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长72储层的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常规物性等测试资料,对其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相对较少;储层岩石胶结物类型以铁方解石为主;储层孔隙类型以长石类溶孔为主,残余粒间孔次之,晶间孔和微裂隙很少见.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喉道较细,属于低孔 — 超低渗致密储层.储层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岩屑、长石、石英的含量,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以及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压实、胶结和溶蚀)等.其中,压实作用是破坏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胶结作用会使储集层致密化,而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2.
根据岩心观察、岩矿薄片、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等分析结果,认为安塞两区长6油层组储层岩石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中-细粒、中粒及粉-细粒、粉粒长石砂岩,该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有沸石溶孔、粒间孔和粒内溶孔(长石溶孔、岩屑溶孔).主要的孔隙组合类型有粒间孔-溶孔型、溶孔-粒间孔型、粒间孔型及复合型等.研究区反映孔喉特征的各种...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6储层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岩心、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观察分析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6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对不同区块的岩石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岩石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石英、长石含量较高,岩屑、填隙物含量较低,成分成熟度较低;岩屑以变质岩岩屑为主,塑性岩屑含量较高,刚塑性岩屑相对含量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分选性中—好,颗粒以次棱角为主,结构成熟度相对较高,各小区块岩石学特征有所差别;物源和沉积环境的不同是该区域岩石学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延8储层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孔渗测定、压汞资料等分析,延8储层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区北边富长石、南边富石英,具有不同的物源;砂岩粒度以中粒为主,细粒和粗粒次之;主要的储集空间为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由于大量的长石、岩屑被溶,孔隙度、渗透率不呈正态分布,均偏大,溶蚀作用形成的大量微孔造成高束缚水饱和度,产纯油或含水率极低;砂体厚度、岩石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着储集层的物性。结果表明,位于河道中部弱胶结的中砂岩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岩性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的下沥青砂岩段储层特征。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其次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层岩石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在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下,储层砂岩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研究区沉积微相、岩性和物性等对下沥青砂岩段储层含油气性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岩性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的下沥青砂岩段储层特征.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其次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层岩石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在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下,储层砂岩为低孑—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研究区沉积微相、岩性和物性等对下沥青砂岩段储层含油气性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庄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部,长6油层为本区的主要勘探开发目的层,根据钻井岩心资料分析发现,该储层的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以自生矿物为主,主要有绿泥石、方解石、石英及钠长石等;主要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以及少量铸模孔、微裂隙等;属于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的致密砂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