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改善独头掘进巷道高温环境,以大红山铜矿西矿段-20 m中段北沿脉西侧高温独头掘进巷道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开展了风筒高度、抽出式风筒滞后压入式风筒距离及抽压比对独头巷道人工制冷降温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入式风筒高度对降温效果影响明显,最佳高度为1.0 m;抽出式风筒与压入式风筒高度持平时,降温效果最好,最佳高度为1.0 m;抽出式风筒滞后压入式风筒距离过大不利于降温,最佳距离为5.0 m;抽压比过小或过大均不能使掘进巷道形成良好的风流循环,降温效果较差,最佳抽压比为2.0。研究成果可为高温矿井通风辅助人工制冷降温参数选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独头巷道掘进工作面是矿山的主要工作面之一,矿尘浓度大是其工作面环境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局部通风是解决独头巷道掘进工作面的主要通风手段,因此,独头巷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矿山的生产效益和职工的安全健康.文中通过利用Fluent软件对独头巷道局部通风时风筒出口距工作面不同距离的风流特性进行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独头巷道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局部通风时,风流的独头巷道中存在效射程.因此,为了保障有效通风,应控制好风筒出口距掘措工作面的距离不应大干凤.浠.的有祷射程  相似文献   

3.
张景奎  慕守宝 《黄金》2013,(11):30-34
基于建立的掘进巷道和压风自救系统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掘进巷道火灾时期压风自救系统对巷道环境的作用规律,重点分析了不同火灾位置、压风口位置对掘进巷道内风流状态、烟气分布及安全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风口处于火灾上风流而受到烟流滚退影响时,压风口射流较大幅度降低巷道内烟气浓度;火灾位于巷道前部时,安全区域主要分布于火灾下风流;火灾位于巷道后部时,安全区域主要分布于火灾上风流;风筒与压风口同侧时,火灾位置并非影响压风口附近区域风流分布和烟气分布的关键因素,而压风口位置是影响巷道风流分布和烟气分布的关键因素;当风筒与压风口布置在异侧时,压风口附近安全区域所占体积较大,更利于人员避难。  相似文献   

4.
王丽军 《山西冶金》2022,(1):306-307
为降低12301综采工作面双巷掘进巷道掘进迎头粉尘浓度、给作业人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对掘进巷道原有除尘工艺进行改进,依据粉尘产生、扩散特点综合使用湿式除尘风机、长压短抽通风系统、机载除尘系统对迎头粉尘进行治理.优化改进后的除尘系统较原除尘系统除尘效率提高20%以上,综合除尘效率介于75.55%~96.15%,工作环境中...  相似文献   

5.
为量化研究高温掘进巷道在双压入抽压混合通风中设备布置对降温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掘进巷道通风降温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建立双压入混合通风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模型进行边界条件及求解器参数设置;其次,设置3组压入风筒2不同布置位置的对比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最后,分析双压入抽压混...  相似文献   

