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应用水源热泵机组的酒店冷凝热回收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结合酒店生活热水使用规律和空调冷负荷的逐时变化规律,以某星级酒店为例,确定水源热泵热回收机组的容量和蓄热水箱的容积,并制定水源热泵冷凝热回收机组在不同空调负荷率下的运行策略。最后,分析冷凝热回收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佛山某商务中心综合楼空调系统的设计。为倡导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空调系统设计采用冷凝热回收技术、转轮热回收机组、板管蒸发式冷凝全热回收新风空调热泵机组、冷凝水回收等一系列节能措施,大大提高了系统能效比,降低了空调能耗,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依据工程的空调冷热负荷、生活热水耗量,介绍了冷热源系统、空调水系统和湖水取水系统的设计,重点阐明了湖水源热泵技术和全热回收技术综合利用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模式.并对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和节能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热回收型湖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虽然在初投资方面并无优势,但在年运行费方面优势明显,比单冷水冷式螺杆机组+燃气热水锅炉系统节约27%,简单投资回收期为0.34年;比空气源热泵机组+燃气热水锅炉系统节约40%,简单投资回收期为0.54年;在节能性方面,相对于后两种方案分别节能4.3%和31.1%.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水源热泵冷水机组主要部件的?方程,结合实例对冷水机组的制冷和冷凝热回收两种运行工况进行了?损失和?效率的计算,并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可知机组的?效率由38.1%提升至43.5%,从能源质的角度表明了水源热泵系统中运用冷凝热利用技术的节能性。另外,结合生活热水制备中的工程实例,计算冷凝热回收与燃气锅炉及电加热等传统热水制备方式的运行能耗,分析冷凝热回收在生产生活热水中的节能效益,得出热回收系统相比于另外两者的一次节能率均达90%以上,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太阳能低品位热源结合中央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加热酒店生活热水解决以往直接用电加热或者锅炉(燃煤、燃气或燃油)加热方式带来的高能耗、高费用和高环境破坏问题。不仅节约能源,并且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着重介绍了某酒店部分冷凝热回收加热卫生热水的中央空调系统原理、特点并对热回收机组的经济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有别于常规系统的“三联供”水环热泵系统,系统中辅助热源由空气源热泵机组代替了常规的燃油(气)锅炉,并且在系统中加入一组水-水高温热泵,在制冷季节回收冷凝热来生产生活热水。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冷暖空调、生活热水三联供的功能。对这套系统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作了分析,对该系统在热回收制取生活热水方面与常规系统的能耗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利用空调热泵冷凝热回收技术制备生活热水,节能效果明显。本文提出4种常见利用冷凝热回收技术制备生活热水的系统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为热回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热回收技术用于风冷热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风冷热泵机组热回收的可行性、回收形式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利用冷凝热制备生活热水技术的研究状况,对热回收系统中采用水蓄热与相变材料蓄热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变蓄热与水蓄热相结合进行热回收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改进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热力循环分析和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节能考虑,在某酒店项目的设计中应用了大温差空调系统,并根据热水用量配置空调热回收机组.介绍了空调热回收系统,说明了空调热回收机组优先旁流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志昆  叶为学 《制冷》2012,31(2):47-51
在我国南方商业建筑中,酒店等服务行业需要大量的生活热水.但这些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废热回收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通过介绍厦门二个热回收机组在酒店中的应用实例,阐述实际运用热回收机组后的节能省支效果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热泵是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机械。它通过使用一份电能或机械能,获得数倍的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本文重点研究热泵的季节性能系数。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或供热负荷的变化,热泵的瞬时特性可能变化,其季节性能系数的分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中建议把热泵可再生能源贡献率的计算方法作为国家标准,以促进我国热泵制造产业发展,大力推广热泵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2.
