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GB/T 228.1—2010标准方法B提出采用应力控制试验速率测试上屈服强度的问题,分析了钢铁材料上屈服强度前的应力应变特点,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常用的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标准,总结出拉伸试验从弹性变形阶段进入弹塑变形阶段后不能再继续使用应力闭环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新旧版本国家标准(GB/T 228.2—2015和GB/T 4338—2006)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新版国家标准主要的技术性变更。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修改了标准名称,同时列为GB/T 22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第1部分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界定的内容部分适用于新版标准;修订了部分术语和符号;增加了试验速率的控制方法A应变速率控制方法、引伸计的装卡方法和部分温度的温度允许偏差及温度梯度;变更了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方法和试验结果数值的修约规则。通过新旧标准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质量检验检测部门及相关单位对新版国家标准进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提高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祥细阐述了运用ASTM E1268-01标准定量评定钢中显微带状组织,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与国标GB/T13299-91显微组织评定方法作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以GB/T 228.1—2010标准中的方法A和方法B为依据,分别采用应力、应变和横梁位移控制方式对6005A T6铝合金进行室温拉伸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来筛选理想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实验结果、实验效率、实验设备损耗和实验曲线连续性等因素下,采用应力-行程控制方法进行6005A T6铝合金的室温拉伸实验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通过长期拉伸试验研究,发现软件系统自动给出的ReL、ReH、Rp0.2、Agt值不一定准确,应根据拉伸曲线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如果发现问题应进行修正;还应对试验机设置的试验速度是否满足GB/T 228.1—2010中应变速率控制要求进行验证;试样的加工精度不满足标准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金属热处理》2012,37(1):48
有关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1963年12月首次公布,1976年9月第1次修订,1987年2月第2次修订,现行国家标准是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该标准等效采用(EQV)国际标准ISO 6892:199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钢管防腐离线检验中常用的标准GB/T 1040.2—2006和ASTM D638—2014,介绍3PE防腐层试样制备、状态调节等情况,对比3种类型3PE防腐层试样的拉伸强度,分析影响钢管3PE防腐层拉伸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认为:与GB/T 1040.2—2006标准中的IB型、IBA型试样相比,ASTM D638—2014标准中的Ⅳ型试样的标距相对较小,保证了试样防腐层的厚度均匀,同时试样肩部应力集中小,因此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8.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性能检测中最基本的试验方法。国标GB/T 228.1—2010中对于试样夹持部分的长度如何选择没有具体规定或建议。本文主要从试样夹持头部的不同长度出发,研究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材料不具有明显下屈服强度时,用非比例延伸强度代替下屈服强度时,一定要保证试样的夹持头部的有效长度,对于标准试样直径?10 mm的圆棒拉伸试样建议头部夹持有效长度尺寸h≥20 mm。  相似文献   

9.
陈亚军  周姝  魏鹏宇 《表面技术》2015,44(6):98-103
目的为制定一个更适合我国民航行业的航空材料显微硬度检测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显微硬度检测是测试金属涂层硬度的重要方法,国内外对显微硬度的检测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从试验方法(适用范围、试验原理、试验设备、试验程序、试样制备、精度和误差)、硬度计的检验(直接检验、间接检验、周检)以及标准块的标定(标准块的制造、标准机、标定方法)3个方面,对比分析GB/T 4340—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标准与ASTM E384—2011在内容上的主要异同。结果 ASTM E384—2011规定的试验力、对角线长度范围更广,试验程序更加具体细致,对误差来源的分析更加全面,但操作较GB/T 4340—1999繁琐;GB/T 4340—1999规定的操作程序简单易懂,且对曲面硬度值也适用,但在试样制备、试验程序、硬度计检验以及标准块标定上不及ASTM E384—2011具体规范。结论在制定我国民航行业显微硬度检测标准时,与GB/T 4340—1999相比,ASTM E384—2011的主要特点是更加精确、规范,实用性高,更符合我国民航行业行情。  相似文献   

