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级循环泵供热系统节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给出了零压差点在热源出口处的多级循环泵供热系统与传统供热系统相比的节电率计算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主干线、支线各管段的比摩阻、长度、热源内部水头损失、热用户资用水头、热用户流量对节电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给出分布式供热系统单热源枝状各阶段系统功率的计算公式,并总结给出分布式相对于传统系统的节能率计算公式。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讨论计算不同热用户负荷分布情况,不同管段平均经济比摩阻对一级泵匹配方案的影响,对于分布式循环泵供热系统,负荷集中区域与零压差点位置一致时,该区域一级泵功率增长幅度较大,降低管段经济比摩阻可以起到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节能性的效果,但影响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从分户计量采暖系统最不利环路允许的最大不平衡率入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工程计算,确定了单元立管和户内水平环路的水力计算原则,印在设置温控阀和热量表的系统的水力计算中,按照比摩阻80~120Pa/m原则选用管径,不用水力平衡计算,系统也能满足水力平衡要求.  相似文献   

4.
《暖通空调》2011,41(12):31-32,24
问题1:关于分户热计量的户内系统,《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第6.4.4条要求,无坡度敷设时,管中水流速不宜小于0.25 m/s;《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也要求加热管内水流速不应小于0.25m/s.但在有些工程中,如要满足此流速要求,比摩阻将大于一般供暖系统要求的比摩阻(60~120Pa/m).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应先满足哪个要求?而且对于分户热计量的户内系统,埋地管均为同一管径,即使入户时可以满足流速要求,末端也无法满足流速要求,该如何解决?解答专家(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张锡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下同):当户内采用单管散热器供暖系统时,埋地管一般可以做到管中水流速不小于0.25m/s.但当采用双管系统时,确实难以满足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第6.4.4条"管中水流速不宜小于0.25m/s"的要求,所以该规程的提法是"不宜小于",而不是"不应小于".而对于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是可以做到埋地管"水流速不应小于0.25 m/s"的.可以采用例如De16这样较小的管径,或将若干个负荷较小房间的埋地管合并为同一环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按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研究专题"供暖系统设计参数(比摩阻)的选择与间歇供暖负荷计算方法"的要求,研究了不同情况下经济比摩阻的取值范围,用以优化设计、降低供暖成本。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分布式系统零压点的位置对节电率的影响.引用零压差点在热源出口处的多级循环泵供热系统与传统供热系统相比的节电率计算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主干线、支线各管段的比摩阻、长度、流量对既有系统节电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通风工程中对湿空气比摩阻的计算,目前尚未有相应的计算图表,多用空气计算图表来近似代替湿空气比摩阻。这种计算方法,在低温情况下其结果是相当精确的。但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很大误差,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设备选型错误。因此,有必要找出湿空气比摩阻所遵循的规律。作者试图利用现有的干空气计算图表,用干空气比摩阻乘以相应的湿度修正系数来计算湿空气比摩阻。下面就湿空气比摩阻进  相似文献   

8.
刘振 《区域供热》2000,85(2):19-20
在供热工程设计中 ,管道比摩阻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程序。比摩阻的取值直接影响到热网的水力工况及工程造价 ,它的技术性、经济性都比较强 ,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比摩阻的计算一般采用查表法或公式法。查表法 ,就是在设计手册的“网络水力计算表”中 ,根据所设计的流量 ,选取对应的管径 ,直接查出比摩阻的数值。公式法 ,就是利用比摩阻的公式进行计算 :先计算出管道摩擦系数λ值 ,再求出比摩阻R。λ值可用尼古拉兹公式计算 :λ=1/(1.14 21g×d/k)2管道比摩阻R用下列公式计算 :R=6.25×10-2×λ/ρ×G…  相似文献   

9.
在整个供暖热水管网的运行周期内,初始设计阶段对成本影响占比最大,比摩阻的选取对热网管道的寿命周期成本以及热网的可靠性起关键性作用。而在长输热水供暖管网当中,目前国内规范所规定的比摩阻范围是否适用,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主题。本文对长输供暖热水管网的经济比摩阻及管网寿命周期内各经济成本进行分析计算,并在寿命周期内经济成本最小的基础上对长输供暖热水管网建立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在长输供暖热水管网当中比摩阻的最佳选取范围。经分析计算,运行年限15年时最佳经济比摩阻在12~20 Pa/m之间,运行年限为30年最佳经济比摩阻在10~17 Pa/m之间,对长输供暖热水管网设计的比摩阻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指出规范中对于选配空调冷热水系统和集中供暖系统的循环水泵时需要计算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和"耗电输热比EHR"公式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规范"术语"里对于"耗电输热比EHR"和"耗电输冷(热)比EC(H)R"的定义,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正确的计算公式,并把该公式和规范里的公式进行了计算误差比较,建议应该采用该公式来计算空调冷热水系统和集中供暖系统的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和"耗电输热比EHR"。  相似文献   

