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进入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的外籍涂料厂商中,麦加绝对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作为一家全球科技专业型涂料企业,其具有40多年的涂料研发和应用经验,并利用该基础为中国客户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及商品和服务。因此,这家公司在风电行业中最突出的产品并非涂料本身,而是建立在高技术含量的涂料基础之上的整体解决方案。而就目前来说,其对叶片前缘腐蚀的维修解决方案非常显眼。  相似文献   

2.
于贵勇 《风能》2011,(4):54-55
类似于中远关西这样的企业,希望国内能尽快出台针对中国风电环境气候特点的涂装标准,并能够将氟碳涂料写入标准,同时也将涂料的环保性能进行规范,以符合风电的清洁属性。企业在开拓新市场时,一要看产品的销售业绩,二要看产品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对于尚未形成良好的市场业绩基础的新产品来说,如果符合一定的标准,便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而在新产品市场业绩不够理想时,又恰逢标准体系缺位,则无疑对新入者是一种"雪上加霜"般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朱平 《风能》2012,(10):42-50
风轮叶片是风电机组的吸能部件,叶片的健康高效运转是风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前提,而叶片服役之后问题最先会出现在表面涂层。本文介绍了风电叶片在我国典型风电场服役之后,表面涂层出现的若干问题,并由此反思叶片在制造阶段的涂料选择以及涂装工艺。最后提出若干建议,在叶片制造阶段选用合适的高性能涂料来提高涂装工作质量,为叶片的安全经济运行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风电开发消纳及输送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分析了中国风电发展现状(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风电分布较为集中)及存在的问题(系统调峰能力不足;跨大区域互联规模小,不利于风电消纳),提出了中国风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优化电源结构以建设适度规模的调峰电源;建设坚强跨区域互联电网;合理的煤电布局和风火打捆输送:政策支持)和中国未来风电的合理开发规模及相关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我国风电的快速、大规模发展,从风电合理消纳、提高电网安全性角度,开展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合理电网结构原则研究。首次提出综合考虑风电并网的各项影响因素,将风电基地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各类风电基地接入的合理输电方案及送、受端电网结构构建原则;并以我国规划开发的多个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为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赵靓 《风能》2013,(7):38-40
虽然我国第一台海上风电机组并非安装在潮间带地区,但在经历了5年左右的发展后,潮间带风电项目在我国海上风电项目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因此,若想对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潮间带风电的了解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考虑综合风电场总体运行成本、风电机组可靠性及风电场发电量等多个维度,从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建立基于风电机组可靠性的风电场平准化成本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得出,提升风电机组可靠性可降低风电机组的故障维护成本,提高风电场运行小时数,进而降低风电场平准化成本。在此基础上测算当前阶段风电实现平价上网需达到的利用小时数,最后给出促进风电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海上风电船机及风电设备故障时常发生.为了减少风电故障发生的频率,需要对安装船机设备提出新的设计要求和具体故障的应对策略.[方法]通过对风电船机及设备的故障类型的对比研究分析,深入剖析各个故障类型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应对策略.[结果]海上风电工程建设中,安装船机及风电设备主体是两大工程器械,也是施工过程中出现...  相似文献   

9.
风电并网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风电场的唯一应用模式。风的高度不稳定性,导致风电大幅度波动,在没有燃气发电、水电等为其调峰情况下,风电对电网贡献率难以超过8%-10%,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未来的4年-6年,随着全球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将不可避免出现风电上网难的窘况,并严重制约全球风电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世界性的难题,非并网风电应用模式充分尊重风电自身特点,突破大规模风电并网单一应用模式,通过必要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将风电与高载能产业(如电解铝、氯碱、电解水制氢、海水淡化和煤化工等)直接耦合.建成若干绿色重化工园区,探索出一条大规模风电多元化发展之路,破解超大规模风电应用难题。  相似文献   

10.
赵靓 《风能》2013,(4):46-49
随着风电整机市场发展渐趋成熟,通过利用优良风资源发电的风电机组和项目市场渐趋饱和,与之相反的是,诸如运用于海上、低风速、高海拔等细分风电市场的机组需求有所增加,其中,不少厂家推出了适应于高海拔地区的风电机组产品。  相似文献   

11.
风电产业规范、标准等方面的政策自2011年集中推出,加上风电市场规模趋于平稳,风电制造业的调整和整合高峰也已出现。2014年风电制造业理性发展,风电市场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2.
黄志文  张宇 《风能》2012,(7):74-77
本文基于国际能源署(IEA)课题30"海上风电机组动态学仿真软件和模型的比较"项目第一阶段桁架式支撑结构的海上风电机组仿真结果,针对海上风电模型复杂的特点,给出桁架式支撑结构细节,研究用BladedV3.80建立桁架式支撑结构的海上风电机组模型。与其他软件建立的模型比较质量和模态,验证海上风电机组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状况,分析了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风电设备市场的现状,指出了中国风电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对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风电取得了快速发展。了解我国主要省份风电的发展趋势,对于合理制定国家整体风电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首先对中国主要风电省份在2006~2012年的风电装机容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省份风电发展的特点;然后建立符合各个省份风电发展情况的Logistic模型,根据模型预测各省份在2013~2020年的风电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各省份在今后风电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最后给出相应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海上风电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作为能源系统去碳化和实现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之一,海上风电的地位日趋重要.我国的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但风电机组在高盐雾、高湿度、长日照、微生物附着等苛刻的海洋环境中长期运行时,面临着严峻的腐蚀挑战.本文从风电机组组成的角度出发,综述了目前行业内对风电机组各部位的腐蚀防护研究情况,并...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我国风电市场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风电开始从快速发展期进入稳步发展期,2012年风电正式成为全国第三大电源,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消纳困难。与过去几年相比,风电增长速度放缓,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7.
苏晓娟 《风能》2012,(6):50-55
2011年,随着德国风电政策的进一步修订,德国风电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改变,《可再生能源法》对风电使用、项目翻新和海上风电的预期安装都给与了一些优先区域。其中,扩容改造和海上风电发展成为德国风电发展的两大新特点,德国风电政策和产业的动态,以及固有的优势都为外来风电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程广宇 《风能》2014,(2):66-70
2006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总量持续攀升,已成为全球风电累计装机量最高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的风电利用率并不高,弃风现象频发,电网建设和市场开发明显落后于产能的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回顾我国风电行业快速发展的情况,分析风电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展风电行业必须要有大思考,要以提高风电利用率为出发点,系统谋划涉及风电机组(零部件)制造、电站建设(风电机组安装、发电)和输配消费等于一体的"大风电"产业发展,统筹发展产业链与创新链。  相似文献   

19.
风电的分散式开发不同于大规模开发和分布式开发,由于分散风电靠近负荷中心,直接接入配电网,且不加装无功补偿调节装置SVC,配网中较大的电压波动给分散风电的并网运行带来影响。文章讨论了配网对分散风电的电压控制特点和要求,结合风电机组无功控制能力,并推导出满足配网电压调节要求的风电机组无功控制范围和对机组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福建电网调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风资源丰富,可供风电开发的场址较多,风电在福建电网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大规模的风电并入电网后,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调峰的影响将日益增大。目前对该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内陆风电,沿海风电研究相对较少。介绍了风电出力对系统负荷峰谷差的影响机理。结合福建电网的实际负荷数据,分析福建电网的月负荷特性和日负荷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福建已投沿海风电近三年的实际出力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概率分析的方法,对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福建电网负荷峰谷差的影响大小及影响的概率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福建电网风电规划、电网调度等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