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纤检》2005,(2):56-56
为了切实加强棉花质量监督管理,使《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家喻户晓,许昌市纤维检验所充分利用许昌市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直播栏目宣传贯彻《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就棉花公检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行政强制措施、资格认定、经营者的质量义务、标识规定、异性纤维、掺杂使假等主要内容向广大听众进行了讲解,并就2004年度棉花专项打假的措施进行了宣传,公布了举报电话。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四季度开展全国棉花流通秩序整顿工作,规范经营行为,打击非法经营,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这次清理整顿有五项主要内容:———对所有收购加工企业的资质条件进行全面检查。对丧失资质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整改验收不合格的,责令停业整顿,停业整顿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收回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证书。———整顿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经营行为。对不履行质量义务、丧失质量保证能力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要撤销其收购加工资格证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对无营业执…  相似文献   

3.
GB1103—1999《棉花细绒棉》对棉花标识做了具体规定。《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把棉花标识规定为经营者的强制性质量义务,所以棉花经营者必须认真执行,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似文献   

4.
喀什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棉基地,棉花产业的发展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为加强2004年度棉花收购、加工质量监督工作,提高我区棉花质量信誉,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据国家<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在棉花收购期间开展棉花质量检查"双百"战役通知>的工作部署,制定了<喀什地区棉花收购、加工质量监督检查计划>,由喀什地区纤维检验所负责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棉花质量牵涉到农、工、商等多方利益。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棉花经营主体呈多元化格局,越来越多的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和纺织企业参与到棉花收购加工行列中来,由此而引起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收购加工中所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工作也越来越复杂。《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已近5年《,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对保护棉花资源、提高棉花质量、维护棉花市场流通秩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条例》贯彻实施力度不够、执法不严等诸多原因,目前棉花流通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一、…  相似文献   

6.
2002年以来,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宣传贯彻国家计委等五部委24号令、《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和《絮用纤维制品禁止使用原料管理办法》为主要内容,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要求企业按标准收购加工棉花,大力开展棉花收购加工质量监督和执法打假工作,有效遏制了棉花质量严重违法行为,棉花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到目前为止,邯郸市棉花收购、加工、销售市场秩序良好,没有形成成村成片的棉花非法收购、加工、销售市场。在2002年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认…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WTO后,稳定和提高棉花质量已成为提高我国纺织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从199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起,为确保棉花质量,国家对棉花标准进行了改革,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实行了资格认定制度,对棉花质量检验实行了执业资格制度,对棉花出(入)库采取了强制性公证检验,出台了《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棉花市场已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棉花经营的主体呈多元化格局,越来越多的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和纺织企业等其他形式的组织参与到棉花的收购加工行列中来,由此而引起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收购、加工中所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工作也越来越复杂。《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保护棉花资源,提高棉花质量,维护棉花市场流通秩序起了一定作用,可是我们在遵守执行《条例》和《办法》的经营过…  相似文献   

9.
段琼 《中国纤检》2007,(1):39-39
为了贯彻落实《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湖北省黄冈市纤维检验局日前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范围内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库存棉花质量进行了巡回检查。共出动检验和执法人员32人次,检查棉花收购加工企业123家,  相似文献   

10.
王建仁 《中国纤检》2002,(12):11-12
为了适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维护棉花市场的正常秩序,根据国家《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棉花收购贷款供应管理原则,湖北省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决定建立棉花质量监督管理和信贷管理相结合的联合工作制度。双方商定将通过加强工作配合,督促棉花企业严格执行棉花国家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改善经营状况,防范信贷风险。并以鄂农发行发字[2002]153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棉花质量管理防范信贷风险的通知》,要求各级农发行、纤检所认真贯…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山西省政府法制办公布《山西省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办法》规定,粮食经营者采购粮食,应当索取、查验和保存销售方提供的检验报告,并对采购的粮食进行验收检验。同时,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以库存粮食识别代码为载体,建立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现粮食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粮食经营者发现其销售粮食有害成分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应立即停止销售,  相似文献   

12.
棉花经营中的掺杂掺假行为《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12条规定:严禁棉花经营者在收购、加工、销售、承储等棉花经营活动中掺杂掺假。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伪劣商品犯罪司法解释》)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的监督管理,保护棉花资源,维护棉花正常流通秩序,国务院继《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简称《条例》)之后,出台了《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条例》和《办法》的实施,对进一步加强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打击棉花及絮棉制品的质量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笔者在认真学习《条例》和《办法》之后,发现《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棉花及絮棉制品打假实际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关键性的一年,全国棉花供过于求,经营渠道部分拓宽,棉花收购价格逐步放开,种种情况表明今年的棉花收购形势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加大棉花收购质量监督检查力度,打击棉花收购环节的质量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各方合法利益,新疆质量技术监督局将集中全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精兵强将,打好新的棉花年度棉花收购质量检查“双百”战役(即出动100人,执法100天),确保今年棉花收购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1年7月26日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通过,8月3日朱镕基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1号令发布实施。《条例》的出台,对实施棉花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责任义务和要求,既是专业纤检机构开展工作的法律依据,也是纤检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准则。《条例》规定:“国家实行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制度”。“专业纤维检验机构进行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必须执行国家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技术规范和时间要求,保证客观、公正、及时”。深入理解、认真执行《条例》,坚持工作的客观、公正、及时,认真履行代表国家的对棉花质量、数量进行检验的职能,是专业纤检机构的责任义务,是纤检系统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疆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棉花收购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打击棉花收购加工环节的质量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流通秩序,保护棉花经营者和棉农等各方利益,保证棉花收购加工等各环节工作正常进行,确保我区棉花质量信誉,棉花收购伊始,奎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棉花市场的放开和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棉花市场日益活跃,也日益动荡。形形色色的棉花收购、加工经营者充斥市场,鱼龙混杂,良莠参差。这里有符合有关规定、经过资格认定,在收购中循规蹈矩、遵纪守法的经营者;有从来不知资格认定,向来不办什么手续的经营者,有初涉此域、不懂规矩,因见棉花收购利润大也想“捞一把”的经营者;有违法乱纪、扰乱市场、  相似文献   

18.
行业     
《食品安全导刊》2009,(6):14-14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公布实施 本刊讯(实习记者赵玉洁)2009年7月20日,国务院公布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该条例从落实企业责任、强化各部门监管、增强制度可操作性三个方面保证食品安全法严格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原料验收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生产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情况,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在食品安全法已详细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进货索证索票义务的基础上,条例补充规定了食品批发企业应当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数量、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或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销售票据;  相似文献   

19.
罗群鹏 《中国纤检》2006,(12):33-33
自10月以来,湖北枣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成立了两个棉花执法专班,加强对城区和乡镇的棉花加工企业监管巡查,设下三道关卡对棉花质量进行关卡式的管理监控。一把收购关。会同工商部门联合对全市棉花收购网点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严格按照《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立即制止并予以查处。二把加工关。以查处“两小一土”、掺杂使假为重点.对不按规定收购加工、压级压价、抬级抬重、不按标准生产、皮棉标识不符合规定、“黑心棉”等违法行为,采取拆卸机器主件、查禁、扣押、就地销毁等强制措施,重处重罚。  相似文献   

20.
正自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以来,山西省涉棉各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专业纤检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全省棉花收购企业的监督管理,棉花采摘、收购、加工、使用等各环节棉花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全省棉花质量较以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应当看到,山西棉花质量现状依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