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方小龙 《江苏陶瓷》2003,36(1):43-43,46
宜兴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辉煌于当今。历经千年历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依托丁蜀地区陶土矿层中蕴藏的得天独厚的紫砂土。历代能工巧匠薪火相传,紫砂艺品越做越美,越做越精,以优异的实用功能和陶文化的特征,倍受世人珍爱,被冠以“东方明珠,华夏瑰宝”的美誉。纵观紫砂陶的发展演进,正确领悟、把握紫砂泥色与造型两者的互动性,是艺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也显示宜兴紫砂魅力之源。紫砂陶的泥质是陶土中独一无二的、质性特殊的紫砂原料,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且颜色鲜艳。紫色的砂泥,奶色的白泥,杏色的段泥,猩红的朱泥,黛青的绿泥,无不…  相似文献   

2.
宜兴紫砂的发展,除其有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因素外,与我们宜兴地区拥有这片储藏着得天独厚的紫砂原料有极大的关系。紫砂陶的泥质是陶土中独一无二的,性质特殊的紫砂原料,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且颜色鲜艳,紫色的砂泥,奶色的白泥,杏色的段泥,猩红的朱泥,黛青的绿泥,无不斑烂多彩,令人生爱,成为陶都最具特色的"五色土",从而为历代紫砂艺人设计创作紫砂用器衍伸出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的发展,除其有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因素外,与我们宜兴地区拥有这片储藏着得天独厚的紫砂原料有极大的关系。紫砂陶的泥质是陶土中独一无二的,性质特殊的紫砂原料,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且颜色鲜艳,紫色的砂泥,奶色的白泥,杏色的段泥,猩红的朱泥,黛青的绿泥,无不斑烂多彩,令人生爱,成为陶都最具特色的“五色土”,从而为历代紫砂艺人设计创作紫砂用器衍伸出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4.
紫砂陶刻挂盘是我国典型的手工艺陶器,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紫砂陶的泥料具有砂性,陶器内外均不施釉。紫砂泥制品烧成后,有朱红、绿色、紫砂、黑色等各种颜色,具有美观、耐看、收藏价值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宜兴紫砂陶是选用当地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殊陶土(丁蜀镇黄龙山产)制成的无釉陶器。砂里淘金,紫砂是宜兴蕴育的世界名陶。紫砂陶所用的泥原料是紫泥、团山泥(本山绿泥)、红泥(朱砂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其中紫泥产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的石英砂岩黄石下、夹存于甲泥矿层中。团山泥(本  相似文献   

6.
紫砂陶是中国陶瓷家族中的一朵奇葩,其制作原料紫砂泥在我国分布较广、储量丰富.湘西保靖紫砂泥品位优良,探明的储量为16亿吨,居全国第一,使之获得“中国紫砂陶之乡”美名,现已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国内除宣兴紫砂泥之外,最具开发价值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紫砂陶的装饰艺术并非单一的指某些特定的技艺或是手法,有鉴于紫砂陶制作的多样性、开放性及包容性,紫砂陶的装饰艺术中包括了多种多样的装饰制作方法,它可以是绘画、书法、铭文、雕塑等等,只要是充分利用紫砂泥料所固有的肌理质感、造型变化和泥色对比所形成的装饰效果,都可以被称为是紫砂的装饰特色。自古以来,宜兴紫砂壶就以其制作精湛、造型质朴、色泽古雅而  相似文献   

8.
倪顺生 《江苏陶瓷》2003,36(4):41-42
0前言宜兴紫砂陶艺术,在世界上享有名陶的地位,自有其独到的制作技巧与创作构思,循古老紫砂传统并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代紫砂艺人追求的目标。为此,从积累四十多年的造型功底,以擅长紫砂花货艺术手法中走出来,跳出紫砂壶的框架,运用紫砂丰富泥色,设计“二十头色泥象形杯”,它集诸家之长,使之成为海内外收藏家、茶艺家争抢的珍品。扬紫砂工艺制作手法之长,扬紫砂原料地利之长。1新奇构思悦人意紫砂陶花货品种较多,不外是松竹梅之老套,要跳出旧框框,就必须到生活中去感受、去理会,让人们接受。先从人们喜爱的瓜果中入手,设计制作象形杯,塑造了苹…  相似文献   