10.
通过长期拉伸试验研究,发现软件系统自动给出的R_(eL)、R_(eH)、R_(p0.2)、A_(gt)值不一定准确,应根据拉伸曲线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如果发现问题应进行修正;还应对试验机设置的试验速度是否满足GB/T 228.1—2010中应变速率控制要求进行验证;试样的加工精度不满足标准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泽华  张欣  郭道成 《铸造》2023,(3):333-341
球墨铸铁的球化率、珠光体含量、磷共晶含量和碳化物含量是球墨铸铁的重要质量指标,针对2009版《球墨铸铁金相检验》国家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新修订了GB/T 9441—202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标准。本文介绍新修订的GB/T 9441—2021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球化率计算以及球化率、珠光体、磷共晶和碳化物等显微组织的评定;对球形石墨颗粒的定义及其计算模型、球化率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的确定等进行了解读。本文总结归纳了2021版与2009版《球墨铸铁金相检验》国家标准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2.
1 关于GB/T 2 2 8- 2 0 0 2新拉伸试验标准   2 0 0 2年 3月 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GB/T 2 2 8- 2 0 0 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 ,2 0 0 2年 7月 1日实施。GB/T 2 2 8标准主要的修改和补充内容为 :(1)标准名称的变更 :标准名称由《金属拉伸试验方法》修改为《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2 )等效采用ISO6 892 :1998国际标准。(3)被代替的标准 :GB/T 2 2 8- 2 0 0 2是在GB2 2 8- 19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30 76 - 1982《金属薄板 (带 )拉伸试验方法》和GB/ 6 397- 1986《金属拉…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与ASTM E 45—2013《测定钢中杂质物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的异同,并提出非金属夹杂物检验标准的修订意见。GB/T 10561—2005描述了用标准图谱评定压缩比≥3的轧制或锻制钢材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的显微评定方法,ASTM E 45—2013包含了多种测定锻、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方法。这两个标准在标准结构、适用范围、检验方法、标准评级图谱、试样的选取、夹杂物分类与评定方法及结果表示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在视场的选取、放大倍数、夹杂物评级界限等方面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毕革平  杨永林 《金属热处理》2012,37(11):133-137
以力学性能试验的拉伸试样、冲击试样的几何尺寸技术要求为例,介绍了验收力学性能试样时避免误收的验收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T 3177—2009选择计量器具并根据安全裕度确定试样的验收极限尺寸进行测量验收。另一种简单的方法是:采用现有计量器具测量,以其分辨力作为安全裕度确定验收极限尺寸进行验收。  相似文献   

15.
政商资讯     
《铸造工程》2021,(3):70-74
政务信息《压铸铝合金》团体标准3月30日起施行中国铸造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压铸铝合金》T/CFA 0203112—2020(2020年第16号标准公告批准)已于2021年3月30日施行。团体标准《压铸铝合金》是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的,与GB/T 15115—2009《压铸铝合金》,在主要内容上存在如下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采用 GB/T28900-2012《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手工法和 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 1部分:室温试验》中规定的引伸计法检测热轧钢筋最大力总伸长率指标结果的差异,做从同一包热轧盘卷不同圈中取样用两种方法检测的比对试验、同一根试样用两种方法检测的比对试验和在同一根试样用手工法在不同位置测量的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组织更不均匀的热轧盘卷钢筋用引伸计法更合适,而手工法适合性能更均匀的直条钢筋,同时指出 GB/T28900-2012《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中“Agt的仲裁采用手工法检测”的提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胡庆  严正 《焊接技术》2012,41(11):54-56
就参加修订GB/T 12605—2008《无损检测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过程中的一些主要修订要点和修订依据作了回顾,以供执行该标准的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的应变速率进行拉伸试验,研究了应变速率对TC4合金抗拉强度及拉伸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TC4合金,其抗拉强度受应变速率影响较为敏感,随应变速率的提高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对比GB/T228.1-2010规定的几个应变速率范围,在范围4内浮动时对抗拉强度的影响较范围3更为显著;应变速率的改变也会对拉伸曲线造成影响,由第一速率转变到第二速率时会造成应力突变,第二速率越大,这种突变现象就越明显。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组织中位错的变化情况,并对拉伸速率改变导致拉伸曲线产生应力突变的原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马炜 《物理测试》2004,(1):25-29,9
介绍了从2003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金属洛氏硬度试验国家标准GB/T 230.2-2002;对比了新、旧国标的技术内容,同时与相应的欧洲标准BS EN10109-2及美国标准ASTM E 18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彭小弟 《钢管》2017,46(5):77-82
简要介绍新版GB/T 5310《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修订的背景,重点解析修改的主要技术内容,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并提出实施新版标准的建议。分析认为:新版GB/T 5310在标准的适用范围、钢管的尺寸外形偏差、钢牌号的数量、钢的化学成分、钢管的力学性能、钢管的检验项目及指标要求等方面均与国外先进标准相当;在钢管的检验项目及指标要求方面,新版GB/T 5310比国外先进标准规定项目多,部分指标要求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