延10油层组储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安212区延10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主要发育辫状河亚相沉积,辫状河道为储层骨架砂体;砂岩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储层物性特征明显受控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沉积作用决定了储层砂岩颗粒粒度、成分,溶蚀作用增加了面孔率改善了储层物性,压实作用则降低了储层孔隙度,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通过常规物性、岩石及铸体薄片、重矿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多项测试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储层特征及油藏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该储集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岩屑长石砂岩次之,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区内油藏类型可分为构造-岩性油藏和岩性-地层油藏,东西向展布的鼻隆构造与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洼地泥岩遮挡是主要的油藏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石盒子组8段砂岩储层中长石异常分布及成因,在盆地尺度范围内,利用大量岩石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分析手段,研究了储层岩石学特征及长石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真实岩心酸溶蚀模拟实验、埋藏史、热史及成岩特征,探讨了长石异常分布的成因,认为长石的减少与成岩过程中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腹部盒8段致密砂岩在成岩前存在大量长石(百分比平均为7.5%),而现今砂岩中低或无长石使得储层演化为具有"高成分成熟度"的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这一现象与盆地周缘相对高长石含量形成明显的差异.现今长石的产状主要表现为完全溶蚀型,碳酸盐岩充填型及高岭石化型;地质历史时期长石的溶蚀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而盒8段储层在溶蚀作用期叠加的一次热异常事件促使了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生烃作用,为长石的大量溶蚀提供了持续高温和酸性介质条件,使得在相对高热演化的腹部地区溶蚀作用强烈,储层中长石百分比小于1%,局部地区(苏里格地区)甚至为零,长石的大量溶蚀很好地改善了致密砂岩储集空间;而在热演化程度较低的边缘地区溶蚀作用较弱,长石保存相对较好,溶孔发育较少.对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储层中长石的异常分布研究有助于今后致密气甜点区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根据砂岩岩石薄片、石英阴极发光和重矿物组合分析,结合沉积构造及地震解释成果,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上三叠统—中侏罗统物源体系及其演化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了物源方向及母岩性质。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上三叠统—中侏罗统物源主要来自北部南天山造山带物源区,以岩浆岩和变质岩母岩为主,兼有少量沉积岩物源的影响。其中,塔里奇克组砂岩中陆源碎屑岩岩屑含量较高,阴极发光条件下不发光石英含量较高,重矿物组合具有高锆石、白钛矿和磁铁矿含量以及低石榴子石含量的特征,母岩可能为上奥陶统—上三叠统早期沉积; 阿合组及阳霞组砂岩中岩浆岩岩屑含量升高,重矿物组合以较高的石榴子石含量为特征,阴极发光条件下石英主要为蓝紫色及棕褐色发光,其母岩主要来自二叠系及其下伏地层; 克孜勒努尔组及恰克马克组砂岩中变质岩岩屑含量明显升高,石榴子石含量极高,阴极发光条件下棕褐色发光石英含量增多,表明变质岩母岩的影响增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研究区物源区母岩演化具有明显规律性,即晚三叠世受较多沉积岩母岩影响,早侏罗世岩浆岩母岩供给增多,中侏罗世以变质岩母岩为主。晚三叠世,库车坳陷东部南天山造山带大幅抬升,导致大量变质岩母岩卷入造山带遭受剥蚀; 早—中侏罗世,南天山造山带中段构造活动具有东西分段的特点,吐格尔明30团剖面以东早侏罗世砂岩率先具有高石榴子石含量的特点,而西部地区中侏罗世砂岩才大量出现石榴子石,表明南天山造山带中段的虎拉山及额尔宾山在早侏罗世隆升-剥蚀强烈,而哈尔克山在中侏罗世才进入强烈抬升期。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物源特征对天然气勘探尤为重要。通过砂岩的碎屑组分、岩屑组分、重矿物组合以及石英阴极发光等研究,认为研究区羊虎沟组受到北部、西南部、南部物源控制,各个方位物源在研究区中部吴忠—马家滩地区汇合。通过砂岩轻、重矿物组合和碎屑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以及泥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等分析,认为研究区羊虎沟组源岩以大陆上地壳岩石为主。研究区北部砂岩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泥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阿拉善古陆浅变质岩相似,具有亲缘性; 西南部及南部砂岩物源区为稳定陆块区和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泥岩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祁连—北秦岭造山带中浅变质岩相似。综上所述,研究区北部母岩主要为阿拉善古陆的浅变质岩夹少许火山岩,西南部及南部母岩主要为祁连—北秦岭造山带的中浅变质岩,其次为碳酸盐岩和火山岩。  相似文献   

13.
