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前我县各乡镇、村"重电视、轻广播"的现象日益突出,使农村有线广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构建农村广播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发挥广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摆在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分析了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如何使得有线广播在农村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2012年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村用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快速有效构建起了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显著提高了我国广播电视覆盖率.本文主要阐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施工要点,分析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记者19日从海南省财政厅获悉,为逐步实现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一体化,今年7月至9月,海南省各级财政共投入9549万元,支持全省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旨在让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看上电视、听上广播。  相似文献   

4.
3月14日,内蒙古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财政部签署《2012年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目标责任书》。2012年,内蒙古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牧区推进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作,逐步实现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一体化。国家和自治区将投入建设资金5.3亿元,采用直播卫星方式专门解决分布在全区76个旗县、7974个行政村、嘎查的110万户农牧民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长效机制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快速推进,有线电视未通达地区人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已经逐步得到改善,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取得成绩,实现“村村通、户户通”的同时,如何确保“长期通、优质通”成为各级广电部门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实地调研了青海、贵州两个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情况,总结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供其他省份建设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借鉴.  相似文献   

6.
徐圻 《电视技术》2014,(6):39-41
农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不仅关乎广大农村人民群众享受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重大民生工程,更是实现城乡广播电视均等化、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工程。随着贵州"村村通"实施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如何切实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长效体系的建设,以保障直播卫星确实实现村村通、户户通、天天通、优质通,成为当地广电主管部门及网络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贵州广电提出,通过"局网合力,共建农村广播电视长效服务体系",为我国直播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一种实用的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共缆系统□曹长明高俊人陈艰生(浙江省桐乡市炉头镇广播电视站314504)最近,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同向荣同志在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建设和管理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把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重心放到农村去!农村有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网络》2020,(1):12-15
2020年1月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全文如下。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共服务是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由“村村通”向“户户通”的跨越,基本解决全国人民听到广播看到电视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听好看好用好广播电视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有待加强,覆盖面和适用性亟须提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高质量公共服务需要,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发展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线电视》2012,(8):977-977
据悉,《陕西省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全省贯彻落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布局,实现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全覆盖;力争在2013年使全省有线电视未通达的近300万农户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2012年底前完成120万户设备安装,2013年10月底前完成180万户设备安装。  相似文献   

10.
据悉,《陕西省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全省贯彻落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布局,实现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全覆盖;力争在2013年使全省有线电视未通达的近300万农户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2012年底前完成120万户设备安装,2013年10月底前完成180万户设备安装。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海涛到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巴彦塔拉民族乡考察我区农村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张海涛实地考察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专营服务网点,详细了解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农牧民家中,现场询问试点农户的使用情况,听取农户对直播卫星开展公共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张海涛指出,采用直播卫星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试点,是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根本解决广大农村群众看电视难问题的重大举措,对于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促进农村信息化和三网融合都具有重要意义。广电总局高度重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认真做好试点各项  相似文献   

12.
杨乾 《中国无线电》2013,(11):63-65
1"户户通"简介 "户户通"直播卫星电视服务是为贯彻中央精神,尽快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群众长期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经中宣部批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组织实施的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新服务。直播卫星"户户通"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有效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广大农村家家、户户、人人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目标,县(区)广电机构起着关键性作用。烟台市牟平区广电局多年的实践证明,县(区)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建设和管理并重,才能有效保证有线广播电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要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目标,县(区)广电机构起着关键性作用.烟台市牟平区广电局多年的实践证明,县(区)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建设和管理并重,才能有效保证有线广播电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目标,县(区)广电机构起着关键性作用.烟台市牟平区广电局多年的实践证明,县(区)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建设和管理并重,才能有效保证有线广播电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苏局2014年积极推进惠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苏南、苏中地区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2 287.74万户,省级无线公共服务节目实现了对全省95%以上地域的良好覆盖。二是完善了弱势群体收视保障制度,下发实施了《关于保护农村低保户有线电视基本收视权益的实施办法》。三是稳步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5.46万场、观影4 140.72万人次。四是建立了省广播电视优秀公益广告中心平台,制作、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线广播电视体系、小型卫视广播电视体系和村级高音喇叭广播体系是山区县乡“村村通”工程的支柱服务体系。有线广播电视体系只能在农户较为集中的区域发展,受山大人稀、农户分散的限制,有线广播电视收视率不足15%。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延长乡村光缆分支线路和开展高山农户扶贫式异地迁移,以提高有线广播电视农户收视率,即便如此,有线广播电视在贫困山区农村的农户收视率还是难以摆脱偏低的状态。小型卫星广播电视体系在山区农户中已形成主流,农户安装率达80%以上,声音图像比较理想,其主要缺点是无本地广播电视节目。村级高音喇叭广播体系覆盖面积广阔,声势大,收听效果差。另外,本地无线调频广播节目和无线开路发射广播电视节目受群山阻隔,收听和收视效果极差,重影、雪花、噪声等干扰无法消除,不利于推广发展。综上所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绝大多数山区农户无法良好收听和收看本地台的新闻以及农村文化科技、商贸信息、天气预报等节目内容,而解决以上问题的良好技术措施就是恢复和发展县乡村户农村有线广播网。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特别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新组建以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十三五”期间,广播电视实现了从“村村通”向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的新跨越,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逐年提高,广播和电视都超过了99%。对农节目制作、播出时长有较大增加,公共服务内容供给进一步丰富。公共服务的政策保障、财政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基层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广播电视扶持力度加大,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建设和管理座谈会召开1996年11月20日至23日,广播电影电视部社会管理司在浙江省绍兴县召开了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建设和管理座谈会,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部分市县广播电视局以及农业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卫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线电视》2012,(3):261-261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广播电视覆盖工作将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向"户户通"迈进,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传输手段互为补充的综合全覆盖网络,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优质通、长期通"。一是深入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努力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目标;二是强力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覆盖;三是精细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努力消除特殊盲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