11.
同程式供暖系统如果设计不合理,可能出现中间环路散热器不热的失调情况。本文分析同程式系统水力失调的原因,通过研究管道阻力损失与流量的关系,提出设计时应使对应位置的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阻力损失基本相等,其中供水管道的比摩阻可按推荐比摩阻60Pa/m~120Pa/m的下限选择,回水管道的比摩阻按上限选择。并以某分户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案说明了该设计建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耗电输热比EHR的基础上引申得到了热水循环泵输送能耗与系统供热量的一次能耗比EHR'指标,并根据对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EHR'指标的不同控制要求,得到了系统的最大供热半径.经计算,当热水供回水温差为10℃,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的EHR'指标分别控制在5%,10%,15%,20%时,系统的最大供热半径应分别为0.875,2.75,4.625,6.5 km.  相似文献   

13.
通风工程中的湿空气比摩阻计算,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计算图表。许多同志是用干空气比摩阻计算图表来近似代替湿空气比摩阻计算的。通过下面的讨论将可看到,在低温情况下这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相当精确的。例如,在湿空气温度不高于50℃的情况下,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4%;但在高湿高温的情况下,用这种计算方法引起的误差是  相似文献   

14.
由于供热系统施工、管道材料等原因,各支路管道的比摩阻与设计比摩阻不同,因此各支路的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不相同,导致供热系统的水力失调。当室外温度发生变化,或者室内冷热负荷发生变化时,从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角度,应调节供热系统的流量或供水温度,这时会引起供热系统中管路运行工况或某一支路管路流量的变化,造成供热系统水流量的重新分配,带来水力失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大流量再生水输配系统运行能耗计算的数学模型,以输配系统能耗最小为目标,得到在恒定水温差条件下响应负荷需求的变频水泵调控的运行策略。同时,改变输配系统设计管径,结合水泵的运行优化,研究在不同比摩阻范围下的输配系统初投资与运行费用关系,得出了在适当减小比摩阻范围的前提下,采用水泵变频调控运行优化策略能够有效减少系统总费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新双管系统与传统双管系统的不同,提出了确定新双管系统平均比摩阻取值的方法,并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并验证了新双管系统中,立管与水平支路的平均比摩阻的取值,为新双管系统水力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散热器垂直单管供暖系统工程为例,在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以总年费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热媒温度对经济比摩阻的影响,并给出了低温热媒下经济比摩阻的取值范围,而且对影响系统经济比摩阻的敏感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办公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置换通风与顶板辐射复合空调系统三种运行模式在不同冷负荷条件下的室内热环境。结果表明,联合运行模式下,热舒适性最好,且冷板表面结露的危险小于顶板辐射单独供冷;在负荷较小的情况下,三种运行模式均能保证室内热舒适要求,且联合运行模式的通风效率与置换通风单独运行相当;在负荷较大的情况下,采用置换通风模式,室内垂直温度梯度增大,当负荷大到某一程度时,垂直温度梯度将超过3℃/m,表明其单独运行将无法满足热舒适性要求;顶板辐射单独运行可以满足热舒适性要求,但冷板表面结露的危险性增大;联合运行的通风效率小于置换通风模式,且随着室内冷负荷的增加,单独置换通风和联合运行模式的通风效率均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环形供热系统模拟水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多热源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迅速发展,为了提高供热的可靠性,国外多采用环形管网。国内也已开始采用。但至今未有可行的水力计算方法。本论文利用网络理论,编制了HXW程序,适用于环形供热系统模拟水力计算。其功能为:给定管网结构,设计供回水温度,输入用户热负荷,程序即可自动算出管段管径、比摩阻、各节点压力和多热源循环水泵扬程匹配。  相似文献   

20.
对水力压裂过程中射孔孔眼摩阻和管柱沿程摩阻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列出射孔孔眼摩阻计算公式并讨论其中的各个影响因素,给出压裂液密度和孔眼流量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新的孔眼直径计算公式.基于大庆油田的施工数据,建议一种修正的降阻比计算公式,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管柱沿程摩阻历程曲线.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大庆油田肇15-平56井2 150.0~2 160.0 m井段分段压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井底压力、井口压力曲线与现场施工曲线吻合良好,验证计算模型和管柱沿程摩阻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对大庆油田南214-平324井限流压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压裂作业曲线和现场施工曲线吻合良好,验证射孔孔眼摩阻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