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方法估算路基最终沉降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av1-2法、e~p′曲线法、e~lgp′曲线法、有限元法四种沉降计算方法分析沪宁高速公路典型软土路段不同堤高时的地基沉降规律,探讨在该地区考虑土的超固结特性及考虑土的侧向变形对地基沉降的影响程度,提出土的超固结影响修正系数ms1和侧向变形修正系数ms2的取值方法和取值范围。分析表明,忽略土层的前期固结应力的影响是造成沉降量估算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Biot固结理论,对某软基堆载引起的固结和沉降问题进行了点插值无单元法计算。构造出的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的形函数具有δ函数特性,所以本质边界条件很易处理。计算中节点采用随机分布方式,并考虑了土的非线性特性,点插值法中引入邓肯一张模型。最后把计算值与有限元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点插值法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主次固结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忽略土的粘性对孔隙水压力消散的影响,对同一时刻发生的主、次固结分别考虑,按简单的数学表达式计算后叠加得到总固结沉降。这种简化方法的特点是计算简便,可求得不同时刻的主次固结比,考虑了有效应力历史对次固结变形的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明了软基等载与超载预压的概念及工后沉降的组成,然后从土力学压缩与固结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能考虑等载、超载与固结度对工后沉降影响的工后主固结沉降计算式,通过预压类型系数Φ和固结度Ut把单纯考虑等载、超载工况及加固时间影响的工后主固结沉降各计算式统一于该式.式中的最终沉降量、沉降速率和β值都通过实测沉降曲线或沉降速率曲线求得,各参数间满足时间相一致的原则.利用该式对两个工程实例进行了推算,推算结果接近于实际观测值.  相似文献   

5.
对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所有软土路基设置700个沉降观测点,分别在填筑期、预压稳定期、路面施工期、运用期进行观测;根据各观测期的沉降量级选择不同的观测频率,并相应采取4~3等水准精度测量;用已发生并实测到的沉降速率判断路堤沉降的稳定状况;以03~05cm/月沉降速率,在路床顶面、底基面、基底及面层等特征层,分别用动态控制法确定铺筑路面的时间,使全线路基一般路段和桥头路段均满足允许工后沉降量要求,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速公路资料,通过大量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得出一个与路堤填筑高度及路基土层压缩模量有关的沉降综合修正式子,它使得单向压缩指数法的计算结果修正后能够考虑土体侧向变形。实例验证表明:经此式修正后的沉降值更接近实测值,误差很小,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工程中加筋材料的合理设置对充分发挥筋材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4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桩承式加筋路堤垫层中土工格栅两边端部反包设置的使用效果,包括对路堤稳定性、桩土荷载分担等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加筋材料反包设置相当于将筋材锚固于路堤中,可充分发挥筋材的加筋作用,与加筋不反包相比,测得路肩下方格栅承受的拉力较大,而路堤中心处格栅受力相对较小;②加筋反包设置可提桩土应力比,促使荷载向桩体转移;③加筋反包可降低路堤表面总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减小地基土的侧向位移,提高路堤地基整体性和稳定性;④加筋材料的力学性质对加筋受力、桩土荷载分担和路堤变形存在较大影响,延伸率低、拉伸模量高的加筋材料更能发挥加筋膜效应。  相似文献   

