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应分析方法在白城市洮北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白城市洮北区地下水水质状况和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确定了主要的污染因子和污染原因.结果显示:白城市洮北区地下水污染农村最轻,市区次之,城郊结合部最严重,主要污染因子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水质污染来源是垃圾渗滤液和生活污水等.将对应分析结果与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对水样点水质污染程度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广州市从化区2015年丰、枯两季地下水21项指标的监测资料,采用综合要素评价法和单指标评价法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从化区枯水期地下水水质优于丰水期,以Ⅲ类/较好作为超标标准时,丰、枯两季的超标物基本相同,总大肠菌群、铁和锰3种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采用地下水综合要素评价法得到的监测点超标率与单指标评价法相同,但二者所得结果中监测点的水质标准分布不同。结果显示地下水水质评价受到取样时间、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影响,结论可作为下一步地下水监测评价工作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北京西南部山前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7口监测井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了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丰台区地下水水质Ⅲ级以上占比为53%,未达标水质占比为47%。污染指标以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等为主,其中总硬度为水质超标最严重的指标。在空间分布上,西北山区地下水水质优于东南平原区。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西北山区主要受地质条件及农业污染等影响,东南平原区主要受区域降水蒸发、工业和生活污染、地下水开采等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焦作市2013年地下水水质为研究对象,采用F分值法对11个地下水监测井4月、8月的19个污染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焦作市全年地下水水质极差占36.36%、较差占36.36%、良好占27.27%,地下水极差和较差水质占到72.73%。地下水水质现状不容乐观,超标因子主要为总硬度,占72.73%,其次为溶解性总固体和硫酸盐,其中有3个地下水监测井评价指标全年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开发过程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明确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了油田开发区域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本文从水质调查监测井的设置情况、水质监测指标、采样方法及采样频率及污染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利用一年时间内分三个监测周期对30个监测点共取样9批,每个水样分析21项监测指标,共计5670个水质监测数据。对这些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与《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各监测点的水质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以此分析油田开发区域地下水资源污染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油气开发活动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特别是出现渗漏的干化池周围地下水污染严重。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于石油开发过程中制定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盘锦市境内5条主要河流布设的水质监测断面进行丰、平、枯水期监测,分析评价出各条河流的水质现状。结果表明:这5条河流水质介于V类-劣V类水质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根据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保护治理建议和措施,为该市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2006年许昌市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同时,根据实际监测情况,对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许昌浅层地下水大部分地区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对污染源及污染途径进行分析,提出浅层地下水污染治理和保护的具体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8.
汉江中下游丰枯水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汉江中下游丰、枯水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于2019年6月丰水期和2020年1月枯水期对汉江中下游(丹江口-武汉段)开展全面调查,布设了18个干流采样断面和2个支流采样断面进行采样和分析,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干流综合污染指数在丰、枯水期整体表现为无显著性差异,但从各断面比较来看,大多数断面丰水期污染程度大于枯水期,空间上丰、枯水期沿程各断面变化趋势相似,污染较大的断面分布在襄阳、汉川和武汉段;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其中TN浓度在丰、枯水期各断面均超过地表水Ⅱ类标准,且丰水期显著大于枯水期,TP浓度多数断面丰水期大于枯水期,超过Ⅱ类水标准限值断面的比例为27.8%,NH3-N在枯水期均处于Ⅱ类水标准限值内,仅在丰水期个别断面出现超标现象。通过综合营养状态评价可知,汉江中下游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处于中营养到轻度富营养状态,整体上呈沿程递增趋势,时间上表现为丰、枯水期无显著性差异,但枯水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波动更大。对污染成因进行分析,汉江中下游水质主要受点源、非点源污染和支流汇入,以及水利工程等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汉江中下游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廊坊市23个主要地下水监测断面2012年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地下水的总硬度、氨氮、挥发酚等12项水质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传统和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等标污染负荷法三种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为该地区的居民生活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廊坊市地下水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治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广州市从化区2015年丰、枯两季地下水15项指标的监测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从化区的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从化区丰水期有29%的地下水采样点超标,主要分布在从化南部的鳌头镇、中心街道和太平镇;枯水期有7%的地下水采样点超标,分布在鳌头镇和中心街道;影响丰、枯两季地下水环境的主要驱动因子均为氨氮、硝酸盐、铁和锰严重超标;空间上整体呈现出北部地下水环境优于南部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北部人口相对较少且经济和农业活动不发达,污染比南部少;时间上总体呈现出枯水期地下水环境优于丰水期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丰水期降雨量增多,随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污染物增多。结论可为广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7年的监测资料,对辛集市525km2研究范围内的地下水,采用单因子法和综合法进行了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地下水均符合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浅层地下水有50%属于超Ⅲ类(Ⅳ类、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SO2-4、Mn2 、Cl-、F-等.综合污染程度评价表明,辛集市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已受到较普遍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组合权重模糊数学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黄河》2015,(5):77-79
