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北京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线及车站周边用地、道路交通条件的分析,确定了车站的功能定位及主要客流类别,以及各种客流选择的主要的交通方式,从而确定车站的衔接重点,并结合客流预测结果对各种交通设施规模的估算也是交通衔接中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具体的交通接驳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和分担率,优化轨道站点交通设施布局,在轨道交通规划设计阶段做好交通衔接规划尤为重要。研究首先分析了轨道站点交通衔接方式的构成、交通衔接目标和策略,然后以温州市域轨道S1线交通方式衔接为例,介绍了站点各设施的规模容量及布局。  相似文献   

3.
介绍上海市轨道交通配套交通设施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对轨道交通配套工作的推进提出相关建议,指出今后需要围绕轨道新建做到配套交通设施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营,以此来不断提高换乘效率、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莘庄车站的设计,阐述了上海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形式以及与铁路、公交的衔接方式。探讨轨道交通在网络规划中的最佳换乘。  相似文献   

5.
以中心城周边的轨道交通枢纽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心城周边轨道交通枢纽站在枢纽设计、枢纽组织管理、换乘交通分担模式、交通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从规划建设阶段、运营阶段分别研究了交通保障措施,提出应系统性地对枢纽进行规划设计,功能布局上满足交通功能要求,以人为本,公交优先,主客流优先,换乘应流线清晰、安全便捷。运营阶段应从布局及交通组织衔接优化、交通设施完善、安全管理、执法及宣传教育、综合型枢纽服务、多部门协调及应急等六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组织和管控。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徐家汇枢纽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唯一的一个3条市域线交汇的大型换乘枢纽。它位于上海重要的繁华商业、商务地区,对设计要求高,设计难度大。介绍了轨道交通徐家汇枢纽"环港汇"方案的规划背景、设计难点、设计总体方案。着重介绍了车站站位、车站建筑设计、竖向设计、换乘组织和地下空间的衔接。该枢纽设计方案是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理念的突破,对类似工程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慢行交通与轨道交通换乘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了慢行交通设施衔接布局的要点,并进行相应的容量预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为我国慢行交通设施衔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市政技术》2017,(1):95-98
轨道交通车站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是城市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涉及多个交通子系统和主管部门,仅仅依靠轨道交通自身的建设评审,无法客观地评价轨道交通车站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方案的优劣,也无法在建成后进行优化调整。笔者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建设特点,提出了"对新建项目进行前评估、已建项目每5年进行后评估"的评估方法和流程,并结合天津地铁6号线在建项目和1号线既有项目进行了实际应用,相关经验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问题,已经显得越业越明显和重要。在某些城市,它已经严重影响到枢纽地区的总体交通规划,衔接轨道的建设制式及旅客在枢纽站的换乘等问题。枢纽是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应充分、全面研究,要界定其特点 、功能、性质和规模,以及近期规模和无期规模,只有及早规划,统一布局,分步实施,才能以最合理的工程,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旅客的换乘便捷。  相似文献   

10.
于芳 《中国市政工程》2015,(1):70-73,103,104
以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汇金路站为例,结合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GB 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以及青浦区发展规划和现状,分析汇金路站车站建筑设计和常规车站设计的不同,提出站厅站台同层车站的设计方案,并对地下同层车站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本方案克服青浦新城既有大型社区建设轨道交通的受限因素,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越江隧道的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介绍了上海公路越江隧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公路越江隧道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并从结构防火保护、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通风排烟和安全疏散等方面提出了公路越江隧道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沈日庚  陈洪胜 《山西建筑》2010,36(30):287-289
针对轨道交通线路长,跨越不同的周围环境,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条件复杂的特点,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详勘I标段的实施为例,对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组织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余明娟  刘欣 《山西建筑》2011,37(21):125-126
根据我国高速公路在交通量较大情况下连续上坡路段交通安全状况,对此路段交通安全保障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交通流特性,提出了高速公路大交通量下连续上坡路段交通安全保障设施的设置和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名仕花园住区的基地概况进行了介绍,根据基地开发计划分析研究了区域交通需求所受影响,提出对用地开发的反馈建议,保证了基地周边地区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同类住区的交通影响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世峰 《山西建筑》2007,33(10):299-300
以公路旅游交通为出发点,根据西安的公路旅游交通现状和特点,从西安公路旅游交通现状和旅游交通规划设计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促进西安旅游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以达到公路交通运输与西安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某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评价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智能交通是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详细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在我国发展智能交通的紧迫性和各级政府对智能交通重视的必要性。指出要充分重视智能交通的规划,发挥智能交通的投资效益,为实现智能交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晓霞  梁青槐 《山西建筑》2005,31(24):21-22
根据城市交通的骨干——城市轨道交通,分析了常规公共交通、出租车、私人机动车、自行车等其他地面辅助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定位,介绍了乘客选择换乘交通方式的影响因素,说明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规划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上海目前交通的突出矛盾,提出了“九五”期间可采纳公交优先、优化道路功能、重点规划建设停车系统等发展上海交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标志标线与交通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交通标志标线的特性出发,分析了高速公路标志标线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交通标志设置的基本要求,论述了高速公路标志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然后在分析交通标线设置的关键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标线对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