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力振动解堵增注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力振动解堵是一项新的解堵技术,它是借助一种专门装置——水力振动器形成振动冲击波,使井筒和地层特别是井壁堵塞物疲劳破碎并松动脱落。该技术利用根据水动力学原理建立的数字模型和油藏的基础资料来计算确定振波频率、振动压力和振动工作液参数。经在渤南油田现场试验结果证明与酸化解堵工艺具有同等效果,而作业费用却比酸化解堵低得多。它主要适用于油层埋藏深、油层压力较高的低渗透油田注水井的解堵增注。  相似文献   

2.
海上油田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上油田注聚井堵塞问题,以进一步完善海上油田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系列为目的,详细介绍了海上油田解堵增注技术应用现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解堵增注措施,找出了前期解堵增注措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解堵技术现状及海上油田的特征,提出了适宜海上油田的解堵增注新技术。海上油田前期解堵措施以单一酸液、强氧化剂、生物酶解堵为主,在应用中存在单一酸液处理效果不佳,强氧化剂存在腐蚀性和安全性、解堵有效期短、对复合堵塞物解堵效果不佳等问题,阐述了物理化学复合解堵技术及化学解堵增注技术在海上油田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自生CO2解堵增注技术在张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张店油田属高凝油油藏,原油具有高含蜡、高凝固点的特点,利用自生COz解堵增注具有的酸化解堵、热解堵、CO2气体作用等多种增注性能,能够解除各种油层污染堵塞,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注效果,证明自生CO2解堵增注技术能在地层条件下产生的大量高温高压CO2气体,可以提高高凝油油藏残余油的流动能力,降低注水压力,是值得在高凝油藏解堵增注中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前置碱剂酸化解堵技术在注水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回注的注水井经过长期生产,井底存在有机和无机堵塞,造成注水压力偏高,常规的酸化解堵无法清除堵塞,注水井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有机堵塞(包括沥青和石蜡等),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内源和外源颗粒造成的速敏伤害。采用前置碱剂和盐酸氟硼酸复合酸解堵技术处理地层,前置碱剂酸化解堵技术将碱化和酸化两种不同工艺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解决常规酸化无效的注水井堵塞问题,同时继续和地层矿物反应,进一步改造储层,提高地层渗透率。现场应用表明,经过前置碱剂和氟硼酸复合酸的作用,能够有效清除注水井的有机和无机堵塞,改善井底渗流状况,大幅度降低注水井的注水压力。保证了油藏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5.
多次降压法注水井油层解堵工艺有机地将喷射理论应用于注水井油层解堵,是利用物理方法处理油层的新型无伤害油层处理技术。它解决了酸化解堵工艺复杂、所需原材料多,施工费用高及伤害油层、污染环境等问题。它是解除钻井、完井和作业过程中泥浆、洗井液、压井液、残余液等对油层的污染以及注水水质不合格造成的地层堵塞,恢复和增强渗透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渤海A油田注水井堵塞(水质超标、腐蚀堵塞和油垢堵塞)特点,结合储层酸敏特性,提出了"抗酸敏"复合解堵增注思路;在研制安全性好、溶垢性强的有机解堵剂和优选抗酸敏无机解堵剂的基础上,确定了渤海A油田注水井解堵增注液配方;系统评价了解堵增注液防膨性、铁离子稳定性、腐蚀性、配伍性,解堵增注液不仅具有较好的稳定黏土和铁离子稳定能力,而且具有较小的腐蚀性和较好的配伍性;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现场堵塞,提出了"高浓度模拟水混合"的岩心堵塞模拟方法;从溶垢性和解堵性能评价结果可知,解堵增注液对有机垢、无机垢、铁腐蚀产物和综合堵塞均具有较好的解堵效果,解堵后渗透率恢复值均大于100%,明显提高了基质的渗透率,解堵效果明显优于现场单一的氟硼酸解堵液。  相似文献   

7.