选取硫酸盐、总锰、总铁、硝酸盐、亚硝酸盐、氟化物、总硬度作为水质的影响因子,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进行权重计算,结合模糊数学法对吉林市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内梅罗指数法和传统模糊数学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组合权重模糊数学法计算得到的水质等级与其他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较为接近。采用组合权重模糊数学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其中熵权法综合考虑了所有水样数据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层次分析法基于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进而确定权重,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均融入水质评价中,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人民黄河》2016,(6):95-98
通过实地调查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地下水环境,采用F值法和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两种综合指数法,选取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砷、铬(Cr~(6+))11项评价指标,对该区11个地下水水样进行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F值法突出最大污染因子的影响,影响整体评价结果;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考虑评价指标权重值,减小最大污染因子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该区地下水质量整体状况较差,主要超标指标为硝酸盐、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氟化物、氯化物、铬(Cr~(6+))、亚硝酸盐、氨氮,其中硫酸盐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评判法和综合指数法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它们直观反映了水体特征的变化规律,是对水环境要素进行科学定量描述的数学方法。文章采集了区内9个监测点水样,通过建立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和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对清镇市工业西区地下水实施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清镇市工业西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较好,但是个别区域地下水水质很差,达到了Ⅴ类水质,主要受Mn O-4、NH4、NO-2等指标超标影响。文章对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综合指数法以最差水质指标所属类别作为综合水质类别;强化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和最严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情况,加大了最严重污染物的权重评价,因此结果表现为过度保护。模糊评判法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它能够将一些边界模糊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同时兼顾各个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可以公正、客观的反映出每个污染因子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选择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氟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7个评价因子,利用模糊数学法对淄博市2000年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现状评价;并对1990~2000年淄博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趋势分析.可以看到,淄博市地下水优质水逐年减少,个别地点已受到严重污染,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玛纳斯河水质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玛纳斯河自河源至玛纳斯湖七个调查断面分别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采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其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玛纳斯河上游水质较好,中游重金属检出,下游水质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7.
王成见  王琳  于询鹏  马振宇 《治淮》2011,(12):96-97
采用2010年水质监测资料,综合评价青岛市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分析水质污染成因.评价结果显示: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较好,地下水水源地污染严重,仅有38.2%的监测井水质达标.主要超标项目为硝酸盐氮、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其中硝酸盐氮超标率达到46.1%.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废水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方典型城市地区水质评价及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水质污染情况愈加严重。为有效诊断北方典型城市地区的水质问题并提出适用于北方城市地区的水质污染治理对策,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模糊数学法研究分析了北京市丰台区河流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类别、超标情况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整体地表水水质属于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河流集中在中东部已建区,水质类别均为劣V类,超标水质指标主要为NH3—N、COD、CODMn、BOD5及TP等有机污染因子;地下水超标水质指标主要有总硬度、细菌总数、硝酸盐氮、总大肠杆菌群、溶解性固体及硫酸盐,研究区东部建成区主要为总硬度、硝酸盐氮及溶解性总固体,西部山区和农村地区主要为细菌总数及总大肠杆菌群。由现状评价结果可得,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污染指标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区污染源主要为工业、生活废水点源污染及降雨径流面源污染,对此提出了将海绵设施对污染物的削减、净化作用应用到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污染治理方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形势严峻,劣质水分布面积占平原区面积近60%。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比较广泛,总硬度和矿化度成为地下水主要的超标因子。铁、锰、氟等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对地下水水质也有明显的影响,除天然因素外,地下水受人为污染的程度十分严重,全国有近25%平原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密集的流域,地下水污染已经呈现大范围扩散的态势。地下水保护形势十分迫切,指出要客观认识到地下水水质的先天因素和人为污染的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地下水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21年收集到的江西省47口地下水监测井的实测数据,利用地下水单项组分和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地下水水质现状的评价,确定了水质类别和级别,评价为V类水和极差水占比均达到了50%以上。另选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地下水污染程度分析,确定了其主要污染因子为铁、锰、氨氮、挥发性酚,统计出全省有80%的地下水监测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分布于省内各地区,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