6.
粟美维  谢贤平  崔超 《黄金》2016,(2):35-38
巷道掘进过程中通风是必不可少的,而通风参数对掘进工作面除尘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研究通风参数对除尘效果的影响,首先标定出模型试验风机不同的风量,并对风量、距离工作面的长度、通风时间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然后分别实施凿岩、爆破的通风除尘试验,得到试验结果再进行方差分析和计算。通过分析和计算通风除尘试验结果得出方差分析表,确定影响凿岩通风除尘参数的风量是显著性影响因素,风筒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是特别显著性影响因素;爆破后通风除尘参数的风量是显著性影响因素。最后得出实际工作面通风除尘参数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资讯     
《世界有色金属》2015,(1):12-20
<正>金川集团破解井下通风除尘技术难题由金川集团矿山工程分公司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联合开展的"金川矿区深部开拓工程通风降温除尘技术研究"近日取得了实质性成果,矿区井下通风和降温除尘难题得到破解。金川矿区目前的开拓工程密集、返修作业频繁,造成风流紊乱和污风串联。由于较长掘进距离的独头巷道本身不能形成贯穿风流,导致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聚集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短距离巷道掘进过程中,通风方式是往往采用压入式通风,但针对长距离巷道掘进过程而言,压风机的功率、风筒的严密性往往不能满足现场实际要求,进而不能取得良好的通风效果。基于笔者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本文着重分析了长距离巷道掘进过程中的风库接力通风技术,以压入式通风为例,建立了通风风库来实现对通风压力的接力。实践表明:使用通风风库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矿井的风量传递效率、减少了传统风机串联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活动风筒     
我們在搞快速送道和降低坑內粉尘至2毫克/公尺~3以下的工作中,对活动风筒进行了多次試驗,最后試驗成功。現在全矿区压入式通风工作面大部分都已推广,效果良好。現將具体做法介紹如下: 一、目的:为了保証工作面的有效通风,对于压入式、风筒离工作面应在6公尺以內,但恐爆破时打坏,故靠近工作面一段应当能够伸縮,并且需具备由远处送入风筒的設备,为此設計了如下图的裝置。二、动作原理:利用膠布风筒悬在铁絲上,在工作面安置滑輪,用繩子一端系住风筒末端,一端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45胶带运输巷道内粉尘浓度的现场测定与分析,发现转载点和落矿点的粉尘浓度严重超标。为此,建立井下运输巷道的物理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胶带运输巷道粉尘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巷道内粉尘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当平均风速为3 m/s时,巷道内粉尘浓度最低; 巷道内粉尘浓度大小与胶带运行速度成正比。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结合某大型金属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适用于胶带运输巷道的降尘措施。该措施实施后,胶带运输巷道内粉尘浓度最大的落矿点处由60.5 mg/m3降低到9.5 mg/m3,降尘效果显著,巷道内作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皮带运输巷道粉尘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获取通风除尘设计的合理参数,以西石门铁矿提升车间系统40#皮带运输平巷为研究背景,依据气固两相流理论,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对皮带运输巷道粉尘质量浓度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的粉尘质量浓度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运用欧拉-拉格朗日法对皮带运输巷道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进行模拟是可行的.在通风除尘设计中,当巷道风速为3 m·s-1时,排尘效果最好,粉尘质量浓度整体保持在3 mg·m-3以下;皮带运输速度为2.5 m·s-1时粉尘质量浓度较低;定期进行壁面洒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降尘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扁平硐室粉尘浓度高的问题,获取通风除尘设计的合理参数,依据扁平硐室的通风机理,结合气固两相流的质量和动量方程,建立了扁平硐室的实验模型,并对粉尘的分布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硐室平均风速、硐室面壁的洒水范围以及硐室的采场宽度是影响扁平硐室粉尘浓度分布的3个主要因素。在通风除尘设计中,最优排尘风速以3 m/s最合适;对爆破点周围0.45 m范围内的面壁进行洒水可以提高除尘效果;同时,当采场宽度大于0.85 m时,工作面风流很微弱,粉尘浓度上升为1 320 mg/m~3。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硫铁矿独头巷道通风最困难时期进行通风计算、设备选型,采用混合式通风,合理选取风筒、压入式局扇、抽出式局扇,设置风门,冬季施工等措施,有效改善了井下气候,从而为长达600 m的独头巷道的施工提供了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水平坑道掘进,利用局部扇风机进行通风时,由于各个时期对通风的要求不同,而需要改变通风方式,即进行反风。例如:爆破后为了迅速的排除爆破所产生的有害气体,采用抽出式的通风方式是合理的,但是,当坑道掘进进行运搬作业时,为了保证供应足够的新鲜空气送达工作面,不能停止扇风机运转,并以压入式通风较为可靠合理。我矿通风工王庆奎同志创造性的解决了局扇的反风问题,茲将王庆奎同志提出的并经改进后的反风装置介绍如下(参看附图):反风装置由铁风筒1、2、3、5、6、段,帆布风筒4及用膠皮做成的密闭盖7、8组成。图示实线位置是压入式通风状态。风筒6及3两端均用密闭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用相似巷道实验的基础上,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在爆破、凿岩过程中,粉尘浓度 C 与通风的风量 Q,风筒出口距工作面的距离 L、通风时间 t 主要参数的关系。得出了爆破后 Q 是显著性影响。凿岩时 Q 仍然是显著性影响,L 是特别显著性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炭/炭复合材料机加工粉尘有其独特的特性,粉尘量大、收集难度大。据此,针对该材料粉尘的产生和粉尘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粉尘的收集方法进行了比较。选用旋风惯性除尘和滤筒式除尘串联的除尘机组.同时对滤筒除尘工作原理及滤简材料的过滤性能作了介绍和分析。采用该除尘机组除尘,通过对排出到室外空气和车间内空气的检测,除尘效果比较理想,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17.
矿井高温影响作业人员健康、降低劳动效率、损坏作业器械。该文分析了矿井掘进时的热源及热害,并对现有的掘进面降温技术原理、适用环境、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非机械降温技术适用于浅层矿井降温; 隔热、个体防护等降温技术在深部高温矿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矿井空调降温技术中,水制冷、制冰制冷等降温技术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以地热、热涌水、电站余热等为制冷动力的节能减排制冷空调技术是矿井降温技术研究主要的趋势。针对某硫铁矿的高温掘进问题,采用矿井空压式制冷空调系统和双层隔热风筒,及时排除掘进面的地热水,使得掘进作业区风流最高温度(干球)由34.7 ℃降至26 ℃。   相似文献   

18.
炭/炭复合材料机加工粉尘有其独特的特性,粉尘量大、收集难度大。据此,针对该材料粉尘的产生和粉尘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粉尘的收集方法进行了比较。选用旋风惯性除尘和滤筒式除尘串联的除尘机组.同时对滤筒除尘工作原理及滤简材料的过滤性能作了介绍和分析。采用该除尘机组除尘,通过对排出到室外空气和车间内空气的检测,除尘效果比较理想,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热轧机组除尘效率,降低热轧现场粉尘污染,研究了两相雾化除尘技术的气压、液压对雾场参数的影响。首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雾场的数值模拟;其次,搭建试验平台进行喷雾试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不同气、液两相的压力组合对雾场参数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对雾滴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相压力和液相压力的增大,喷雾场中雾滴粒径减小。雾滴粒径主要受气相压力的影响,且随气相压力的增大变化率降低。在气压为0.6 MPa,液压为0.55 MPa时的雾场参数对氧化铁皮粉尘的去除效果较好。现场应用表明,在此参数组合下,机架出口牌坊上方距机架3 m处,粉尘平均浓度由369.1 mg/m3以上降至23.9 mg/m3以下,粉尘去除率达到了93.5%,表明降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在巷道掘进爆破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炮烟,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施工工艺措施,或者防护措施不妥当,一方面会引起炮烟中毒、尘肺病等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会产生严重的作业环境污染,对作业人员健康造成损害。本文叙述了甘肃省金庙井金矿探矿巷道掘进爆破产生的粉尘以及炮烟处理、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技术措施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解决了粉尘和炮灰超标问题,对其它类似矿山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