9.
江苏宜兴紫砂陶艺术自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别和欣赏这一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即对于紫砂陶艺术应持怎样的审美观点,直接影响了制作者的创作构思。所以,有必要谈谈紫砂艺术的审美观问题。众所周知,宜兴紫砂茶具有它的独特性,如泥原料的蕴藏占尽地利;成型技法以泥片镶接及拍打身筒为主要的成型方法,区别于其它陶瓷行业的各种成型法则。并联系到装饰上的文化层次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宜兴紫砂工艺所已具备的审美因素。面对一件具体的作品如何来加以鉴赏呢?譬如茶壶这个砂艺最著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宜兴紫砂陶,始于宋,盛于明、清,随瓷器的兴盛,而迅猛发展。宜兴紫砂陶的泥原料有紫泥、团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红泥中有一种精品,含铁量较其它紫砂泥料都高,它就是朱泥。朱泥,有人称其为"石黄",也有人称其为"嫩红泥"。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宜兴紫砂矿料》载:"朱泥属粘土质泥  相似文献   

11.
简述宜兴紫砂泥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前言宜兴紫砂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泥质和它具有其它瓷器无法比拟的优点而驰名中外,因此人们对紫砂陶的原料—紫砂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着重指出了泥盆系五通组地层中紫砂泥的赋存部位、砂层结构、岩性、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以及在走向倾向上的变化特征等。目的是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现在紫砂业空前繁荣,值得广大紫砂从业者自豪,但也给紫砂艺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紫砂陶要发展,就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紫砂陶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本文从泥料、造型、装饰等方面阐述了紫砂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宜兴紫砂陶使用一种独特的紫砂泥,辅以洗炼别致的造型,精湛的手工制作和装饰艺术,烧成后的茶具具有保持茶的色、香、味,不易变质发馊,耐冷热急变性好。因此,紫砂陶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宜兴紫砂陶使用一种独特的紫砂泥,辅以洗炼别致的造型,精湛的手工制作和装饰艺术,烧成后的茶具具有保持茶的色、香、味,不易变质发馊,耐冷热急变性好.因此,紫砂陶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紫砂陶的虚怀若谷的内涵文化,是由一批各个时代的紫砂艺人造就的.他们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使之出现今天的盛世陶文化. 在研究紫砂陶文化的同时,必须研究其陶上的装饰文化.紫砂陶装饰有镶金丝、银丝、泥绘、色绘、绞泥、贴花、浮雕、缕雕、陶刻等.其陶刻的素雅文静和深层次的内涵,让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和亲睐.  相似文献   

16.
卢伟 《江苏陶瓷》2009,42(4):15-16
陶瓷是“火”的艺术。紫砂陶刻亦是在红色火苗中诞生出来的艺术品,那形制各异、风格多样、色彩斑斓的紫砂陶刻装饰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情趣。何谓紫砂陶刻的语言?这种语言是由紫砂特定的材料、工具、技法、表现内容和欣赏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特征。紫砂泥制成坯,易於刻划。艺人用竹刀尝试过,坯之干湿程度要恰到好处,砂之粗细也大有讲究,难以把握,因此紫砂陶刻一般用薄刃快口之尖刀刻划。刻石章用平口钝刀,且印章体积小,印面平整,  相似文献   

17.
宜兴紫砂陶使用一种独特的紫砂泥,辅以洗炼别致的造型,精湛的手工制作和装饰艺术,烧成后的茶具具有保持茶的色、香、味,不易变质发馊,耐冷热急变性好。因此,紫砂陶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宜兴紫砂,始于宋朝,盛于明、清两代,至今为止紫砂壶的兴盛和紫砂材质、传统工艺、茶艺文化是分不开的。用于制作紫砂陶的原料主要有紫泥、红泥、本山绿泥三种,别称“五色土”或“富贵土”。紫砂泥是天然生成的罕有矿土,其成矿的年代3.5亿年,是大自然给宜兴人的天然宝藏,它具有合理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颗粒组成,使其具备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和可塑性能好等工艺优点,为紫砂陶器多种多样的造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紫砂泥由粘土、石英、云母、赤铁矿组成,经烧成形成了双重气孔等物相,其结晶相多,玻璃相少,使紫砂陶抗热震性、透气性好,并具…  相似文献   

19.
紫砂陶刻的艺术含量极高,它利用紫砂泥色的可塑性,借助各种刀法,在壶器的表面表达多种艺术美,以达到美的艺术效果,刀法虚实互辅、刚柔相济。紫砂陶刻作品讲究用刀的痛快与爽利,这样才能使陶刻部分显得典雅、古朴。刀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欣赏紫砂陶刻的人而言,其文化内涵更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20.
紫砂泥的质地细而不腻、泽而不耀、含而不露、古朴典雅,表达的艺术语言丰富,是制作各类陶艺品的最佳材质。紫砂陶刻就是利用富于变幻的紫砂泥色,再辅以各种刀法表达多种艺术形象,运用点、线、面的处理,浓与浅的刀法,刚柔相间、虚实互辅,以达到淋漓尽致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