多次降压法注水井油层解堵工艺有机地将喷射理论应用于注水井油层解堵,是利用物理方法处理油层的新型无伤害油层处理技术,它解决了酸化解堵工艺复杂,所需原材料多,施工费用高及伤害油层,污染环境等问题,它是解除钻井,完井和作业过程中泥浆、洗井液、压井液,残余液等对油层的污染以及注水水质不合格造成的地层堵塞,恢复和增强渗透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增注技术在莫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莫北油田低渗、强敏感性储层注水井欠注问题,通过对莫北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增注技术。探讨了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增注技术的解堵增注机理,介绍了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增注技术的现场施工工艺。通过室内岩心酸蚀实验,优选酸液体系,在莫北油田的注水井应用了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增注工艺技术。应用结果表明,振动-酸化复合解堵技术工艺效果比单纯的酸化工艺效果要好,可起到明显的 解堵增注效果,并能延长增注有效期。  相似文献   

9.
孤岛油田每年约有60-70口油水井发生堵塞。为进一步改善解堵增注的效果,应用酸化解 堵决策技术。酸化解堵决策技术是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诊断地层的伤害机理,用它来指导酸化解堵增注的选井、选层、施工是完全可行且十分有效 的。2001年1-10月份,共施工46井次,其中油井施工22口,累计增油19650t;水井施工24口,累计增注340254m^3,对应油井增油10207t。成功率87%,比没有使用酸化解堵决策技术提高了16%,有效期达到了150天以上,延长了48天,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注水井解堵增注技术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汪伟英 《钻采工艺》1995,18(4):35-37,46
本文在对注水井堵塞机理及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评述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各种解堵增注技术。通过对堵塞原因及增注技术的分析,提出在使用增注技术时必须注意对油气层的保护;为了提高解堵效果,延长注水井增注有效期,可采用综合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氯解堵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老油田长期开采后,多数油水井均出现产量和注水量下降的现象,利用二氧化氯解堵技术解除压裂液、钻井液滤液中有机高分子堵塞、去除铁垢、杀死细菌达到解堵的目的.对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能、解堵原理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有效解除油井的细菌、铁硫化物及聚合物的腐蚀及堵塞.二氧化氯解堵技术主要适用地层存在垢堵、乳化堵、压裂液损害、聚合物堵塞、细菌、FeS堵塞等有机无机复合堵塞;地层能量较高,物性较好;堵塞原因复杂,常规措施无效.现场应用表明,二氧化氯能有效地控制油田污水中的细菌,其他水质指标则受影响较小;二氧化氯能氧化分解铁硫化物,使油井恢复生产,并对原油性质影响小.介绍了二氧化氯解堵工艺,同时提出了二氧化氯解堵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多组分复合解堵降压增注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造成安塞低渗透油田储层堵塞的原因,提出了多组分复合解堵降压增注技术,通过室内实验模拟了本技术在安塞低渗透油田的适应性。酸质解堵处理剂对低渗储层岩心改善效果显著,氧化剂起到了降低腐蚀速率和保护钢材的作用。在安塞油田现场的试验表明,油井产液、产油上升较快,含水平稳,增油效果明显;注水井的注水量在能达到配注要求的同时,注水压力下降明显,降压增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的物化解堵增产增注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一种新型的物理振动与化学解堵相结合的解堵增产增注工艺.物理振动是利用高压水通过振动管柱对目的层进行突然泄压而产生的振动来造缝、解除堵塞和恢复近井地带地层的渗透率,改善流体的流动状况,从而达到解堵增产增注的目的;化学解堵是在目的层挤入化学药剂来溶蚀、清除堵塞物.该解堵增产增注工艺可用于存在传统酸化无法清除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堵塞的油、水井的解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及先进性.该解堵增产增注工艺经在大庆油田南2-4-P24及南2-4-P25井应用表明,这2口井施工顺利,注入量分别从原来的39 m3/d和24 m3/d恢复到正常的160 m3/d和190 m3/d,注入量大幅度提高,解堵效果良好,恢复了生产.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含水后期油田和稠油低渗油田在钻井、完井及井下作业和生产过程中,由于污染和机械杂质沉淀造成油田产量下降的问题,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研制成功了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流解堵技术。介绍了高压射流工具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根据水动力学原理,推导计算了作用于高压射流工具喷嘴处压力和喷嘴出流对炮眼的冲击力,并可根据地层堵塞程度确定射流的合理施工压力。通过现场施工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一水井有良好的解堵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上下返封堵技术是实现化学驱返层开发的主要手段,以机械封堵技术为主,现场应用的多种机械封堵技术的适用范围、技术特点各不相同,封堵效果也不同,为此对大庆油田目前应用的上下返机械封堵技术进行分析,介绍了上返可钻式、卡瓦悬挂、注堵一体和膨胀管等机械封堵技术,以及下返注入井、采出井机械封堵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由分析结果可知,可钻桥塞封堵性能可靠,可满足当前上返封堵需求;注堵一体封堵技术尚不成熟;卡瓦悬挂和膨胀管可作为上返封堵技术的有限补充;桥式双管跨层封堵技术在可靠性方面优势明显,应作为注入井下返封堵的主要技术;现有采出井下返封堵技术配合验封技术可满足采出井下返封堵需要。建议下一步开展套变井下返机械封堵技术和精准验窜技术的研究,保证封堵效果,降低封堵成本;同时建立统一规范的封堵工艺技术体系,形成封堵技术选择图版,指导封堵工艺选择。  相似文献   

16.
