出现了不同的艺术特征。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多种多样的陶瓷传统装饰方法,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传统的装饰方法既为后人提供借鉴,促进陶瓷艺术的发展;又被人为地使之程式化,约束着陶瓷  相似文献   

18.
《中国陶瓷》2012,(12):4
<正>《中国陶瓷》是由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主办国家级综合性陶瓷科技期刊并偏重于应用。创刊于1959年,是我国陶瓷行业最早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之一。凡向《中国陶瓷》投稿者,须注意以下事项:1.本刊内容侧重于陶瓷科技,并综合部分陶瓷艺术。涉及先进(高技术)陶瓷、日用陶瓷、建卫陶瓷、艺术陶瓷等诸多领域。稿件内容包括行业发展动态、陶瓷工艺、陶瓷机械、陶瓷标准与检测、陶瓷理论和陶瓷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陶瓷》2012,(10):6
<正>《中国陶瓷》是由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主办国家级综合性陶瓷科技期刊并偏重于应用。创刊于1959年,是我国陶瓷行业最早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之一。凡向《中国陶瓷》投稿者,须注意以下事项:1.本刊内容侧重于陶瓷科技,并综合部分陶瓷艺术。涉及先进(高技术)陶瓷、日用陶瓷、建卫陶瓷、艺术陶瓷等诸多领域。稿件内容包括行业发展动态、陶瓷工艺、陶瓷机械、陶瓷标准与检测、陶瓷理论和陶瓷艺术等等。稿件表述上应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可靠,结  相似文献   

20.
涂志浩,1969出生于景德镇。1985年进入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随父涂金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学艺。后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院学习期间,得到杨永善、胡美生等教授指导,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分配到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室,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先生,现为中国轻工业陶瓷研所艺术中心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