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某海上油田井口平台进行生产工艺改造后,生产水仅通过水力旋流器处理后排海。在试验中,尝试了多种类型的清水剂提高生产水处理质量。实验表明:对于水力旋流器采用TS-786C清水剂浓度为20 mg/L时,该清水剂能够将排海污水含油值从65mg/L降至25 mg/L,确保排海污水含油值小于国家海洋环保排放标准。促进油田节能减排环保工作,增加油田的污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电磁油水分离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油水处理技术,在导电性油水处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胜利油田典型联合站采出液实测电导率,理论分析了油田采出液的电磁分离过程,并对不同含油量油田采出液的电磁分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油田生产过程,提出了电磁油水分离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方式。结果表明:油田采出液电磁分离具有超重力分离和气浮分离的优势,分离效率高;对含油104~105 mg/L的采出液,电磁分离可实现原油富集;对含油103 mg/L的采出液,电磁分离可用于回注水处理。电磁油水分离技术为高含水油田采出液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对未来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新技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Q油田排海水水质水中含油正常稳定在9~12mg/L之间,异常波动时会接近国家规定数值20mg/L,油田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处理技术和优化流程改造,以稳定排海水质.通过分析油田排海水水质异常波动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流程提出改造新水系统直接排海方案,最终实现减少原油损失、降低排海水含油量和轻烃年排放量的目标.研究成果可为海上油...  相似文献   

4.
长庆油田小型站场采出水处理工程改造面临着站场位置有限、成本控制严格及安全生产等问题。采用一体化设备对杨米涧集油站采出水处理工程进行改造,结果表明,经处理后采出水中ρ(油)≤10 mg/L,ρ(SS)≤15 mg/L,达到长庆油田采出水回注企业标准。该改造方案具有占地小、施工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低、处理后出水水质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含油污水高效处理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现状、现有处理技术及其发展情况。描述了污水处理及采出液处理现场实验工艺流程及主要试验内容。试验发现 ,当入口含油浓度在 6 0 0mg/L左右时 ,旋流处理后可降到 6 0mg/L ,再经气浮处理可降到 2 0mg/L左右 ;当入口含油在 2 5 0 0mg/L左右时 ,旋流处理后可降到 6 0 0mg/L ;若经气浮处理可降到 2 5 0mg/L左右。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客观条件合理选择分离设备及其配套设备 ,形成一套高效的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新疆彩南油田蒸发池污水具有含油高、悬浮物高,组成成分复杂且性质稳定,净化困难等特点。针对该污水进行了预处理药剂筛选评价,优选出了净水药剂体系为脱稳剂120mg/L、混凝剂400mg/L、絮凝剂6mg/L,处理后污水悬浮物35.2mg/L、含油18.7mg/L、聚合物38.9mg/L。处理后污水用于回掺彩南污水系统,回掺后混合水处理后悬浮物及含油量均小于5mg/L,处理效果良好,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平稳,满足油田回注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大多数油田基本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采出水量也大幅增长。而油田采出水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含油污水,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考虑,如何经济、有效地处理含油污水是目前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液量不断增加,产出的污水也大量增加,污水水质不能达到回收利用的指标,因此含油污水处理后回用于注水开发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含油污水的特点及油田生产对注水水质的要求,根据注水地层的地质特性,确定处理深度标准、选择净化采用更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使污水水质达到了回收再利用的指标,能够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较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清水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谱图、核磁共振谱图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产品与目标产物结构一致。在南海某油田对其净水性能做了现场瓶试试验,在投加量为14 mg/L时,其净水效果良好,下层水中含油质量浓度为79 mg/L。在和多种清水剂的对比试验中发现,该产品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几种药剂。  相似文献   

9.
渤海N油田原油为重质稠油,稠油密度高,油水密度差小,同时由于气浮设备结构不合理,增加了油水分离难度。通过研究及现场改造,将射流气浮更改为微气浮、罐体内部分隔为3级混合区+浮选分离区及在第3级浮选分离区加装斜板除油装置、优化收油结构,提高了设备的处理效果。当进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800 mg/L时,出水含油质量浓度可以降低到40 mg/L以下;当进水含油质量浓度为140~200 mg/L时,出水含油质量浓度可稳定在16 mg/L以下。为最终处理后污水满足回注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微絮凝-接触过滤技术在油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逢玉  姜安玺  张雷  孙岩 《化学工程》2007,35(11):58-60,65
为了提高油田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文中通过系统优化改造开发了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筛选确定无机高分子聚合氯化铁作为本工艺的絮凝剂,最佳投药量为3 mg/L,经现场试验考察了本工艺对油田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 mg/L和3 mg/L,去除率分别为92%和90%,远优于传统的直接过滤。说明油田废水经本工艺处理可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无需经过二级过滤处理,因此节省了油田污水深度处理站基建和运行的投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讨论了产品革新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产品革新各个阶段的特点,讨论了产品革新核心团队的职责,对产品革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第一生产工具的机器 ,在知识经济领域依然是各类制造业的主体。高科技产业化必须以机械为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著作.它系统地考察和论述了陶瓷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论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构成体系与范畴,深入地探讨了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论述了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