割缝衬管水平井堵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割缝衬管是目前国内外水平井完井的主要方式,该类复杂结构井的堵水工作对于其整体开发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相关堵水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环空封隔(ACP)定位注入技术可有效克服堵剂笼统注入的局限及风险,是适合割缝衬管水平井结构特点的堵水新思路。但目前环空封隔材料的性能尤其是触变性制约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总结探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结合国内水平井结构及施工工艺特点,建立相应技术标准,开发高性能环空封隔材料,进而为割缝衬管水平井堵水技术的发展、突破奠定基础。另外,应结合国内水平井所处油藏条件苛刻的实际,进一步开展抗温抗盐、选择性堵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传统治理井口隐患的压井方式对储层伤害严重,机械封堵又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冷冻暂堵技术不受管柱尺寸、背压阀结构等条件限制,可对冷冻暂堵桥塞反向试压,实现泄漏井口装置的带压更换,已逐步成为国内井口隐患治理作业的主流技术手段。然而冷冻暂堵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暂堵剂配方、冷冻时间等关键技术参数均由工程师经验决定,往往不能给出准确的参数取值,存在安全隐患。结合室内实验及现场施工,研究了影响冷冻暂堵作业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技术,包括暂堵剂配方、暂堵剂注入量、冷冻温度及冷冻时间。结果表明,暂堵剂最佳配方为水、黏土、增黏剂的体积比为2∶1∶1;计算暂堵剂注入量需附加1.2~1.4的修正系数;?20 ℃为形成冷冻暂堵桥塞的临界温度;井口压力降至最小值后开始上升时的时间点为冷冻时间的临界点。研究成果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对于优化施工设计、降低作业成本及人员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按照稠油井的封堵层位,设计相应类型的工艺管柱,在稠油井中实施封层分注一次管柱技术,对无效油层进行封堵,改善注汽生产效果;介绍了封底层、封夹层、封上层一次管柱及封层注气工具的结构特点和工艺原理.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稠油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增加了油井产量,是稠油注汽井机械调剖的一种有效措施,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水平井酸化改造的关键问题是水平段如何均匀布酸,常用方法是采用多级暂堵工艺。但元坝海相长兴组气藏由于埋藏超深、温度高,常规的暂堵剂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为此,研制了新型有机纤维暂堵剂,输送介质采用高黏压裂液,室内实验测试可降低岩心渗透率1 000倍以上,具有较好的物理暂堵效果,同时纤维在高温酸液中溶解率高,实现了暂堵后零残留。酸化前利用液氮诱喷钻井液净化水平井井筒,酸化工艺采用多级暂堵交替注入,依据水平段储层分布及衬管段确定暂堵级数,暂堵液与胶凝酸以“初期低排量、暂堵定排量、后期大排量”的方式交替注入,实现水平段的均匀布酸。该工艺在现场实施4口井,暂堵有效率近80%,增产有效率100%,表明对深层碳酸盐岩水平井改造有较好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低频脉冲波的技术性能、作用机理、对岩层岩心的裂缝效应、改善孔隙结构效应以及对流体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室内及现场试验。阐述了低频脉冲强化采油机理主要在于能使近井地带形成微裂缝网,疏通储层孔隙,改善孔隙中流体分布状态,降低原油粘度等。通过现场试验,证实了低频脉冲波强化采油技术可用于油水井除垢、降粘、解堵、增产增注等方面,而且该技术投资少、见效快、工艺简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被总公司新技术推广中心评为1994年油井增产优秀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