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一株嗜酸乳杆菌突变株产亚油酸异构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以脱脂乳作为培养基,添加3%的乳糖、1%的(NH4)2SO4、0 1%的亚油酸及1%的NaCl,接种量为1%,培养时间为36h.在此条件下,所合成的亚油酸异构酶活力达252 0U/mL.  相似文献   

2.
树状黄杆菌NRRL11022的诱变株U-616所产葡萄糖异构酶在60℃~80℃范围有较高活性,最适pH为7.5~8.5。对其固定化异构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实验性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保留了83%的游离酶的活力,在55℃~85℃范围有较高活性,最适pH为7.0~8.0;在60℃,底物pH值为8.0及含有1.0×10-4mol/L钴、镁离子时,固定化异构酶的酶活达到最高。此异构酶及其固定化酶均对金属离子耐受性较强,Co2+和Mg2+有激活作用,对Ca2+不敏感,热稳定性较好。树状黄杆菌变株U-616所产葡萄糖异构酶及其固定化异构酶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PVA固定化细菌ZG-4株生产L-苹果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60余份土样中筛选得到一株富马酸酶活力较高的细菌ZG-4株,以改性PVA为载体,制得固定化细胞,其较佳转化条件:基质为1mol/L Na2Fu,转化液PH7.0,转化温度40度,固定化细胞经质量浓度为0.4%的胆酸或0.06%的TPC预处理,可有效抑制琥珀酸副产物的生成,添加质量浓度为0.1%没食子单宁,可使富马酸酶比活力达1.95mmol.h^-1g^-1,同时比较了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的富马酸酶特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诱变和梯度平板法筛选出耐底物的突变株,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发酵液起始pH值、装液量、发酵周期、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采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筛选出.株能耐受4%丙烯腈的腈水合酶产生菌,在最佳产酶条件下,耐底物突变株的腈水合酶酶活达到11.5MU/mL,与优化前相比,酶活提高了49.35%。腈水合酶耐底物突变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7.0、装液量16%、发酵周期58h、接种量10%。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ρ(葡萄糖)=26g/L,ρ(酵母膏)=2g/L,ρ(尿素)=4g/L,ρ(谷氨酸钠)=0.5g/L,ρ(K2HP04)=0.2g/L,ρ(KH2P04)=0.2g,/L,ρ(MgS04)=0.05g/L,φ(DXL)=0.5mL/L。  相似文献   

5.
中性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紫外线和γ射线交替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茵株BE40-39.与出发株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1.3倍,发酵性状与出发菌株也有明显的差异.突变菌株发酵试验发现,Avicel是突变菌株产酶最合适的纤维素质碳源.通过对发酵培养条件的试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是:Avicel质量浓度为0.1g/dL,胰蛋白胨质量浓度为0.3g/dL,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佳培养基初始pH4.2,发酵5d达到产酶高峰.  相似文献   

6.
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将模型底物缩水甘油苯基醚水解为3-苯氧基-1,2-一丙二醇的环氧化物水解酶的芽孢杆菌H-14-1.此茵培养的最佳碳源为1%的葡萄糖,最佳的氮源为1%的NH4Cl和1%牛肉膏,培养基的初始pH为6.5,培养的最佳温度和时问是30℃下培养36h,低浓度底物缩水甘油苯基醚对该酶具有诱导作用,同时培养基中金属Cu外离子对产酶有促进作用.酶学性质的试验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为7.5,40℃以下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6.5~8.0范围内酶的稳定性较佳,Mg^2+和Ca^2+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高产S-腺-苷蛋氨酸(SAM)啤酒酵母突变株,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出发啤酒酵母菌悬液进行反复辐射处理,最终得到SAM高产突变株S—W55,并研究了其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4、L-蛋氨酸0.03、酵母浸粉0.4、CaCl2 0.01、KH2PO4 0.4、NaH2PO4 0.1、MgSO4 0.1,此条件下摇瓶发酵突变株S-W55的生物量和SAM产量分别达到12.15g/L和1.88g/L,分别比未优化前提高了27.1%和19.7%。10L发酵罐放大培养表明酵母突变株S—W55最适培养温度和pH值分别为28℃和5.0,发酵罐中其生物量、SAM产量比摇瓶发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酶系均衡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H值和温度两因素用正交实验法分析出黑曲霉710712纤维素酶系各组分最适酶解条件,其组合分别为:C1酶(pH5.0,45℃),Cx酶(pH4.0,60℃),βG(pH5.0,65℃)。在液体发酵条件下,探讨缓冲系统以及CaCl2及吐温-80对产酶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碳源以及碳源与碳源的配比对黑曲霉产纤维素酶系均衡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碳源的种类和配比对最大酶活及其形成时间、比酶活和分泌变化规律均有不同影响效应。纤维素粉和麦麸浓度配比为1.09,6和2.0%时可明显改善所产纤维素酶系的均衡性;用0.1M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和添加适量CaCl2(0.3%)和吐温-80(0.3%)对产酶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泸型大曲中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以糖化酶活力为评价指标,设计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基水分含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对根霉产糖化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Design的方法,对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泸型大曲中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优化条件为培养温度29℃,培养基水分含量53%,培养时间164h,糖化酶的酶活力为2194.44U/g。  相似文献   

