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基于接受信号强度(RSS)的位置指纹室内定位方法易受到多径效应及噪声干扰而导致定位精度低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仿蝎子振源定位机理的位置指纹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仿蝎子的n/1神经元构型构建神经元结构对振动信号进行编码,将振动信号转化为脉冲。然后,提取脉冲作为位置指纹特征,并利用该脉冲建立位置指纹特征库。最后,用加权K近邻(WKNN)算法进行振源位置估计。为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模仿蝎子生理结构,搭建了一套仿蝎子振动感知的振动信号采集系统,在室内环境中进行用户踏步信号的采集,并根据振动数据进行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仿蝎子n/1神经元构型的位置指纹定位方法比基于RSS的位置指纹定位方法的平均定位准确度提高了0.148 4 m。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无线室内定位系统实时跟踪位置坐标误差较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的室内定位方法。系统采用基于WiFi信号指纹定位,然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对估算的位置进行滤波,以改善WiFi指纹定位方法的精度,达到对目标实时跟踪。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定位精度,能较好地满足室内定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高细粒度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室内定位指纹数据冗余大、解析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堆叠稀疏自动编码器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CSI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融合物理层信道信息的幅值与相位数据,利用堆叠稀疏自动编码器在非线性指纹特征空间提取深层定位特征;然后,生成稀疏特征指纹,通过支持向量分类器完成目标位置确定.稀疏特征指纹的应用将CSI指纹库体积缩小约92.6%,同时,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在视距与非视距传播路径混合的复杂室内环境下达到1.205 m的平均定位误差,较其他定位方法有明显的定位精度提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WIFI室内定位方案存在采集信息跳变现象,进而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改进自适应加权K最近邻(AWKNN)定位方法。对比分析多种平滑RSSI算法可行性,验证基于卡尔曼滤波对RSSI值进行平滑处理的优势,结合AWKNN算法并采用均方差计算匹配度,通过实时监控相匹配的无线接入点个数后自动调整均方差分母大小,以此实现定位误差的有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基于卡尔曼的AWKNN算法在稳定性和定位精度方面较传统WIFI指纹算法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楼层环境的室内定位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图环境先验信息的WiFi指纹定位方法。首先在离线阶段建立地图环境信息模型并对指纹进行仿射传播聚类,然后在线阶段采用RSSI阈值的楼层判别算法确定楼层,并结合地图信息模型和最大后验估计方法计算出终端位置。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指纹定位方法,室内定位技术不仅能提高定位精度,并且降低了在线阶段指纹匹配计算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室内定位方法在准确性及稳定性上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无源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普通设备搭建了实验平台,离线阶段采集CSI数据建立位置指纹库,在线阶段则利用机器学习的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位置分类。为进一步提高分类准确度,本文还提出了置信度方法,通过综合多条天线对的结果来减少位置误判。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能有效实现对室内人员的无源定位,可以达到90%以上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人机室内定位容易出现漂移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多状态约束卡尔曼滤波器(MSCKF)的无人机(UAV)室内定位方法. 该方法在MSCKF的框架下,提出高鲁棒性、低时延的标志点检测方法. 利用在世界坐标系下坐标已知的标志点计算得到无人机位姿,实现惯性测量单元(IMU)信息与单目视觉信息融合以及无人机位姿修正. 对提出的定位方法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误差小于0.266 m,与OpenVins和LARVIO开源算法相比,定位精度提高了54.6%以上.  相似文献   

8.
