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云南省大型灌区支渠以下渠系和中小型灌区农业用水计量设施不配套,严重影响了灌区用水量的精准计量和计量收费。文章针对灌区农业用水计量与计量收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投入建立灌区用水计量体系、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费征收体系、建立灌区用水计量系统管护制度和标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健 《江苏水利》2000,(4):43-43
随着国家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搞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不仅能从根本上保证灌区范围内农田的正常灌溉,而且将大大改善灌区目前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彻底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并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其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节水改造工程中的突出问题,既是开展节水改造工程的目的,也是确保节水改造工程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用水紧缺与浪费现象同时存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缓解水资源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灌区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基础工作。结合灌区农业用水过程及特点,提出了灌区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使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理论,以每公顷农业用水情况作为投入因子、农作物每公顷净用水情况作为产出因子,应用于东北的中型灌区南崴子灌区,华北的大型灌区里自沽灌区,西北的中型灌区双树西灌区、小型灌区干桥湾灌区和山城渠灌区,使用DEAP软件进行测算,得出东北、华北、西北各典型灌区的用水效率情况,所得结论与实际灌区基本吻合,验证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农田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白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施,更充分发挥白沙水库和已建灌区工程的作用,使其完全达到或优于原工程设计标准,改善和适度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灌区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项目的实施,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灌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对禹州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提高本地区综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枣庄市胜利渠灌区西闫浅排灌站是台儿庄区三座国营排灌站之一,承担着马兰、台儿庄、邳庄三镇的3967hm~2农田灌溉和城区工业应急供水,汛期兼顾马兰镇及城区附近2533hm~2的排涝任务。该站于1965年7月投入运行后,灌区内农业生产有较大改善,粮食亩产比同区域无灌排条件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增加粮食生产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型灌区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节水改造等措施,大型灌区尚有增产粮食的潜力.应加大对大型灌区等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投入,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宝鸡峡灌区现状,分析灌区水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生态水补偿机制、社会公益性职能补偿机制、经营性用水机会成本补偿机制、农业灌溉用水补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灌区水生态、水文化建设的投入,对具有重大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等对策,确保灌区职能充分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治市灌区工程和管理中存在工程设施老化、灌区工程设施不配套、水费征收困难、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增加投入、体制改革、产权改革、水价改革、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节水措施、加强管理等有利于灌区发展的对策;使灌区在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位山灌区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农业灌区,是聊城乃至华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国家高度重视位山灌区建设,1998年-2006年投资实施的节水改造工程,对灌区东输沙渠、干渠进行了衬砌、改建各类水工建筑物308座,极大地改善了灌区工程条件,工程投入运行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现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方法,首先介绍了位山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践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位山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主要包括渠底纵横向超深排渗、混凝土预制板几何尺寸的优化等,最后对位山灌区节水量在工农业生产中能量化效益及因节水减少支出的效益等进行初步的分析计算,试图为其他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宝应灌区是京杭运河沿线自流灌区之一,自1955年建立以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工程设施老化、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水平不高、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日趋显现,已严重制约着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1年灌区骨干工程改造被列为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县水利局对灌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尝试。 一、灌区改革的基本情况 灌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实行“公司+用水者协会+农户”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途径及需注意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远华 《中国水利》2005,7(3):21-25
导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的原因很多,但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和灌溉排水基础设施效益衰减是主要因素.根据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制约因素分析,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核心是提高水分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基本途径是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排水保证率.由于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外部性,必须注意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近期与长远、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Efficient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is indispensable in meeting future food demands. The European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promotes several measures such as the adoption of adequate water pricing mechanisms or the promo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We apply a stocha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model (SDPM) to analyze a farmer??s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to adopt a water-efficient drip irrigation system or a 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under uncertainty about future production conditions, i.e. about future precipitation patterns. We assess the optimal timing to invest into either irrigation system in the planning period 2010 to 2040. We then investigate how alternative policies, (a) irrigation water pricing, and (b) equipment subsidies for drip irrigation, affect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We perform the analysis for the semi-ari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gion Marchfeld in Austria, and use data from the bio-physical process simulation model EPIC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site and management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weather parameters from a statistical climate change model. We find that investment in drip irrigation is unlikely unless subsidies for equipment cost are granted. Also water prices do not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to adopt a drip irrigation system, but rather delay the timing to invest into either irrig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义县水资源比较短缺,已成为制约粮食增产的瓶颈,节水增粮行动以粮食生产区为重点,集中连片大规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将大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实现节水增粮的有效目的。文章以义县2013年节水增粮项目为例,分析了玉米管灌的典型设计过程,以期对适合地区择情推广。  相似文献   

14.
应用能值理论及其统一的衡量标准,将决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主要指标——灌溉用水量与灌溉设施投入转化为同一的量纲,可克服传统方法计算农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时,无法衡量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生产影响的缺陷,定义农业灌溉总能值投入量和生产过程总能值投入量的比值为效益分摊系数,为农业灌溉效益的准确计算提出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于农业和水利行业的重视,对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一大批新建灌区及老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进入实施阶段。黑龙江省在大规模现代粮食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一些新的耕作和灌排方式。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很多新的结构型式被自发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新措施,值得设计人员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型。这个模型可根据不同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水土资源组合条件,合理组织农业生产的诸要素,通过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杠杆,对灌区的各种土地利用规模、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等进行合理配置,使得该研究区内的农业水资源利用在3个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改进:(1)在实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研究了水价变化对农业生产、农民收人和对井渠双灌的促进作用;(3)探讨了水价与各种节水措施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水价条件下各种节水措施规模、节水量和投资效益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7.
陈斌 《吉林水利》2014,(5):59-61
具有卓越节水能力的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建设已在被普遍推广。它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抗涝抗洪等抗灾能力强、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美化环境保护生态。本文针对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的各主要阶段包括项目的规划评估、招标投资、施工验收和管理维护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节水灌溉与粮食安全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在我国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对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水利的发展证明了灌溉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未来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农业节水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江苏省水资源的特点 ,指出发展节水灌溉可以提高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率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江苏省发展农业节水的主要途径为加强渠道防渗 ,推广水稻节水高效灌溉技术 ,发展沟灌、畦灌、喷灌、微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出为加快节水农业的发展 ,必须依法治水 ,广泛筹集资金 ,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加大科技投入 ,理顺水费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