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设备级智能     
Jeanine  Katzel  辛磊夫译 《软件》2010,(8):16-20
当今时代,智能似乎无所不在:智能汽车、智能用具、智能玩具。如此,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控制领域智能的飞速发展,也并不令人惊讶了。智能电机、智能传感器、智能流量计只可谓沧海一粟,大量的器件植入了微处理器,将工业推进至一个时代,一个拥有前所未有的产品和系统性能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的分代研究有助于把握和引导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从人类智能出发,溯源了智能电网的智能本质,分析了人类智能的发展阶段,指出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延伸和扩展,智能电网是人工智能在传统电网中的应用;其次,在智能电网的本质基础上,提出了智能电网分代的原则和标准,建立了智能电网分代模型,并将智能电网划分为自感知、自适应、自趋优三代智能电网;最后,探讨了智能电网分代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
智能结构是当代最具挑战性、最活跃的新研究领域之一。智能结构技术包括材料设计、高等执行和传感技术、自适应计算机算法和能量利用最佳化。智能结构的应用范围从空间飞行器和飞机到大型民用建筑和桥梁。本文综述了智能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传感器的设计、智能mm波望远镜的表面控制和振动抑制、智能建筑物层间漂移的激光叉丝监测、智能圆柱形结构应变的光纤光栅测量系统和智能结构的长周期光栅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赵清月 《微电脑世界》2013,(12):114-114
11月,佳能宣布将从华西地区开始启动“智能工作伙伴”万人感恩大行动,鼓励人们向自己的工作伙伴大声说出感谢、表达心意、联络感情,建立积极的商务氛围和人际关系。佳能智能激光机将智能色彩、智能打印、智能扫描、智能操作和智能管理集于一身,正是商务办公的最佳工作伙伴。  相似文献   

5.
液压集成块布局设计与油路连通设计是强耦合、弱鲁棒性的设计,而采用自动优化算法又难以保证设计关联和工程设计意图。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液压集成块智能设计方法,多智能体系统由元件智能体、油路智能体和控制智能体三类智能体组成,元件智能体可实现元件布局的优化调整,油路智能体可进行连通油路的自动创建、内部有效性验证和关联更新,控制智能体用于协调元件智能体与油路特征智能体之间的设计活动及冲突消解方案决策等。三类智能体之间的通信采用黑板模式,通过三者的交互协调,可以实现液压集成块动态关联的智能设计。  相似文献   

6.
和其他科技产品一样,在一波又一波的超前概念狂轰乱炸之后,智能穿戴设备终于开始开花结果。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甚至智能鞋子和衣服,都开始粉墨登场。这其中,智能手表最为火热。  相似文献   

7.
本期摘要     
《传感器世界》2010,16(11):4-5
智能材料和智能结构(3)——智能结构的设计、控制和探测 作者:史永基 曹慧敏 刘刚田 叶芳 单位:1、洛阳理工学洛阳471003 2、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洛阳471003 3、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洛阳471003 4、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文化局信阳464300 摘要:智能结构是当代最具挑战性、最活跃的新研究领域之一。智能结构技术包括材料设计、高等执行和传感技术、自适应计算机算法和能量利用最佳化。智能结构的应用范围从空间飞行器和飞机到大型民用建筑和桥梁。本文综述了智能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传感器的设计、智能mm波望远镜的表面控制和振动抑制、智能建筑物层间漂移的激光叉丝监测、智能圆柱形结构应变的光纤光栅测量系统和智能结构的长周期光栅传感器。  相似文献   

8.
智能回答整个认知活动中“在哪里”“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基本问题,涵有丰富的内质,当前尚不存在公认的“智能”标准定义,本文分析了这种窘境,给出“智能”的33字新定义,不再区分是人的智能,还是机器的智能,让智能不再被人的生命特质中的意识、欲望、情感等纠缠困扰,把智能从身体中单独释放出来到体外,拓展开去,成为人工智能,如机器智能。同时,把学习对智能的重要性也在定义里理清楚了。这个定义通俗、简明、精辟,无需转出再定义。新定义尤其强调在物理空间表现的具身交互导致的感知智能和行为智能,在认知空间思维导致的计算智能和记忆智能。人类的认知力和想象力,人类学习的能力,以及解释、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迭代发展,使得智能能够以超自然进化的速度增长,让人发挥人的智慧,机器发挥机器的智能,人类正在进入智能时代。  相似文献   

9.
《自动化信息》2013,(1):5-12
近日,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2013年中国”两化”融合发展形势展望》研究报告,称2013年我国智能制造、在线服务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热点,智能工业将成办工业发展新方向。报告指出,2013年,以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决策和智能产品为典型特征的智能工业将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当前,智能制造在一些集中...  相似文献   