内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排烟余热回收后的排放温度在100℃左右,仍有部分低温余热没有充分利用,提出一种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distribute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DCCHP)动力排烟低温余热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排烟余热的深度回收。以10 kW内燃机冷热电联供为基础,研究了该系统可回收余热量、热泵循环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以及对一次能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DCCHP系统排烟余热1.22 kW,热泵系统回收余热量可达1.07 kW,排烟余热回收率达到87.7%;热泵COP高达4.66,提高39.5%;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3.9%;同时解决了寒冷地区冬季热泵机组蒸发器结霜、低温环境下运行性能差的问题。此研究为冷热电联供系统与热泵机组的联合高效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目前空调系统排风中能量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相关的技术数据比较,提出了基于空气源热泵空调排风的深度节能利用方案,即把空调系统排风引入到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利用空调系统的排风具有的能量来加强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的换热强度,从而提高空气源热泵的制冷、制热系数和机组的制冷(热)量,减少电能消耗。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初投资小、回收年限短、能量回收率高(可以达到100%)、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成都某高校浴室污水源热泵节能改造应用,通过对空气源热泵加污水源热泵回收余热的供热方式进行了热力学计算与分析,并得出整个系统的综合节能指标,同时对污水源热泵进行经济性分析,得出使用污水源热泵的投资回收期为4.45年。  相似文献   

15.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可以有效回收利用工业和建筑中的各种形式低温余热,提高余热资源回收率,但设备参数对热泵性能影响很大。因此本文基于温度对口和梯级利用的原则,对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内传热部件进行热力及传热分析,通过质量和能量守恒建立热泵机组数学模型,分析热网供水温度、蒸发器进口低温余热水温度和驱动热源温度这三个外部因素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网供水温度在49℃左右,热泵系统COP最佳为2.67;蒸发器进口低温余热水温度在47℃左右时,热泵系统COP最佳为2.67;随着驱动热源温度的上升,热泵系统的COP呈上升趋势。为吸收式热泵实际运行过程中,合理设置设备参数提高热泵性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某工厂生活热水及采暖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热泵技术回收工艺冷却水余热,并从节能、经济及环保方面分析了技术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工业能源消耗中所排放的低品位余热量大面广,若采用高效的余热利用技术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工业余热热泵技术可以实现余热品位的提升或容量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将回收的热量应用到工业流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域供热及供冷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与化学热泵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目前三种热泵技术都在工质、循环以及系统创新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容量、能效比、温升与可靠性方面存在不可兼得的瓶颈问题。此外,工业余热根据种类以及温度品位的不同,适用场合与特点也各不相同。但目前在余热回收利用的设备与系统方面,缺乏针对不同余热特点的指导性设计准则。未来的研究需要集中在发展效率高、容量大、热适应性好、稳定可靠的热泵技术,形成各余热热泵互补利用的广谱化设计准则。同时需要通过对余热的热、电、冷、储、运的网络化利用进行余热系统高质化集成,实现工业余热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热泵技术的原理及分类,分别对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太阳能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比了这四种空调方式的优缺点,为不同地区选用热泵空调机组提供了参考依据。结论指出,通过合理热泵空调形式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约空调能耗,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在家用空调器上安装冷凝热回收装置,该系统能够实现热泵热水器、热泵空调器和冷凝热回收功能。实验模拟不同室内外工况和不同运行模式,对整个系统供冷性能和热水供应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空调与热水使用模式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最终得到了该系统制冷模式、热水器制热水模式和联合供冷与供热水模式下该系统的压缩机排气压力、压缩机吸气压力、水箱水温变化、制冷量及各个模式下系统性能系数。  相似文献   

20.
热力发电厂余热资源丰富,且存在锅炉烟气排入大气环境导致的"白羽"现象。为此,国内外学者对烟气余热利用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吸收式热泵作为余热驱动的能级提升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区域集中供热和供冷领域。针对目前余热回收领域中应用的回热、多效、多级和压缩-吸收复合的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综述,并提出一种由双级吸收热泵、升温型压缩吸收耦合热泵和三级烟气换热器组成的烟气余热全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基于烟气余热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将烟气由145℃降为40℃以下,同时制取70℃以上的一次热网供暖热水,有效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白羽"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