8.
沪宁高速公路路基固结沉降规律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对沪宁高速公路沿线不同的地基生成条件、不同施工速率和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在不同路堤高度时的地基沉降固结速度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考虑水平渗透的二维比奥固结理论的有限元分析比较证明,用单向固结计算,会使沉降速率比实际慢许多,故最终路面层施工时间的确定,应当根据动态观测结果进行推算。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压缩试验研究了软土次固结系数与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可以分别用幂函数和双曲线函数拟合超固结土和正常固结土的次固结系数-压力关系曲线。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压力大小影响和计算收敛特征,对常规次固结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次固结计算修正公式。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公式能更好地反映软土的次固结特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锡澄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拼接段采用的定喷隔离墙加固施工措施,应用土体固结非线性有限元法,就隔离墙在工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表明,隔离墙的存在可有效地减少锡澄高速公路拼接后对沪宁高速公路主线中心的附加沉降量。同时对隔离墙进行验算,给出了隔离墙两侧的受力分布及位移规律,计算结果满足墙体的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11.
变荷载下饱和软黏土一维大应变固结解析理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谢康和  郑辉  C J Leo 《水利学报》2003,34(10):0006-0013
基于软黏土一维非线性大应变固结基本理论,建立了能考虑荷载变化、土层自重等因素影响的拉格朗日坐标下以超静孔压u为变量的一维大应变固结控制方程,并通过对土体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假定获得了方程的解析解。基于此解,分析了单级等速加荷条件下软黏土一维大应变固结性状。从中可见,大应变固结过程中土体变形的发展要快于超静孔压的消散;荷载增大,超静孔压消散趋慢;加荷速率越大,土体固结越快;考虑土层自重影响时孔隙比的分布更为合理。此外,本文的解析解也可用于验证各种大应变固结数值解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李玉岐  周健  谢康和 《水利学报》2006,37(6):694-698
基于比奥固结理论,推导了考虑卸载和坑内外水头差影响的三维固结有限元方程,编制了考虑地下水渗流与土骨架变形耦合效应的有限元程序,研究了基坑变形以及坑内外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土水势的时间效应。与不考虑坑内外水头差的情况对比表明,由于坑内外水头差的影响,基坑的围护结构变形、坑后地表沉降以及坑底隆起变形都增大,不考虑坑内外水头差影响的计算是偏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将均质软黏土地基有限元方法与常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之间计算荷载值及加载速率的等效关系.研究表明,等量瞬时荷载下,堆载引起的地基沉降要比抽真空所引起的地基竖向沉降大,等效线性加载条件下,较为符合抽真空条件下的地基固结沉降过程,由此提出了一种真空预压地基固结计算的简化方法.应用简化计算方法对某真空预压处理软基试验工程进行固结沉降计算,结果表明,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滨海地区围垦造地工程多涉及深厚软基的处理,其排水固结过程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包括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土层条件、荷载条件、处理方法及工期等。本文依据有限元数值分析理论与方法,以温州市龙湾区海滨围垦造地工程为例,对海滨围垦造地工程施工期的固结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预测了工程运行过程中的沉降量,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很好地应用于海滨围垦造地工程固结沉降问题中,为同类型工程固结沉降分析和处理措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用30m深塑料排水板处理27m厚淤泥质粘土地基的工程实践。通过对两座5万m~3油罐地基堆土18m超载预压和充水17m复压测试,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的有效作用深度可达30m;预压后地基承载力可达340kPa、最大沉降量达3.36m,固结度95%。测试还表明:在含有“千层饼”薄层粉砂结构的淤泥质粘土中,插排水板后排水团结较快,可以每层30cm、每天1.5~2kPa的堆土速度,不间歇地一次加荷到位。安全控制应以沉降速率为主、水平位移速率为辅,其标准可分别采用20mm/d和4mm/d。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莆田市木兰溪下游裁弯取直挖河建堤的防洪工程中,防洪堤堤基及新开河段的局部河床岸坡的软基处理应用了塑料排水板及砂井堆载垂直排水法,加速地基土排水、压密、沉降、固结的过程,工程实施过程严格监控基础面沉降、边桩的水平位移及垂直升降等变形值不超过规定的指标,取得令人满意的工程效果,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测拟建临湖挡水围堤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沉降变形,研究软土堤基沉降规律及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为围堤设计施工和类似堤基沉降预测提供参考,论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湖水作用下围堤施工期和运行期的软土堤基沉降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堤基沉降和水平位移均呈现出在施工期快速增长、运行期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最大沉降2.077 m,围堤内外侧最大水平位移分别为1.351和0.8376 m;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和荷载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直至完全消散的变化规律,最大值31 k Pa。  相似文献   

18.
高土石坝在静力情况下的应力、变形特性和防渗性能一直是高土石坝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问题。以一座高为127.5 m的高土石坝为例,通过室内试验和三轴试验测得坝体材料的物理性质指标和邓肯张E-B模型参数,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竣工期和渗流稳定期复合土工膜高土石坝坝体应力、应变和变形以及大坝渗流量,并和粘土心墙防渗计算结构进行对比,并对复合土工膜心墙是否发生水力劈裂进行判断。结果表明:由于堆石体材料的流变性,引起了坝体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复合土工膜心墙与粘土心墙相比,复合土工膜对降低坝体浸润线、减小坝体孔隙水压力均有显著作用,减小幅度在50%左右,且复合土工膜不会发生水力劈裂等不利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大致机理,并通过工程运用实例,对工程实际中的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进行现场监测,实践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顸压法具有提高加荷速率、缩短工期、提高加固深度及减少工后沉降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冲击荷载作用后软粘土的再固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围绕“动静结合排水固结法”课题,对冲击荷载作用下软粘土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排水条件对土体固结和再固结的影响。指出孔压上升与再固结体应变的唯一性关系,这为饱和软粘土地基在冲击荷载作用下附加沉降量的计算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思路。并指出经多遍冲击再固结土体的强度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