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土锚固是边坡岩土体加固的主要措施。以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镜铁山矿黑沟矿区已变形边坡加固工程为例,利用Slide软件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对已变形边坡采取预应力地梁锚固+坡顶防渗排水+主、被动网防护+随机锚固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阐明了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地梁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实践表明,采用以预应力锚索地梁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已变形高边坡的变形控制和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为露天矿边坡设计及治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是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边坡治理的基础工作。说明了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以某露天煤矿东南帮的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为例,介绍了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对勘察成果做了分析,获得了东南帮边坡的地层情况,岩体结构情况,岩层软弱层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各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研究边坡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边坡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索道建筑基于桩锚共同作用的悬臂桩加固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武当山风景区某护坡工程,介绍了一种预应力锚索与悬臂桩(墙)组合补强加固高边坡变形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边坡地层的补充勘察,对护坡桩结构内力的受力分析,找出了高边坡变形加剧和桩身局部裂缝的原因,设计采用了预应力锚索补强加固悬臂桩(墙)。经过长期监测,加固后3年来的桩顶最大位移累计30.1 mm,小于国家规定的规范要求。实践表明,桩锚支护补强设计安全可靠,其成功经验和体会对类似项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深厚填土边坡的变形控制是边坡支护的难点,双排桩能较好地控制边坡变形,在边坡支护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该文针对长沙市某房建工程中厚度达19.5m的填土边坡,通过分析变形,提出了双排桩+桩前注浆+锚索的支护设计方案,并计算分析了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工程实施结果表明,提出的支护方式方便可靠,对类似深厚填土边坡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某填土高边坡工程所采用的上部悬臂挡墙、下部双排桩锚索组合支护为例,探讨了该支护体系的优缺点、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要点,通过将支护结构分解为上部悬臂挡土墙和下部双排桩预应力锚索后,采取弹性支点法计算得到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并据此进行设计。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地层情况动态调整设计,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可靠可行,适用于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高填方的边坡支护,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开展岩土工程勘察不仅可以对边坡设计与治理等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便于相关人员获取具体信息,做好数据处理工作,掌握区域内场地地质条件具体情况,了解边坡稳定性情况。基于此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在边坡治理中的运用进行简要阐述,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措施,提升边坡治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合理布设是提高边坡稳定性监测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确保边坡稳定安全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上节省工程监测成本。现阶段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布设方案设计多依赖工程经验,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并且监测成本较大,尤其对于大型高陡边坡,由于挖方量和边坡加固工程量巨大,如何实现高陡边坡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经济高效布设,保证边坡安全高效监测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广东省江门市迎宾西路某高边坡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锚索的群锚效应和锚索失效后的影响范围,确定了监测点之间的合理布设间距。构建了边坡三维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模拟高边坡开挖全过程,由数值计算结果分析边坡开挖过程中变形失稳的潜在危险区域,进行监测点选择型布设。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该段高陡路堑边坡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的经济高效布设。研究表明:基于群锚效应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提出的预应力锚索合理布设间距与开挖过程中潜在危险区域重点监测相结合的综合布设优化方案,可合理利用材料和空间、大幅节省监测成本,实现边坡的经济、高效监测。研究成果为高陡路堑边坡稳定性监测点合理布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固某露天金矿易风化破碎边坡,在分析工程地质的基础上,选取了预应力长锚索支护方式,从锚固力计算、长锚索结构、锚固长度等方面进行长锚索支护设计,并在露天边坡进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全长黏结型预应力锚索能改善破碎边坡层状岩层间的内聚力,抑制岩层整体滑移;注浆锚固方式使长锚索与岩体胶结为一个受力整体,从而提高岩层支承能力。通过在边坡全长均匀分层布置长锚索,为目标支护区域提供主动支护抗力,有效提高易风化破碎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露天矿开采过程中边坡滑坡问题,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与工程勘察联合调查的方式,基于多源数据对边坡滑坡的基本前兆特征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表明,边坡滑坡的根本原因是开采形成高陡边坡后,边坡不良岩土体在应力重分布过程中向临空面方向产生塑性挤压变形,导致上覆岩层产生陡倾张裂隙;边坡滑坡变形的模式以蠕滑 拉裂的变形模式(表层蠕滑 后缘拉裂 潜在剪切面剪切)为主,破坏形式以滑塌为主;边坡潜在滑移面将在极软 软弱岩土层中发育;结合灰岩的分布特征判断,如边坡发生最终破坏,将以中浅层滑坡为主,滑动带深度多在20 m以内,滑坡后缘在新老裂缝发育区,剪出口位于+250 m平台以上。结果为边坡稳定性控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合理布设是提高边坡稳定性监测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确保边坡稳定安全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上节省工程监测成本。