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摇瓶发酵,研究了天然油脂(大豆油、猪油)和表面活性剂(Tween80、洗洁精)对发酵性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fermentans)发酵生产油脂和胞内脂肪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油对细胞产油和产酶的促进效果好于猪油,最适添加量为体积分数1.0%,发酵60h最大脂肪酶活力为347.5U/mL,发酵72h最大细胞油脂质量分数可达30.7%。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对促进细胞产酶有利;Tween 80对细胞产油和产酶的提高效果好于洗洁精,最适添加量为体积分数0.5%,发酵60h最大脂肪酶活力为297U/mL,发酵72h最大细胞油脂质量分数可达30%。对于发酵性丝孢酵母,细胞内脂肪酶活力增加对油脂积累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用罗丹明B培养基和溴甲酚紫培养基初筛和酶活的测定法复筛,从制革厂含铬污泥(2.77mg/L)中筛选出一株产脂肪酶的真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鉴定该株菌为子囊菌门煤炱目下Teratosphaeriaceae科的一种,暂定名为Teratosphaneriacen8Crl2.同时对该菌株的摇床培养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为5.5,培养温度为35℃,种龄18h,接种量为2.5%(v/V),发酵周期为72h,转速为150r/min,酶活力最高达到8.5U/mL.  相似文献   

3.
获得拉乌尔菌Raoultella sp.Pan22x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提高粗提物产量和活性.以Pan22x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对紫色杆菌12472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和粗提物质量为检测指标,对Raoultella sp.Pan22x菌株产抗菌物质培养所需的最基本培养基进行优化,并通过正交试验法对该菌株产抗菌物质的培养基配方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Raoultella sp.Pan22x菌株产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物质最优培养基是LB培养基,其配方为淀粉4%,酵母浸膏0.3%,蛋白胨4%,Na Cl 1%.最优发酵条件组合为温度30℃,p H 7.5,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时间96 h,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100 m L/250 m L.获得了拉乌尔菌Raoultella sp.Pan22x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提高了产物活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4.
对耐酪氨酸冢村氏菌(Tsukamurellatyrosinosolvens)E105菌株生物拆分外消旋体α-乙基-2-氧-1-吡咯烷乙酸乙酯制备左乙拉西坦关键手性中间体(S)-α-乙基-2-氧-1-吡咯烷乙酸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其产酶活力.首先考察了碳源和氮源对菌种产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得出影响该菌株产水解酶的最主要因素为酵母粉质量浓度和初始pH值.继而采用中心组合实验并结合响应面分析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确定了最佳的酵母粉质量浓度为12.1 g/L,最佳的初始pH值为7.06.在优化的条件下酶活力可达1 024.6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67%,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是提高该菌株产酶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淀粉酶的高产菌株,利用淀粉水解圈作为筛选模型,从淀粉厂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能力较强的细菌B5.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碳源为质量分数为2.0%的淀粉,最佳氮源为质量分数为0.5%的酵母膏加质量分数为0.5%的蛋白胨,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适培养温度为37℃,最适溶氧量为50 mL摇瓶装15 mL培养基,最佳产酶时间为48 h,培养基中同时补充质量分数为0.05%的MgSO4、质量分数为0.05%的CaCl2和质量分数为0.005%的FeSO4时可大幅提高酶活力.菌株B5液体发酵产酶活力最高可达158.89 U/g,该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2℃,最适反应pH值为5.0.  相似文献   

6.
南极假丝酵母诱变育种及产脂肪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及复合诱变,对南极假丝酵母菌种进行了选育,筛选出一株高产菌株UDAan-1,其酶活达到42.7 U.mL-1,为原始菌株的1.8倍。在摇瓶条件下对发酵培养温度、初始pH值等南极假丝酵母诱变菌株产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了各发酵工艺参数:培养温度26℃,初始pH值6.5,发酵用菌种培养20h,接种量6%(体积分数),摇床转速200 r.min-1,250 mL摇瓶装液量50 mL,表面活性剂选用0.1%吐温-80(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7.
从土样中分离出34株脂肪酶产生菌,在维多利亚蓝培养基上初筛出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6株菌,复筛出产脂肪酶活性较高的菌株FM-1,其所产脂肪酶主要为胞内酶,产脂肪酶活力为132 U/g cell。通过反复的驯化培养方式将菌株FM-1驯化成耐甲醇的优良菌株。在甲醇质量浓度为11 mg/L的培养基中驯化后的脂肪酶相对活力为35%,而出发菌株在此环境中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8.
普鲁兰酶是高效利用淀粉的关键酶之一,选育普鲁兰酶高产菌株对其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产普鲁兰酶菌株L5,产酶活力为10.83 U/m L。通过16S r DNA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菌株L5为芽孢杆菌菌属(Bacillus genus)。以L5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进行诱变育种,筛选出4株普鲁兰酶高产突变菌株G1(20.33 U/m L)、G2(19.68 U/m L)、G3(19.31 U/m L)、G4(22.01 U/m L),较之前酶活性分别提高了87.7%、81.7%、78.3%、103.2%。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合:可溶性淀粉1.5%、糊精1.0%、蛋白胨0.5%、黄豆粉1.5%、Ca~(2+)0.05%、Fe~(2+)0.10%、Zn~(2+)0.15%,在最优发酵培养基条件下,G4菌株产酶活力可达27.22 U/m L(提高了23.7%)。试验所产普鲁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6.5,在30~60℃保温2 h酶活能维持在80%以上,在pH 5~9保存4 h后酶活力仍能维持在60%以上,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产脂肪酶菌株L42的筛选及最佳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连云港海域的海水、海底沉积物等样品中分离筛选产脂肪酶的菌株,经初筛复筛后得L42菌株产脂肪酶酶活较高.菌株细胞大小(0.2~0.5)ìm.0~1.5)ìm,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有单端鞭毛.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42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为20 ℃,培养24h,5%接种体积分数,培养基初始pH 为8.0,摇瓶装液体积 50mL(250mL三角瓶),NaCl质量分数为2%~4%.  相似文献   

10.
米曲霉利用农业废弃物产木聚糖酶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米曲霉利用农业废弃物产木聚糖酶的情况.对实验室保藏菌株米曲霉M-9生长所必需的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此菌株最适碳源是粒度小于0.08 mm的玉米芯(质量分数为4.0%),最佳复合氮源是质量分数为1.2%的酵母提取物加质量分数为0.8%的大豆蛋白胨,最适初始pH值为7.5,最适产酶温度为30℃,最佳转速为200 r/m in,添加表面活性剂吐温60对菌株产酶有促进作用.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培养5 d,米曲霉沪酿M-9木聚糖酶的产量高达795.93 U/mL,是优化前的2.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