10.
QQ糖 《大众硬件》2007,(1):31-31
五大智能模块 这款七彩虹C.P965-MVP VER2.1智能主板理念是将它们以往的“Colorful Magic Control”和“NetLive”引擎两大核心技术进行一次整合,分项的功能模块为智能保护、智能网克、智能管理、智能恢复和智能超频。  相似文献   

11.
针对物流运输调度中的客户需求动态性和随机性问题的解决,设计了一种基于DCOM的动态运输调度多智能体系统。在多智能体系统中,设计了包括预规划智能体、实时监控智能体、决策智能体和车辆智能体四类智能体。智能体以DCOM式组件形式实现,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和协调由决策智能体集中执行。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系统算法的有效性,同时也为动态运输调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利用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了一种包括智能门禁管理、智能人员管理、智能巡检、智能安防等全方位、多功能的智能安防系统。从系统功能和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和基于传感器网络的信息采集系统,具体给出了从信息采集到智能化管理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智能电网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简述和分析了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和发展智能电网的驱动力,总结智能电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智能电网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推进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边缘智能集网络、计算、存储和智能于一体,将智能推向网络边缘,为互联时代的低延迟关键计算开辟了道路。为进一步满足万物互联下的敏捷连接、数据优化、实时边缘业务处理、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关键需求,区块链存在着加速边缘智能的巨大潜力。边缘智能和区块链两种技术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边缘智能与区块链的关系,从区块链驱动的边缘智能和边缘智能驱动的区块链两个方面介绍边缘智能融合区块链的最新研究现状,应用与挑战,进而为泛在智能服务开辟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文中在研究国内外异性棉纤维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智能异性棉纤维检测和除杂系统。该系统主要有智能机器视觉、智能反馈、智能除杂等三个重要环节,智能机器视觉是利用不同异性纤维在不同波段的光谱特征通过智能图像融合提取杂质信息,智能反馈系统主要是根据检测信息智能处理反馈信号,智能除杂系统主要针对杂质的分布情况智能处理各喷头的风力。同时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解决多智能体之间的协同配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除杂精度。  相似文献   

16.
文中在研究国内外异性棉纤维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智能异性棉纤维检测和除杂系统。该系统主要有智能机器视觉、智能反馈、智能除杂等三个重要环节,智能机器视觉是利用不同异性纤维在不同波段的光谱特征通过智能图像融合提取杂质信息,智能反馈系统主要是根据检测信息智能处理反馈信号,智能除杂系统主要针对杂质的分布情况智能处理各喷头的风力。同时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解决多智能体之间的协同配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除杂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航空装备智能保障信息感知和数据获取能力、提升智能保障决策的准确性,急需将测试技术与智能保障深度融合,并明确智能保障对测试技术的发展需求。首先分析了航空装备智能保障需求,然后深入分析了航空测试技术在智能保障中的应用范围及流程,最后提出了智能监测传感器、非接触测试、智能BIT工程化与认知BIT技术、机载智能专用监控芯片、边界扫描装置、PHM系统验证与熟化和机载智能保障测试标准化等航空测试技术在机载智能保障中的应用的发展建议,同时提出了便携式测试诊断设备统型、飞机维修线智能测试系统研制、飞机部件地面定位测量引导设备研制、飞机隐身涂层损伤一体化智能检测设备研制、结构损伤智能柔性检测设备研制、便携式油液智能检测设备研制、地面PHM系统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研制、保障测试设备验证与评价系统研制等航空装备地面智能保障测试方面的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智能保障测试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论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至少存在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问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学生的不同的智能结构,而大多数学生的许多潜在智能有待于我们教师和他们自己一起去认识、挖掘、开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产品循环制造链协同运作问题,采用多智能体进行建模。根据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将循环制造链建模为包括供应商智能体、制造商智能体、分销商智能体等多种智能体的网络模型,根据不同功能特点在内部进一步分解为采购、制造、分销、再采购、再制造、再分销等子智能体,分析了这些智能体运作中的干扰问题。根据多智能体系统干扰的不确定性和交互性,建立一种神经网络自学习机制,能够不依赖于系统的初始设置参数而实现多智能体在线自学习和自调整,给出了算法的求解步骤。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软件工程师》2019,(12):34-36
在分析智能工厂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对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工厂数据平台架构技术展开研究,为智能生产的运行分析、预测、决策调控以及数字孪生信息物理融合提供技术参考。探讨了智能工厂定义与内涵,以及智能工厂大数据来源和特征,采用Hadoop、Spark、Storm热门开源大数据计算引擎,提出了数据来源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存储层、资源管理层、处理分析层以及业务应用层构成的智能工厂大数据平台技术架构,有效解决智能工厂大数据多源复杂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和难点。所提数据平台技术架构将对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