现阶段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布设方案设计多依赖工程经验,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并且监测成本较大,尤其对于大型高陡边坡,由于挖方量和边坡加固工程量巨大,如何实现高陡边坡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经济高效布设,保证边坡安全高效监测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广东省江门市迎宾西路某高边坡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锚索的群锚效应和锚索失效后的影响范围,确定了监测点之间的合理布设间距。构建了边坡三维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模拟高边坡开挖全过程,由数值计算结果分析边坡开挖过程中变形失稳的潜在危险区域,进行监测点选择型布设。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该段高陡路堑边坡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监测点的经济高效布设。研究表明:基于群锚效应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提出的预应力锚索合理布设间距与开挖过程中潜在危险区域重点监测相结合的综合布设优化方案,可合理利用材料和空间、大幅节省监测成本,实现边坡的经济、高效监测。研究成果为高陡路堑边坡稳定性监测点合理布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支护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压力分散型锚索能提供更大的锚固力,是治理破碎高边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公路市政边坡、水利水电和建筑边坡的支护设计中较多采用,压力分散性锚索在高边坡支护实际应用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实例,针对其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技术特点、施工工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及经济效益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论述,为高边坡支护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福堂水电站震后厂房边坡锚索加固及应力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5·12"汶川大地震后,震区边坡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出现多种破坏形式,如崩塌、滑坡、变形等等。不稳定边坡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对边坡进行加固势在必行。预应力锚索是高边坡危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将大吨位的预应力锚索锚固于边坡体内稳固的岩层中,通过施加预应力,可抵抗边坡体深层破坏和变形。锚索预应力变化监测对于岩土锚固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监控施工过程中及工后的预应力状态,检验加固工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根据长期的监测结果对坡体稳定状态做出评价,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结合福堂水电站震后厂房边坡锚索加固及其应力监测,探讨了压力分散型锚索应力损失及变化规律,对岩土锚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红层松散堆积体边坡是红层地区特殊的边坡形式。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广泛分布红层松散堆积体边坡,大部分处于基本稳定、临界稳定状态,研究其稳定性及加固措施和治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绥江新县城红层堆积体变形边坡为例,基于现场勘察、数值分析研究边坡的变形特征,探讨边坡的锚固工程布置,分别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和现场监测数据,对治理后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岩质边坡的勘察相对较为简单,不像土质边坡那样当岩土结构复杂时使得勘察较为困难,但当岩质边坡为顺向坡、且有软弱夹层时,其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一直是勘察人员难以把握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结构面大型现场直剪试验、规范查表法及反算法等综合评价法,确定了岩质边坡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并对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供类似工程作对比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浪底水利枢纽泄洪洞上游边坡锚索施工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的,为确保锚索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先进行了现场张拉试验。通过试验,掌握了锚索自由端、锚墩和基础变形以及锚索徐变度与荷载的关系,验证了锚索设计吨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对边坡施加预应力锚索是工程加固的一种常见形式,探究其锚固效应对于岩质边坡蠕变的影响在工程界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FLAC3D建立了锚固边坡模型,结合工程及室内蠕变试验经验选用Cvisc蠕变模型,从边坡和锚索两个不同方面考虑,得出了边坡的水平位移—时间及锚索拉应力—时间变化关系,并结合边坡未锚固和已加固的不同工况,对比岩体变形趋于稳定后的水平位移场云图,综合表明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效应对限制岩质边坡的蠕变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高陡岩质碎裂结构临时边坡抢险治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已变形的碎裂结构临时边坡如不及时治理,极可能出现边坡失稳,而碎裂结构边坡对支护措施适应性差,并且临时边坡抢险治理工程中更要权衡经济因素,所以此类边坡治理难度较大。以大渡河某已变形碎裂结构临时边坡为例,根据碎裂结构临时边坡的特点对边坡治理结构进行了选型,分析了边坡施工顺序对边坡抢险治理工程的影响。采用第一时间进行坡体位移监测,并通过监孔施工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治理方案,使用挂网喷混、锚索配合横梁、钢筋桩和排水工程对碎裂结构临时边坡进行了抢险治理。通过数值模拟和监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治理方案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公路铁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投入不断增加,在这些岩土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到同一个问题——边坡加固。在构皮滩电站右岸5#公路隧道进口段边坡加固工程中,造成该边坡不稳定的因素有破碎带和节理的发育,以及局部岩体的破碎。在坚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前提下,根据工程勘察报告结果以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此边坡采用了锚索+锚杆的加固方案,两种加固手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通过锚索锚固因为破碎带和节理的发育可能发生滑移的岩体和基岩,锚杆用来锚固局部破碎的岩体。  相似文献   

19.
岩体结构调查是跨江特大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桥位区边坡岩体结构影响到桥梁的勘察、设计、施工。基于Monte-Carlo随机模拟原理的结构面三维模拟技术,是传统而有效的结构面调查方法,能方便地获取边坡岩体结构的信息,在边坡岩体结构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给跨江桥梁等工民建在选址上提供技术支持,以清江水布垭拟建跨江大桥两边边坡岩体结构调查为例,分析其在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西安市区一个复杂环境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为例,分析总结了设计和施工中该基坑支护及变形问题。经过比选,采用单排桩加多道锚索的支护方案,锚索分别采用了压力型、压力分散型以及旋喷锚索等。采用了有限元等多种方法进行支护结构计算分析,稳定性及变形均满足工程要求,现场监测的实际位移也符合预先设定的标准,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