室内定位的主要挑战是室内的多径传播及非平稳信道环境,传统基于信号强度指纹的单指纹室内定位方法由于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大,稳健性较差且精度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群指纹融合高精度室内定位方法。在建库阶段,利用室内阵列信号接收模型,首先通过计算阵列接收信号的不同统计特性构建包括信号强度、协方差矩阵、信号子空间及四阶累积量组成的群指纹库,再对群指纹进行神经网络训练获取针对每种指纹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在实测阶段,把实测数据的上述4种变换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分类器中,最后利用D-S证据理论对神经网络分类器的分类结果进行融合,给出最终的定位结果。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该算法可充分发挥指纹信息的集群效应,对噪声、多径传播等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是一种高精度的室内定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室内实时定位中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室内指纹定位算法.针对传统的指纹数据库匹配算法的不足,将待测点的位置估计看作多分类问题.首先在室内区域选择若干个参考点,多次测量参考点的WiFi信号强度,构建稀疏数据字典.通过稀疏表示的方法,用参考点的指纹矢量对待测点处的指纹矢量进行重构,计算重构误差并根据其对待测点位置进行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SVM定位方法相比,该算法的定位精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位置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而目前定位系统特别是室内定位普遍依赖于无线网络信号.很多情况下,用户有位置隐私保护的需求,然而,在目前的大数据时代,基于网络的室内定位服务要求用户将个人位置信息实时提供给服务提供商,这导致用户隐私的泄露.如何有效实现室内的基于位置服务,并且保护用户的个人位置信息就成了大数据时代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位置数据隐私保护的离线地磁定位模型,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微机电磁力计检测行人步态和地球磁场来实现室内定位.本模型利用加速度计检测行人的步态信息,配合磁力计检测的磁场信息与指纹地图进行匹配,实现了室内定位需求的同时又解决了用户位置信息泄露的问题,为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用户的位置信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视觉惯性组合导航系统中微惯性器件精度偏低,以及足部惯性导航系统航向角误差可观测性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上述两种系统的信息双向融合的导航定位方案. 该方法的系统结构由安装于双足步行机器人躯干部分的惯性导航系统和安装于其足部惯性导航系统两部分组成. 惯性导航系统通过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数据融合方法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航向角,足部惯性导航系统利用零速修正后的位置信息实时修正惯性导航系统中的低精度惯性器件误差,从而构建视觉与惯性信息双向融合的组合导航系统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导航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双足步行机器人的航向精度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的室内定位系统是综合运用MPU6050陀螺加速度计模块、HMC5983三轴电子指南针模块和蓝牙模块来实现定位. 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依此算出四元数和旋转矩阵,并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最优姿态角,在此基础上获取载体在导航坐标系中的运动加速度,通过对加速度的两次积分计算出载体在导航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 为了克服惯性导航固有的不可消除的积累误差,布设关键通信节点,采用局部蓝牙通信定位,并通过加权平均融合对位置信息做出修正,提高了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GNSS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室内外位置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医院、展厅、写字楼等都需要使用准确的室内外定位信息,特别是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室内定位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外定位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平台,以GPS技术为主导,结合WIFI、航位推算等定位技术的方法,通过一定的数据融合算法,增强室内外定位的完备性,为进一步实现室内外无缝定位、智慧地球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精度的机器人室内定位方法中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面特征的单目视觉机器人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安装在机器人底盘的单目鱼眼摄像头采集地面图片,并经过一系列图像处理,将得到的地面方格直线和相机的位姿关系作为观测量,通过推导出观测方程并根据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到机器人的位置信息。基于机器人当前时刻位置数据和地面的固定方格大小提出线预测算法,有效地排除干扰线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室内定位方法定位精度可以达到2 cm,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为低成本的机器人室内定位提供较好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道状态信息(CSI)受时空影响较大,导致现有基于CSI的室内定位技术鲁棒性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Shapelet算法的指纹定位方法.在训练阶段将CSI作为原始位置数据,通过3-σ异常值处理法和卡尔曼滤波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修正;再使用Shapelet算法提取每个位置的指纹,并建立指纹库;最后使用指纹库构建Shapelet决策树,通过决策树分类实现较为精准的定位.通过与主成分分析算法以及k近邻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时间的定位精度较高,且能保持性能稳定,所需训练集更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GNSS失效情况下微惯性器件漂移大引起的定位精度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多条件辨识零速时刻,基于速度信息构建观测方程的零速修正算法,以提高微惯性系统的定位精度. 论文阐述了行人步态特性,在分析行人步态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加速度量测方差、加速度量测幅值和角速度量测能量的多条件零速检测方法,并针对室内外不同环境设置了自适应阈值.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速度信息为系统观测值的Kalman滤波器,在零速对姿态、速度及位置误差进行估计并修正.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述自适应定位修正算法可有效增强零速检测的可靠性,抑制定位误差的累积,定位的精度是行进距离的1.32%.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echnology, an important target of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s is to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while reducing the online computation. In this paper, it proposes a novel fingerprint positioning algorithm known as semi-supervised 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 based on distance function constraints. We show that by employing affinity propagation techniques, it is able to use a fractional labeled data to adjust similarity matrix of signal space to cluster reference points with high accuracy. The semi-supervised APC uses a combin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fingerprinting algorithm. By collecting data and testing our algorithm in a realistic indoor WLAN environ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improve positioning accuracy while reduce the online localization comput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widely used K nearest neighbor an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