横断山地区的复杂地质构造条件是制约滇西大环线、沿边高速和滇中城市群高速路网等重点工程规划与建设的最突出问题。以拟穿越横断山南段高黎贡山的超长深埋公路隧道(腾越隧道)为例,基于隧道工程区详细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资料,对该区的隧道围岩、地质构造以及相关的水热活动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剖析,总结了面临的主要工程问题。结果表明:高黎贡山南段是较为典型的以韧性剪切带及所夹持的花岗岩体和变质岩块为主构成的动力变质变形带; 隧道工程区主要包含9类岩石工程单元,主体以形成于上地壳下部至中地壳的中深层次变质岩类和花岗岩类为主; 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显著影响的主要断裂带有10条,分属怒江断裂系、高黎贡山断裂系(或泸水—瑞丽断裂系)和龙川江断裂系三大构造体系,并控制了区域上主要水热活动带,其中第四纪仍可能存在活动性的断裂带有5条,高黎贡山西侧边界断裂带是影响隧道工程的主要活动断裂。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隧道围岩的工程地质属性多属于较破碎的坚硬—较坚硬岩,高地应力和高地温将是影响隧道工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变质岩和花岗岩的岩体特性与构造节理发育程度,以及相关的断裂涌水和花岗岩区段的密集节理带透水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偏光显微镜对大同煤田太原组9号煤层底板高岭岩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在显微镜下识别出碎屑(包括陆源碎屑、火山石英晶屑、火山黑云母晶屑、脱玻化的"燧石状"玻屑)、隐晶高岭石团块、高岭石晶屑、高岭石基质四大结构组分;研究认为组成此层高岭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凝灰质团块状高岭岩,在顶部发育有薄层长石假象型晶粒高岭岩和凝灰质隐晶高岭岩,中间夹薄层凝灰质砂岩;该层高岭岩是经盆底水流改造的沉凝灰物质蚀变而成。特别是首次提出:该层高岭岩中大量发育的团块是由硅铝质玻屑蚀变而来的隐晶质高岭石集合体,由于经受了流水改造作用,其火山成因证据已经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须家河组砂岩由碎屑组分和填隙物组成。矿物碎屑主要由石英、长石和白云母组成,此外可见少量绿帘石、电气石、磁铁矿、黄铁矿、石榴子石和锆石等。岩屑主要有硅质岩屑、泥岩屑、板岩岩屑和千枚岩屑等。填隙物主要包括杂基和胶结物组成。杂基可见原杂基、正杂基和假杂基。胶结物主要为钙质和泥质。砂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其次为为岩屑质石英砂岩及少量石英砂岩。  相似文献   

16.
藏北红脊山地区变质玄武岩按产状分为呈"岩块"产出和在变质碎屑岩中呈夹层产出两个部分,其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401±18)Ma。变质玄武岩属于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主量元素Al2O3、TiO2低,K2O略高。呈"岩块"和呈夹层产出的变质玄武岩REE配分曲线呈LREE略亏损或平坦分布,HREE略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Ta、Zr、Ti、Y、Yb、Sc、Nb相对亏损,强相容元素Cr、Ni、Co亏损,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曲线呈"单隆起"型曲线分布型式。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变质玄武岩形成于弧后盆地构造环境,可能是早泥盆世古特提斯弧后盆地扩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松树沟─洋淇沟超基性岩稀土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右倾型,与典型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轻稀土亏损左倾型不同。通过定量稀土元素模拟计算,提出两期不平衡部分熔融模型,认为:(1)松树沟─洋淇沟岩体是地幔原岩经不平衡部分熔融而成的残余体,而富水杂岩及榴闪岩,变质玄武岩则为熔体结晶产物;(2)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取决于地幔原岩稀土元素初始含量和部分熔融过程是否平衡两个因素。松树沟─洋淇沟岩体轻稀土富集特征,主要是不平衡部分熔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分析,对南祁连盆地下日哈坳陷二叠系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碎屑岩主要由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组成,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演化阶段已达到中成岩阶段A期及中成岩阶段B期。  相似文献   

19.
0 INTRODUCTIONLudongorogenicbeltinChina(or :Su—Luoro genicbeltinChina)isanimportantcontinentalcolli sionorogenicbeltineasternAsia ,beingjustsituatedbetweenSino KoreanlandmassandYangtzeland mass .Toresearchtheorogenicbeltisfavorabletoex actlycognizingthetime…  相似文献   

20.
阿尔金杂岩变质基性火山岩主要分布于阿尔金构造带西段的中阿尔金地块中,主要由斜长角闪岩类、(含)石榴黑云斜长辉石角闪岩、榴闪岩、石榴斜长辉石岩类等岩石组成.通过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阿尔金地块北部和中南部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地块北部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具大洋(洋脊)和大陆岛弧两种,其实质上为构造蛇绿混杂岩带(英格里克构造蛇绿混杂岩带)的组成部分,而地块中南部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大陆岛弧环境.由此表明,在中元古代以前中阿尔金地块可能是一个古岛弧,在古岛弧的北侧还存在有一个古大洋盆地(或古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