10.
从天然样品中筛选出 2 8株菊粉酶酶源菌株 ,经过复筛 ,得到产菊粉酶活力高于 5 .0u/mL的菌株 9株 ,其中黑曲霉 5株 ,酵母 4株。经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后 ,确立了酵母YI0 8产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 :麦芽糖 8.0 % ,蛋白胨 1.6 % ,(NH4 ) 2 SO4 0 .5 % ,NaCl0 .3% ,K2 HPO4 0 .5 % ;pH .4.5。在 32℃摇瓶 15 0r/min条件下 ,培养 72h ,YI0 8酶活力为 46 .42u/mL。  相似文献   

11.
通过纯化实验,从海带(Laminaria japoIlica)得到1株具有较高海藻酸酶活力的菌。对其发酵培养,测定发酵液的酶活力,得出海藻酸酶发酵获得最大酶活力的条件:pH7.5左右,25℃,褐藻酸钠添加量为0.5%,蛋白胨作为主要氮源时,连续培养144h。  相似文献   

12.
以黑曲霉菌株A.niger103为出发株,通过紫外、亚硝基胍等诱变剂进行反复诱变处理,得到一株高产菌株A.niger537,果胶酶酶活提高了130%,同时测定了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及淀粉酶的酶活,分别达到4.76,176.82,832、4,105.73u/mL.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营养条件对改变各酶产酶量及其酶系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活性污泥、稻田土壤中务离筛选到5株产絮凝剂细菌,经过复筛得到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BX-1,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该菌产絮凝剂的适宜碳源为麦芽糖,适宜氮源为蛋白胨.当初始pH值6.0~7.0,装液量80-90mL(250mL三角瓶),35℃摇床(120r/min)培养60-72h时,所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达95.4%.  相似文献   

14.
从菊芋周围土壤和实验室保存的菌株中分离筛选产菊粉酶的酵母菌株 ,得到产菊粉酶活力较高的酵母菌 7株。以K .Marxianus为对照 ,对其中 5株未知菌进行菌种鉴定 ,并将它们归列到属。经进一步复筛 ,选定酶活最高的酵母KI0 7,初步研究KI0 7菊粉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 pH为 4 .5、最适反应温度为 5 5℃ ,作用于菊粉、蔗糖和棉子糖 ,其I/S、I/R值分别为1/ 2 .80、1/ 2 .89,该酶为外切型菊粉酶。  相似文献   

15.
黑曲霉产木聚糖酶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木聚糖酶产生菌黑曲霉(A.niger)238的产酶特性和麸曲的浸提条件。并对其浸提酶液进行浓缩.结果表明,菌株黑曲霉(A.niger)238产木聚糖酶受诱导物的影响,发酵时间在68~72h期间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力为286U/mL.最佳氮源为(NH4)2SO4,装料量为每瓶10g,接种量为每瓶0.3mL.其发酵麸曲用固液比为1:5的2g/dL CaCl2溶液,30℃浸提1.5h;浸提液采用25℃,40kPa,冷却水温度18℃条件超滤浓缩可获得90%以上回收率.  相似文献   

16.
将自然界筛选得到的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野生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TMa-9118,该菌株的产酶最适条件下为:稻草粉和麸皮的质量比例为8:2,培养含水量质量分数为65%,发酵时间72h,发酵温度为30℃。该酶最适反应PH为4.4,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佳浸提条件为40℃蒸馏水。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了强化氧化实验条件,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了维生素C、维生素E、柠檬酸三钠、甘草抗氧化剂对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由过氧化值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它们对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均有抗氧化作用,甘草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最好.单独添加质量分数为0.5%VC、0.1%VE、0.05%柠檬酸三钠、0.7%甘草抗氧化剂时,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氧化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产脱落酸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由20份土壤样品和2份植物病叶样品中分离出57株真菌,分别对其进行液体培养.通过各菌株发酵液抑制莴苣种子发芽的方法筛选得到-株脱落酸产生菌NX-53,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其产酸条件进行优化,得到该菌株产脱落酸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葡萄糖25g/L,维生素B1 1.25mg/L,谷氨酸单钠盐3.0g/L,MgSO4·7H2O 0.2g/L,KCl 0.5g/L,CaCO3 5g/L,KH2PO4 0.8g/L,FeSO4·7H2O 0.5mg/L,ZnSO4·7H2O 2.5mg/L,CuSO4·5H2O 4mg/L,250mL摇瓶装液量50mL,28℃、150r/min培养7d.优化条件下菌株NX-53的脱落酸产量可达276mg/L.  相似文献   

19.
利用ATC产半胱氨酸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性能较好的能利用2-氨基-Δ^2-噻唑啉-4羟酸合成半胱氨酸的菌株SB-6。该菌的较适产酶培养基:葡萄糖2%,(NH4)2SO4 0.3%,无机盐溶液,较适产酶条件;培养基起始pH值为7.5;33℃振荡培养。加大通气量,以甘油为碳源有益于产酶。菌株的生长条件与产酶条件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从菊芋周围土壤和实验室保存的菌株中分离筛选产菊粉酶的酵母菌株,得到产菊粉酶活力较高的酵母菌7株。以K.Marxianus为对照,对其中5株未知菌进行菌种鉴定,并将它们归列到属。经进一步复筛,选定酶活最高的酵母KI07,初步研究KI07菊粉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pH为4.5、最适反应温度为55℃,作用于菊粉、蔗糖和棉子糖,其I/S、I/R值分别为1/2.80、1/2.89,该酶为外切型菊粉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